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霜风道的导流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2569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霜风道的导流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霜风道的导流板结构,包括上除霜风道和下除霜风道;上除霜风道与下除霜风道固定连接组成除霜风道总成;在上除霜风道上设置有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下除霜风道上设置有第三导流片、第四导流片、第五导流片及第六导流片;除霜风道总成固定于仪表台本体上。本技术方案解决吹塑工艺的除霜风道中央和两侧分风比无法控制,除霜性能无法达标的问题。通过对注塑工艺的除霜风道,上除霜风道及下除霜风道的两片结构上做相应的导流片结构,导流片根据CFD分析结果调整位置和形状,保证中央和两侧的除霜分风比符合指标要求,最终除霜性能符合国家法规要求。
【专利说明】
一种除霜风道的导流板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除霜/除雾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除霜风道的导流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汽车上都配置有除霜/除雾装置,国家法规也要求汽车必须配置除霜/除雾装置,以便在寒冷的冬季除掉前挡玻璃上的霜,或者在潮湿的雨季除掉前挡及侧窗玻璃上的雾,保证驾驶员的视野安全。
[0003]整个除霜装置包括空调箱总成(HVAC总成)、除霜风道总成、除霜风口格栅和除霜控制面板等部件,如图1所示。除霜风道总成采用吹塑或注塑工艺,其结构设计对除霜分风以及除霜效果有较大影响。
[0004]除霜风道总成包括除霜主风道和侧除霜风道,目前除霜主风道和侧除霜风道都采用吹塑工艺,除霜主风道再与仪表板上盖板摩擦焊连接在一起;由于吹塑工艺的限制,风道内部畅通,不能做任何扰流结构。风道总成结构如图2所示。
[0005]目前吹塑工艺的除霜主风道优点是通过摩擦焊连接在仪表板上,密封性好,风量基本不会泄露。但是其缺点在于:由于吹塑工艺限制,内部没有扰流结构来分流,其前挡和侧窗的分风比不好控制,达不到指标要求;进而前挡除霜和侧窗除霜达不到国标要求,或者除霜除雾效果不好、速率慢等问题。
[0006]现有技术的吹塑工艺的除霜风道受工艺限制,风道内部无法制作扰流板结构,导致风量集中吹在前挡玻璃中间位置,不能往两边扩散,吹到侧窗的风量更小,这样在除霜的时候,只有前挡玻璃中间位置快速除净,而前挡玻璃两边及侧窗玻璃的霜则很难除净。或者为了避免中间风量过于集中,中央风道壁向内凸起,中间留出较小的缝隙,这样风量可以往两边多分配一些,但由于内部不能做扰流板结构,分到两边的风量比例不好控制,也会影响前挡及侧窗玻璃的除霜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霜风道的导流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除霜风道无法设置导流板,导致风量集中的问题。
[000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种除霜风道的导流板结构,包括上除霜风道和下除霜风道;所述上除霜风道与所述下除霜风道固定连接组成除霜风道总成;
[0010]在所述上除霜风道上设置有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
[0011]所述下除霜风道上设置有第三导流片、第四导流片、第五导流片及第六导流片;
[0012]所述除霜风道总成固定于仪表台本体上。
[0013]所述第一导流片、所述第二导流片、所述第三导流片、所述第四导流片、所述第五导流片及所述第六导流片将所述除霜风道总成分为中央左分配风道、中央右分配风道、左侧风道及右侧风道。
[0014]所述第三导流片包括第一层导流片和第二层导流片;所述第一层导流片与所述第二层导流片贴合为一体结构;在所述第一层导流片的侧边与所述第二层导流片的侧边之间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导流片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0015]所述第四导流片包括第三层导流片和第四层导流片;所述第三层导流片与所述第四层导流片贴合为一体结构;在所述第三层导流片的侧边与所述第四层导流片的侧边之间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导流片插入所述第二凹槽内。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解决吹塑工艺的除霜风道中央和两侧分风比无法控制,除霜性能无法达标的问题。通过对注塑工艺的除霜风道,上除霜风道及下除霜风道的两片结构上做相应的导流片结构,导流片根据CFD分析结果调整位置和形状,保证中央和两侧的除霜分风比符合指标要求,最终除霜性能符合国家法规要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技术除霜风道装置示意图;
