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气化系统循环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477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秸秆气化系统循环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秸秆气化工艺过程循环水净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秸秆气 化系统循环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是我国近十几年来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农 村新能源建设及其它领域。该技术涉及气化、冷却、净化、输配四个系统。冷却系统在整个 工艺过程具有相当重要作用。目前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的冷却系统多数都采用循环水直接喷 淋工艺。这样在运行过程中,不仅把高温燃气冷却至35°C以下,同时把燃气中的的灰尘及焦 油洗入循环水中。因为循环水是循环使用,不允许排放更新,所以,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循 环水将越来越混浊,导致影像系统冷却效果,产出的燃气很难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秸秆气化系统循环水净化装置,当冷却循 环水通过该装置后,去除水中的灰尘与焦油微粒,使循环水变得不再混浊,达到可以循环使 用的标准。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秸秆气化系统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有机壳和三个滤清器,滤清器的下部设置在 机壳内并与机壳配合形成两个沉降腔,所述的滤清器包括有外筒、上法兰、法兰盖、进水管、 文氏管,百叶栅,滤膜装置,支撑圈,出水管、泄水管、泄水阀、除污管、除污法兰和法兰盖,进 水管穿过外筒,切线方向接入文氏管上部,并与文氏管轴线成75°夹角,文氏管下端与百叶 栅内孔相连接,百叶栅外缘与外筒连接,滤膜装置安装在外筒内部文氏管的上方,并与焊接 在外筒内壁上的支撑圈用螺栓相连接,出水管在滤膜装置的上方与外筒相连接,前两个滤 清器上设置的出水管的另一端穿过上封板伸入到沉降腔的下部;第三个滤清器的出水管焊 上法兰,作为与外部管道的连接端口,上法兰与外筒上端连接,法兰盖利用螺栓与上法兰紧 密固定,外筒下部一侧接有除污管,除污管另一端连接除污法兰,外筒下部另一侧接有泄水 管,泄水管另一端接泄水阀。所述的机壳是由底板、侧封板和上封板所组成。所述的上法兰与法兰盖之间、除污法兰与法兰盖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片。所述的滤膜装置采用高分子立体胶过滤膜。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1、本发明秸秆气化循环水净化装置,由于设置文氏管,使污水进入装置后产生旋 涡降尘作用,使水中的大粒灰尘在装置中沉降下来。2、本发明秸秆气化循环水净化装置,由于设置了百叶栅,当装置下部的水向上流 动时,百叶栅叶片将挡住部分灰尘上移而留在底部。3、本发明秸秆气化循环水净化装置,由于设置了沉降腔,当水进入沉降腔后,由于腔体容积比出水管口面积大很多,流速变慢,使水中的灰尘进一步沉降在底部。4、本发明秸秆气化循环水净化装置,由于设置了滤膜装置,可滤除很细小的灰尘 和焦油微粒,净化效果更好。5、本发明秸秆气化循环水净化装置,由于采用三个滤清器与两个沉降腔串联使 用,使水中的灰尘与焦油微粒得到彻底滤除,完全达到对循环水的净化目的。6、本发明秸秆气化循环水净化装置,由于装置中须维护、拆装更换的部件均采用 可拆卸连接,所以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安全可靠。


图1为本发明秸秆气化系统循环水净化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秸秆气化系统循环水净化装置的侧视图。图中滤清器1 ;侧封板2、3 ;上封板4、5 ;底板6 ;沉降腔7、8 ;外筒9 ;上法兰10 ; 法兰盖11 ;进水管12 ;文氏管13 ;百叶栅14 ;滤膜装置15 ;支撑圈16 ;出水管17 ;泄水管 21 ;泄水阀22 ;除污管18 ;除污法兰19 ;法兰盖20 ;出水管23 ;出水管24 ;机壳25 ;法兰26。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秸秆气化系统循环水净化装置,它包括有机壳25和三个滤清 器1,所述的滤清器1的下部设置在机壳25内并与机壳25配合形成两个沉降腔7、8,所述 的机壳25是由侧封板2、3 ;上封板4、5及底板6组成。