一种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103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器,具体地讲是一种用于油压单元的油箱或空压机贮气桶的内部空间的冷却器。
目前工业上使用的冷却器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其对于各式机械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冷却,使得该机械装置得以保持正常的运转,维持所需的生产。此等冷却器俗称管壳式冷却器,主要是由胴体11,冷却管组12、入口端盖13、回流端盖14及其它元件组合而成;胴体11上具有两凸缘111和112和一内孔113,该内孔内恰可置入整个冷却管组12,且配合迫紧垫圈121和122将入口端盖组设固定;另一端再配合垫圈141及O型环142和143将回流端盖14组设,使得冷却水由入口端盖13的入水口131送入冷却管组12的下半部的冷却管而流入回流端盖14内再转入上半部的冷却管由出水口132流出,以供冷却入油管114送入胴体11的热油,在内孔113中配合上、下错开的隔板123使得热油产生循环流动使之冷却后再由出油管115送出以达到热交换的冷却目的,整个冷却器是利用脚座116与所需的机台固定。
然而,在数十年的使用经验中发现,此种结构的冷却器存在相多的缺陷1、由于冷却器的设置大都属于该机械的附属设备,一般在机械的设计之初少有冷却器一起考虑的设计,几乎都是在组装后找一个地方安装,通常会造成凸出于机械本体之外,占据相当的空间而破坏美观且时常在搬动中遭到碰坏,甚至造成整部机器无法顺利进行运转;2、由于具有相当长度及直径的冷却器原本就相当重,必须事先予留相当大的位置及脚架供组设,且组设若欲改变出入水方向则必须整个调头,(如浮动式冷却管的设计),在实际运作上相当烦杂不便;另外,冷却水进、出口及冷却油进出口几乎分散整个冷却器,所以组设后的配管就越杂乱无章,且广散的配管会增加配管的长度,且会增加热量,无形中会增加冷却器的负荷,降低冷却效率及能力;3、入油口与冷却管组设呈垂直设置,快速且强劲的入油会直接冲击冷却铜管,长期使用下来会使该处的铜管变形甚至损坏,除造成不便外,变形凹陷的铜管会增加水流阻力及水垢的产生,减少管路的使用寿命;且几乎全部外置于机器的冷却器,常会因流体高速的流动造成噪音;4、此等冷却器若用于船上,会受到海水侵蚀腐化,造成胴体厚度变薄及穿孔,根据消费者的使用经验,发现绝大多部份的渔船上的冷却器只有一年的使用寿命,故而必须时常更换,造成业者相当的困扰及负担;5、整个冷却器组装后,两端的冷却管为焊接固定或扩管固定,常因进行热交换时,冷缩热涨而造成裂隙甚至故障无法正常运转;且必须拆卸两端的端盖方可进行维修或冷却管的除垢作业,相当费时费力;6、出、入油口大都朝向同一方向,每当进行试车或更换油脂及清理油箱、贮气桶时,冷却器内的油会造成相当多的积存与残留,无法顺利完全排除,即造成不便且易与新油混合使油质产生劣化,降低品质;7、为增加使用寿命及维修足够的强度,外管胴体的厚度就较厚重,即增加体积及原料成本,且会增加搬运的不便。
本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冷却器专业设计制造的经验,针对现有冷却器结构上的缺陷加以改进,终提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器,使之成为一种可单边固定并将之插入油箱或贮气桶中直接进行热交换冷却的内藏式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器,利用其内藏式结构直接插入油箱或贮气桶中而只有少许部份如出入口端露出而已,可以增加机械美观、减少占用空间,使该冷却器不会因搬动而遭碰损;可视需求作各方向的组成,无论或卧式或直立均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器,由其单边固定的结构,以大幅地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且减少机械配管、降低工时,省材料,且厂商不必更原来的机械设计即可安装本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却器,包括有冷却管、壳体并配合有一入口1端盖组合而成,入口端盖具有入水口,其特征在于在入口端盖与冷却管之间设有一固定凸缘,可回流的诸多冷却管的一端组设于该固定凸缘;固定凸缘上设有一护套,在护套与壳体之间设有一缺口;壳体包覆于冷却管,壳体的下端设有一出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由如下措施实现的,所述的固定凸缘的另一端面再利用螺栓及迫紧垫圈组设于入口端盖上;固定凸缘适当处设有油管,该入油管可视需要设有两孔以上,可连接于两台以上的机械设备;于固定凸缘上的四周设有装配孔,并由螺栓组设于机械设备上;所述的冷却管上具有上、下相对应错开的隔板,壳体以适当圈围扶撑于整个冷却管;在壳体的适当处组设一支架,以一调整螺栓组设且与油箱的底部接触,支撑于壳体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1、利用单边固定的结构,将冷却器插设于油箱或空压机贮气桶内的空间内,因此不占空间,增加机械的美观,并且不会因搬动而遭碰伤;2、按装简单,拆卸快速,视实际需求可上下前后左右均可安装,也可使用卧式或竖式,完全不受限制;3、固定凸缘处开一流体入口或数个口,流体经过护套的阻挡造成扰流强制冷却后,排入油箱或贮气桶,以达到冷却的最好效果,且避免热油直接冲击冷却管,减少冷却管变型凹陷;4、冷却管外罩一壳体以保护冷却管束不会因安装不慎而受到损伤,并有固定导引管的功能;5、可大幅地减少机械配管,省工时、省材料,大大的降低成本,又因配管减少而使得机械看起来变得简节;6、将