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483485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医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以来,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了飞跃,与此同时,在其生产过程中所排放出来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剧,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据报道,医药废水成分复杂、浓度和盐分高、色度和毒性大,往往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污染物质,这些物质中有不少属于难生化降解的物质,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留于环境中。特别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有机污染物,即使在水体中浓度低于10-9级时仍会严重危害的人类健康,采用传统的处理工艺很难达标排放。医药废水的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好氧生化处理工艺,但其存在着如下的缺点可直接承受的污染物负荷较小,活性污泥浓度波动较大,容积负荷较低。由于医药生产废水为间歇式排放,其水量及水质波动范围较大,因负荷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污泥膨胀会对整个处理系统造成致命影响。因此,传统工艺处理设施难以满足医药生产废水处理的深度要求。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出水可直接排放的医药废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医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废水先进入格栅,截留大体积悬浮污染物;(2)出水进入调节池,调节废水的水质水量,有利于后续处理单元的有效运行;(3)出水再进入水解酸化池,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4)水解酸化池的出水进入膜生物反应池,对生产废水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好氧处理;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1)废水先进入格栅,倾角为60度,栅条间距为15mm,当废水流过时,呈悬浮态的大块污染物被栅条截留而从废水中去除。格栅可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保护后续处理设施;(2)出水进入调节池,使水质和水量保持相对的稳定,保证后续处理系统运行稳定;(3)出水再进入水解酸化池,进入水解酸化池之前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在水解酸化池中,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在水解酸化菌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4)水解酸化池的出水进入膜生物反应池,膜生物反应池主要由油体、中空膜组件、布水装置和爆气装置组成,对生产废水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好氧处理,采用鼓风曝气。经上述工艺处理后的污水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排放。表1原水水质(单位mg/L)表2出水水质(单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一种医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废水先进入格栅,截留大体积悬浮污染物;(2)出水进入调节池,调节废水的水质水量,有利于后续处理单元的有效运行;(3)出水再进入水解酸化池,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4)水解酸化池的出水进入膜生物反应池,对生产废水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好氧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倾角为60度,栅条间距为15mm。全文摘要一种医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医药废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出水可直接排放的医药废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废水先进入格栅,截留大体积悬浮污染物;(2)出水进入调节池,调节废水的水质水量,有利于后续处理单元的有效运行;(3)出水再进入水解酸化池,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4)水解酸化池的出水进入膜生物反应池,对生产废水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好氧处理。文档编号C02F3/02GK101717166SQ200810013599公开日2010年6月2日申请日期2008年10月9日优先权日2008年10月9日发明者高卫刚申请人:高卫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