所述的滤清器1包括有外筒9、上法 兰10、法兰盖11、进水管12、文氏管13、百叶栅14、滤膜装置15、支撑圈16、出水管17、泄水 管21、泄水阀22,除污管18、除污法兰19及法兰盖20。进水管12穿过外筒9,切线方向接 入文氏管13上部,并与文氏管轴线成75°夹角;文氏管13下端与百叶栅14内孔相连接, 百叶栅14外缘则与外筒9连接。滤膜装置15安装在外筒9内部文氏管13的上方,并与焊 接在外筒9内壁上的支撑圈16用螺栓相连接。滤膜装置15是一个金属网罩,内部装有高 分子立体胶过滤膜。出水管设置在滤膜装置15的上方与外筒9相连接,出水管17、23的另 一端利用弯头转向,分别穿过上封板4、5伸入到沉降腔7、8的下部;第三个滤清器的出水管 24焊有法兰26,作为与外部管道的连接端口。上法兰10与外筒9上端连接,法兰盖11利 用螺栓与上法兰10紧密固定,为防泄漏,法兰与法兰盖之间加橡胶垫片。如图2所示,外筒 9下部一侧接有除污管18,除污管18的另一端连接除污法兰19,法兰盖20与除污法兰19 间夹橡胶垫片并用螺栓紧固;外筒9下部另一侧接有泄水管21,泄水管21的另一端接泄水 阀22。本发明秸秆气化系统循环水净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本发明秸秆气化系统循环水净化装置在使用时,由污水泵打来的污水首先进入 进水管12,并沿切线方向进入文氏管13,水流会旋转加速向下流动,当水流从文氏管下口 流出后,由于流通截面突然增大,流速骤减,较大颗粒的灰尘与焦油微粒会沉降在滤清器底 部;当水流向上流动时,又会有部分灰尘被百叶栅14的叶片挡住而留在滤清器底部。水流 继续上移,当穿过滤膜装置15时,高分子立体胶滤膜会将大部分灰尘和焦油微粒滤除。经 过一次滤清后的水由出水管17引到沉降腔7,利用扩容降速作用,在沉降腔内又会有部分 灰尘与焦油微粒沉降。
当水流从第一个沉降腔7上部经第二个滤清器进水管进入第二个滤清器后,水流 将被再次滤清,然后水流再从第二个沉降腔8进入第三个滤清器,做进一步滤清,最后从第 三个滤清器出水管流出,送回到循环水池循环水泵吸入口处。本发明秸秆气化循环水净化装置在使用时应及时排污。即在停泵状态下,首先打 开泄水阀22,将装置里的存水放出,然后打开除污法兰盖20,将沉降在滤清器底部的灰尘 与焦油微粒去除,最后将法兰盖20紧固。
权利要求
秸秆气化系统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壳和三个滤清器,滤清器的下部设置在机壳内并与机壳配合形成两个沉降腔,所述的滤清器包括有外筒、上法兰、法兰盖、进水管、文氏管,百叶栅,滤膜装置,支撑圈,出水管、泄水管、泄水阀、除污管、除污法兰和法兰盖,进水管穿过外筒,切线方向接入文氏管上部,并与文氏管轴线成75°夹角,文氏管下端与百叶栅内孔相连接,百叶栅外缘与外筒连接,滤膜装置安装在外筒内部文氏管的上方,并与焊接在外筒内壁上的支撑圈用螺栓相连接,出水管在滤膜装置的上方与外筒相连接,前两个滤清器上设置的出水管的另一端穿过上封板伸入到沉降腔的下部;第三个滤清器的出水管焊上法兰,作为与外部管道的连接端口,上法兰与外筒上端连接,法兰盖利用螺栓与上法兰紧密固定,外筒下部一侧接有除污管,除污管另一端连接除污法兰,外筒下部另一侧接有泄水管,泄水管另一端接泄水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气化系统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是由 底板、侧封板和上封板所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气化系统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法兰与 法兰盖之间、除污法兰与法兰盖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气化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膜装置采用 高分子立体胶过滤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气化系统循环水净化装置,它包括有机壳和三个滤清器,滤清器的下部设置在机壳内并与机壳配合形成两个沉降腔。本发明秸秆气化循环水净化装置由于设置文氏管,使污水进入装置后产生旋涡降尘作用,使水中的大粒灰尘在装置中沉降下来。当装置下部的水向上流动时,百叶栅叶片将挡住部分灰尘上移而留在底部。当水进入沉降腔后,由于腔体容积比出水管口面积大很多,流速变慢,使水中的灰尘进一步沉降在底部。由于采用三个滤清器与两个沉降腔串联使用,使水中的灰尘与焦油微粒得到彻底滤除,完全达到对循环水的净化目的。本发明装置中须维护、拆装更换的部件均采用可拆卸连接,所以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C02F1/52GK101954220SQ20101025159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2日
发明者贝洪毅, 鄂继泉 申请人:贝洪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