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生物脱氮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4770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维生物脱氮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维生物脱氮反应器。
背景技术
由于水环境保护的需要,营养物质氮去除的目标日益提高,生物脱氮则是最为经 济有效的方法。生物脱氮的全过程需要不同氧环境,按工艺流程看主要有0/A(好氧/缺 氧)和A/0(缺氧/好氧)两类。0/A工艺符合反应顺序,先在好氧段完成大多数有机物的 去除和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的硝化反应,但后续的缺氧段进行反硝化脱氮时缺乏碳源,需 要另行补充,例如投加甲醇。A/0工艺采用前置缺氧脱氮,不需要额外碳源,但由于硝化必 须发生在反硝化之前,因此采取全系统回流,回流比为2 4 ;这意味着构筑物尺寸须放大 3 5倍和系统的高耗能。以时间次序控制的序批反应器(SBR)也有一些脱氮效果,但运行 不连续且效率偏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四维生物脱氮反应器。本发明所提供的四维生物脱氮反应器具体结构如下在反应器内安装有颗粒滤料9和纤维滤料10,颗粒滤料9放置于反应器的下部并 与反应器底面留有空间,纤维滤料10悬挂在颗粒滤料9的上方;反应器内均布有上隔板8 和下隔板7,上隔板8和下隔板7以上、下、上、下的方式交错排列,上隔板8和下隔板7的宽 度与反应器宽度相同,上隔板8的上缘高出反应器水面,上隔板8的下缘与反应器底面留有 空间,下隔板7的下缘与反应器底面连接,下隔板7的上缘低于反应器水面;在上、下隔板及 与反应器器壁间的均布空间设置气提升交替循环流复合滤料滤池;反应器的下部设曝气器 2,曝气器2用空气管连接电磁阀的一端,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空气管连接反应器的外接气 泵1 ;反应器的外部上方设有分配器3及二次进水点5,分配器3上游接进水管,下游通向进 水槽4和二次进水点5,进水槽4设在反应器的前端,二次进水点5位于反应器中段上方,出 水槽6设在反应器的后端。本发明所提供的四维生物脱氮反应器的处理过程如下待处理的废水原水经分配器3大部分通过进水槽4进入反应器,小部分(10% 20% )通过二次进水点5流入反应器内,反应器内由于下隔板7和上隔板8的阻隔作用,形 成上、下方向的折返流,反应器内安装有颗粒滤料9纤维滤料10,水处理完成后经出水槽6 流出。图2是垂直向横剖面图,该剖面就是一个气提升交替循环流复合滤料滤池结构(具 体可见专利ZL200610038692. 4),气泵1接出空气管,经电磁阀(Al A6,B1 B6)分别连 接到安装在反应器底部的曝气器2。连接电磁阀(Al A6,B1 B6)和曝气器2的平面布 置如图3所示,图4同步标明了时间轴上,一个周期内导通电磁阀(Al A6,B1 B6)的逻 辑控制,可见,一系列气提升交替循环流复合滤料滤池单元(以下简称“滤池单元”,本图结 构为6个)在纵向串连成一个连续的折返流反应器,在时间轴曝气变化控制下表现出四维的水流和生化动力学特征。对本发明工作原理说明如下首先不考虑曝气作用,由于整个反应器连成一体,在进水槽4连续进水的情况下, 受液面高程驱动,因下隔板7和上隔板8的阻隔形成折返流,经出水槽6连续出水,上下隔 板使每个“滤池单元”形成独立的处理环境。“滤池单元”在电磁阀(Al A6,B1 B6)交替 导通的情况下存在气提升作用形成循环流动,曝气区域处在完全好氧的气水上向流处理工 况,上向流区域的颗粒滤料9处在气水反冲洗工况,降流区处在下向流过滤工况,溶解氧沿 流程推流变化,逐步递减。生物膜上从外向内也存在氧浓度的浓差梯度,利于微生物生存状 况的多样性。时间轴上,通过任意点作逻辑图的垂线同步读取特定时刻的电磁阀工况;具体 到每个“滤池单元”,A侧电磁阀导通曝气,存在逆时针(由进水向出水端看)的循环水流;B 侧电磁阀曝气,形成顺时针循环水流;AB两侧均不导通曝气,只有高程驱动的折返流,没有 循环水流。因此对于特定时刻,整个反应器按分段和分区,存在好氧区进行硝化反应,也存 在缺氧区进行反硝化反应,循环水流的存在适应了 A/0工艺的要求,在后段“滤池单元”使 用二次进水点5为反硝化反应补充了碳源,调整二次进水分配量可以优化碳氮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四维生物脱氮反应器是一种进行废水连续处理的一体化装置,其 三维空间水流状态受时间轴上程序控制的电磁阀操纵,因此称为四维生物脱氮反应器。分 段分区的空间结构结合在时间轴上变化的曝气控制,能够在反应器内部,沿处理流程获得 不断变化的氧环境和碳氮比,从而适应不同阶段生物脱氮反应的需要,达到高效脱氮的目 标。本发明优点表现为在气提升交替循环流复合滤料滤池发明基础上,不仅具有集 合多种高效处理功能和节能的所有优点,曝气能耗又还进一步降低了 1/3到1/4。通过时间 轴上电磁阀导通曝气的程序设计,能够按照生物脱氮反应过程和环境的需要,获得优化的 工艺条件,使生物脱氮的效率更高,出水水质更好;本发明的工艺控制可以通过时间轴上电 磁阀程序设计完成,设计和实施快捷简便,适应性强,具有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工艺的 灵活性,而从用户看,则是一个完整的连续流系统,更便于操作管理。