流体间接地导人冷却管内,不会直接冲击冷却管而造成冷却管的损坏或变形;7、厂商不必更改原来的机械设计,就可装置此冷却器;8、因装置在里面密封,所以可降低流体流动的声音,达到机械静音的目的,且没有外壳的腐蚀的问题,如用在渔船上,冷却器不会受海水侵蚀造成穿孔;9、因装置在油箱里面,具有阻隔缓冲的作用,可使油箱内的流体不会剧烈晃动影响平衡,油箱内部原来的分隔板可省略,减少成本;10、如果冷却器较长,可在尾部装置一螺丝调整支撑,以免固定凸缘受力太多或者因尾部太重而下垂;11、因是单边固定,因此另一边没有热涨冷缩的问题,藉以吸收膨涨差,增加使用寿命,更可避免冷却管产生裂隙;12、因出油口置于下方,每当换油或欲清理油箱、贮气桶时,流体会自然排出而不会残留在里面;13、除垢简单,只需拆下水出口端盖即可清洗,而不需像现有技术中的壳体式需两端拆卸;14、因机械配管的减少,而使得机械发热量降低,因此冷却效果会更好;15、壳体只作为区隔冷却管之用,厚度不必像管壳式那样厚,可减少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厚度,降低成本减少重量;16、整个冷却器几乎都在油箱内,除配合冷却水冷却外,更可配合原油箱内较低的油温进行双重冷却,使得冷却的效率大幅地提高且减少功率的损耗。
附图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组合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端面及部份剖面图3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应用实施例。
图4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现有技术的组合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下;请参见
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固定凸缘2、冷却管3、及壳体4配合入口端盖13等组合而成。
其中固定凸缘2的一端组设可回流的诸多冷却管3,另一端面再利用螺栓133及迫紧垫圈134供组设于入口端盖13,使得冷却水可由入水口131进入诸多冷却管3的下半部后回流至上半部再由出水口132流出;该固定凸缘2适当处设有油管21,该入油管21可视需要设有两孔以上;另外,冷却管3上除具有上、下相对应错开的隔板31外,另设有壳体4以适当圈围扶持整个冷却管3,且于入油管21相对应处设有一护套41及一缺口42,使由入油管21送人的油经由护套41的缓冲再由缺口42送入壳体4内,该壳体4可为圆形断面或其它形状,并利用诸多的隔板31的上下错开阻挡使被冷却的热油依序循环后再由出油口43流出;另外,于固定凸缘2上的四周设有装配孔22。
请参
图1至图3所示,利用固定凸缘2及其装配孔22可供螺栓23穿过,可将本实用新型冷却器的壳体4及冷却管3等全部置入油箱5内,或压缩空气贮气桶内,并于以螺固防漏;则出入水口131和132可分别与冷却水供应管及泵等连设以提供所需的冷却水;而入油管21则与机械及其设备所使用的热油或热源连设,使热油经人油管21、护套41、缺口42送入壳体4内配合冷却管3作热交换冷却,最后由出油口43流出进入油箱5内;另外亦可视需要在壳体4的适当处组设一支架44供调整螺栓45组设且与油箱5的底部接触而达到支撑防止冷却器另端倾斜。
权利要求1.一种冷却器,包括有冷却管、壳体并配合有一入口端盖组合而成,入口端盖具有入水口,其特征在于在入口端盖与冷却管之间设有一固定凸缘,可回流的诸多冷却管的一端组设于该固定凸缘;固定凸缘上设有一护套,在护套与壳体之间设有一缺口;壳体包覆于冷却管,壳体的下端设有一出油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凸缘的另一端面再利用螺栓及迫紧垫圈组设于入口端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凸缘适当处设有油管,该入油管可视需要设有两孔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管上具有上、下相对应错开的隔板,壳体以适当圈围扶撑于整个冷却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于固定凸缘上的四周设有装配孔,并由螺栓组设于机械设备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适当处组设一支架,以一调整螺栓组设且与油箱的底部接触,支撑于壳体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凸缘适当处设有两孔以上的油管,可连接于两台以上的机械设备。
专利摘要一种冷却器,包括有冷却管、壳体并配合有一入口端盖组合而成,入口端盖具有入水口,其特征在于在入口端盖与冷却管之间设有一固定凸缘,可回流的诸多冷却管的一端组设于该固定凸缘;固定凸缘上设有一护套,在护套与壳体之间设有一缺口;壳体包覆于冷却管,壳体的下端设有一出油管。本实用新型利用单边固定的结构,将冷却器插设于油箱或空压机贮气桶内的空间内,因此不占空间,增加机械的美观,并且不会因搬动而遭碰伤;安装简单,拆卸快速,安装位置不受限制,且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F25D31/00GK2324507SQ9820020
公开日1999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5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5日
发明者庄祐诚 申请人:庄祐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