[0019]图2为现有技术的除霜风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除霜风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除霜风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央除霜风道总成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I上除霜风道,2第一导流片,3第二导流片,4下除霜风道,5第三导流片,6第四导流片,7第五导流片,8第六导流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霜风道的导流板结构,如图3至图5所示,包括上除霜风道I和下除霜风道4;所述上除霜风道I与所述下除霜风道4固定连接组成除霜风道总成;并且本申请的制备工艺是将吹塑工艺改进为注塑工艺。
[0027]在所述上除霜风道I上设置有第一导流片2和第二导流片3;导流片可以对空气流体进行干扰流向,实现分配到中央除霜风道及两侧除霜风道的分风比控制。第一导流片2与第二导流片3根据CR)分析(空气流体分析)的结果,第一导流片2和第二导流片3的形状和位置可以调整。
[0028]所述下除霜风道4上设置有第三导流片5、第四导流片6、第五导流片7及第六导流片8。
[0029]所述第一导流片2、所述第二导流片3、所述第三导流片5、所述第四导流片6、所述第五导流片7及所述第六导流片8将所述除霜风道总成分为中央左分配风道、中央右分配风道、左侧风道及右侧风道。
[0030]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导流片2、所述第二导流片3、所述第三导流片5、所述第四导流片6、所述第五导流片7及所述第六导流片8均为曲面结构。
[0031]在本申请中,分风比的控制为中央左分配风道分配总风量的40% ± 3 %,中央右分配风道分配总风量的40 % ± 3 %,左侧风道及右侧风道各分配总风量的10 % ± 3 %。如果左侧风道和/或右侧风道的分风量小于10%,则第一导流片和/或第二导流片的起始位置可以往中间移动,把中间较多的风量分往两边,以增加两侧的分风量。
[0032]所述第三导流片包括第一层导流片和第二层导流片;所述第一层导流片与所述第二层导流片贴合为一体结构;在所述第一层导流片的侧边与所述第二层导流片的侧边之间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三导流片整体为双层槽型结构,所述第一导流片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第一导流片与第三导流片共同导流风向。
[0033]所述第四导流片包括第三层导流片和第四层导流片;所述第三层导流片与所述第四层导流片贴合为一体结构;在所述第三层导流片的侧边与所述第四层导流片的侧边之间设置有第二凹槽;第四导流片整体为双层槽型结构,所述第二导流片插入所述第二凹槽内,第二导流片与第四导流片共同导流风向。
[0034]在本申请中,第一导流片和第三导流片共同导流风向,及第二导流片和第四导流片共同导流风向是为了控制两侧风道的分风比。
[0035]第五导流片和第六导流是为了控制中央除霜风道吹到前挡玻璃上的风分散开,不要过于集中在中央某一点,风量分散,尽量均匀分布于前挡玻璃下方,有利于前挡玻璃A区和B区均匀快速除霜。上除霜风道和下除霜风道通过卡销和螺钉打紧合成除霜风道总成,如图五所示,最终除霜风道总成通过螺钉打紧在仪表台本体上。
[0036]以上所述仅是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在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除霜风道的导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除霜风道和下除霜风道;所述上除霜风道与所述下除霜风道固定连接组成除霜风道总成; 在所述上除霜风道上设置有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 所述下除霜风道上设置有第三导流片、第四导流片、第五导流片及第六导流片; 所述除霜风道总成固定于仪表台本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风道的导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片、所述第二导流片、所述第三导流片、所述第四导流片、所述第五导流片及所述第六导流片将所述除霜风道总成分为中央左分配风道、中央右分配风道、左侧风道及右侧风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霜风道的导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流片包括第一层导流片和第二层导流片;所述第一层导流片与所述第二层导流片贴合为一体结构;在所述第一层导流片的侧边与所述第二层导流片的侧边之间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导流片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霜风道的导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流片包括第三层导流片和第四层导流片;所述第三层导流片与所述第四层导流片贴合为一体结构;在所述第三层导流片的侧边与所述第四层导流片的侧边之间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导流片插入所述第二凹槽内。
【文档编号】F25B47/02GK205641709SQ201620485402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0日
【发明人】吴柳燕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