图1 本发明反应器垂直向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 本发明反应器垂直向C-C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 本发明反应器电磁阀平面布置的D-D剖面图。图4 本发明反应器电磁阀控制时序图。图中1.气泵,2 曝气器,3 分配器,4 进水槽,5 二次进水点,6 出水槽,7 下 隔板,8 上隔板,9 颗粒滤料,10 纤维滤料,Al A6,Bl B6 电磁阀。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垂直向纵剖面图,反应器滤池池体使用钢或工程塑料制作。一系 列气提升交替循环流复合滤料滤池单元(以下简称“滤池单元”,一般实施方案中取4 10 个)以折返流形式在纵向串连起来。下隔板7用来保证两个相邻“滤池单元”下部阻隔,仅 允许靠近上层水面处连通;上隔板8用来保证相邻“滤池单元”上部阻隔,仅允许靠近池底
4处连通。每个“滤池单元”的构造和实施方式与气提升交替循环流复合滤料滤池(专利号 ZL 200610038692. 4)完全相同。反应器底部在分隔区域内的曝气器2安装后进行组合,每 个区域由一个电磁阀独立控制,如附图3所示。二次进水点5流入反应器的位置,可根据处 理对象和设计负荷选择在第2个或第4个“滤池单元”顶部。 实施例一个四维生物脱氮反应器由6个气提升交替循环流复合滤料滤池单元组 成,外形尺寸为4mX4mX4. 5m(长X宽X高)。池底标高作为0. 00,入口水面标高4. 2m, 出水堰标高3. 8m。反应器使用IOmm钢板焊接并作防腐处理。每个“滤池单元”平面尺寸为 2mX1.33m,平面布置上4 6# “滤池单元”折回,与1 3#共用一侧池壁以节约材料,水 流连通方式不变。处理污水能力为6m3/h,水力停留时间为10小时。反应器内安装颗粒滤 料(9)是直径为3 8mm的陶粒滤料,下沿标高为0.6m,层高0.6m。纤维滤料(10)为半软 性填料,层高2. 5m,用框架安装固定,曝气器为橡胶薄膜曝气器,12个电磁阀是DN25的普通 铜质220V电磁阀,实行通电导通。市政污水原水水质COD 350mg/L, BOD5为190mg/L,氨氮 42mg/L,总氮 65mg/L ;处理后出水 COD 38mg/L,BOD5 4mg/L,氨氮 1. 2mg/L,总氮 25mg/L 出 水优于(GB18918-2002) —级A标准。
权利要求
一种四维生物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脱氮反应器具体结构如下在反应器内安装有颗粒滤料(9)和纤维滤料(10),颗粒滤料(9)放置于反应器的下部并与反应器底面留有空间,纤维滤料(10)悬挂在颗粒滤料(9)的上方;反应器内均布有上隔板(8)和下隔板(7),上隔板(8)和下隔板(7)以上、下、上、下的方式交错排列,上隔板(8)和下隔板(7)的宽度与反应器宽度相同,上隔板(8)的上缘高出反应器水面,上隔板(8)的下缘与反应器底面留有空间,下隔板(7)的下缘与反应器底面连接,下隔板(7)的上缘低于反应器水面;在上、下隔板及与反应器器壁间的均布空间设置气提升交替循环流复合滤料滤池;反应器的下部设曝气器(2),曝气器(2)用空气管连接电磁阀的一端,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空气管连接反应器的外接气泵(1);反应器的外部上方设有分配器(3)及二次进水点(5),分配器(3)上游接进水管,下游通向进水槽(4)和二次进水点(5),进水槽(4)设在反应器的前端,二次进水点(5)位于反应器中段上方,出水槽(6)设在反应器的后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维生物脱氮反应器,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该脱氮反应器在反应器内安装有颗粒滤料和纤维滤料;反应器内均布有上隔板和下隔板;在上、下隔板及与反应器器壁间的均布空间设置气提升交替循环流复合滤料滤池;反应器的下部设曝气器,曝气器用空气管连接电磁阀的一端,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空气管连接反应器的外接气泵;反应器的外部上方设有分配器及二次进水点,出水槽设在反应器的后端。本发明在气提升交替循环流复合滤料滤池发明基础上,通过时间轴上电磁阀导通曝气的程序设计,能够按照生物脱氮反应过程和环境的需要,获得优化的工艺条件,使生物脱氮的效率更高,出水水质更好,更便于操作管理。
文档编号C02F3/30GK101948172SQ20101025156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5日
发明者周扬屏, 汪明明, 蔡建安, 郭丽娜 申请人:安徽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