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废水预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4258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浓度废水预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具有以下三种危害:(1)由于生物降解作用,高浓度有机污水会使受纳水体缺氧甚至厌氧,多数水生物将死亡,从而产生恶臭,恶化水质和环境;(2)高浓度有机污水不但使水体失去使用价值,更严重影响到水体附近人民的正常生活;(3)高浓度有机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机物,会在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中不断累积、储存,最后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现有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分为三类:废水物理处理法、废水化学处理法、废水生物处理法,废水中的污染物多种多样,不可能用一个处理单元将所有污染物除尽,往往需要用几种方法和几个处理单元组成的处理系统处理后,才能达到要求,有些废水处理的设备体积比较大,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高,增加企业投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净化效率高的高浓度废水预处
理工艺。为实现以上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高浓度废水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I)收集池收集废水,将收集池中的废水引入隔油池停留30min ;(2)经隔油池去油后进入综合调节池加入少量空气搅拌均匀水质,废水进入综合调节池后停留8h ;(3)综合调节池出水进入PH调节池I投加液碱调节PH值8.0-10.0之间;(4)PH调节池I出水经浓缩槽进入管式超滤膜系统过滤处理,浓缩槽接收经过前道工序的出水,同时接收从管式超滤膜系统不断回流包含悬浮固体物质的浓水,经管式超滤膜过滤后的高浓度废水可进行达标排放。所述的管式超滤膜系统由循环泵、孔径为0.03 μ m以下的管式超滤膜、反清洗泵组成;浓缩槽里的废水通过循环泵提升以高流速进入孔径为0.03 μ m以下的管式超滤膜,在压力和速度的驱使下,通过管式超滤膜使悬浮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错流过滤;反清洗泵不断对管式超滤膜进行清洗处理。所述的管式超滤膜采用美国Duraflow公司生产的Duraflow管式超滤膜,简称DF膜。所述的管式超滤膜定期采用2-5%的硫酸和2%的次氯酸钠溶液清洗。本发明专利管式超滤膜采用Duraflow管式超滤膜(DF膜),利用压力和速度达到固液分离,无需沉降、过滤、澄清净化、中空纤维超滤等过程,代替以往的过滤系统,使处理环节减少,占地面积为原有1/6,同时拥有更加稳定的处理效率;因DF膜孔径为0.03 μ m以下,具有特殊去污能力,可以100%截留SS等污染物质,经过DF膜过滤的出水SDI值将小于2,重金属及铁等金属离子可以除到一个极限低的值;因DF膜管表面具有特殊的抗污能力,使污垢只存积于表面而不会渗入到膜壁,经2 5%的硫酸和2%的次氯酸钠清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金属沉淀物和有机物污染进行化学清洗,清洗后即可恢复100%的通量,免去各项设备所需要的反冲洗工序,同时设备不易堵塞,可以长时间运行;DF膜拥有PVDF的膜材质,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一般情况在3 7年,如果使用规范的话,使用期将更长。


:图1为本发明的工 艺流程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高浓度有机废水进入收集池I废水,将收集池I中的废水引入隔油池2,废水进入隔油池2后停留30min,去油后的出水进入综合调节池3加入少量空气搅拌均匀水质,停留8h,出水进入PH调节池14投加液碱12调节PH值8.0-10.0之间,PH调节池14出水经浓缩槽5进入管式超滤膜系统6过滤处理;浓缩槽5接收经过前道工序的出水,同时接收从管式超滤膜系统6不断回流包含悬浮固体物质的浓水;管式超滤膜系统6由循环泵7、孔径为
0.03 μ m以下的管式超滤膜8、反清洗泵9组成;浓缩槽5里的废水通过循环泵7提升以高流速进入孔径为0.03 μ m以下的管式超滤膜8,在压力和速度的驱使下,通过管式超滤膜使悬浮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错流过滤,反清洗泵9不断对管式超滤膜进行清洗处理;经管式超滤膜过滤后的高浓度废水可进行达标排放;浓缩槽5内的污泥经过不断浓缩处理后,当污泥量到达50%左右时,排放部分污泥以降低污泥浓度,排放的污泥到污泥浓缩池10进行浓缩后进入压滤机11进行处理,或可直接用泵抽至压滤机11直接压滤处理。管式超滤膜定期采用2-5%的硫酸和2%的次氯酸钠溶液清洗,从而达到恢复通量的目的,硫酸主要是用来解决金属离子对膜的污染;而次氯酸钠主要解决有机物对膜的污染问题,通过次氯酸钠的强氧化性,可彻底解决有机物污染问题。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废水净化处理效果好、减少污染等优点,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
权利要求
1.高浓度废水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池收集废水,将收集池中的废水引入隔油池停留30min; (2)经隔油池去油后进入综合调节池加入少量空气搅拌均匀水质,废水进入综合调节池后停留8h ; (3)综合调节池出水进入PH调节池I投加液碱调节PH值8.0-10.0之间; (4)PH调节池I出水经浓缩槽进入管式超滤膜系统过滤处理,浓缩槽接收经过前道工序的出水,同时接收从管式超滤膜系统不断回流包含悬浮固体物质的浓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废水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式超滤膜系统由循环泵、孔径为0.03 μ m以下的管式超滤膜、反清洗泵组成;浓缩槽里的废水通过循环泵提升以高流速进入孔径为0.03 μ m以下的管式超滤膜,在压力和速度的驱使下,通过管式超滤膜使悬浮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错流过滤;反清洗泵不断对管式超滤膜进行清洗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浓度废水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式超滤膜采用美国Duraflow公司生产的Duraflow管式超滤膜,简称DF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浓度废水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式超滤膜定期采用2-5%的硫酸和2%的次氯酸钠 溶液清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高浓度废水预处理工艺,收集池收集废水,将收集池中的废水引入隔油池,经隔油池去油后进入综合调节池加入少量空气搅拌均匀水质,综合调节池出水进入pH调节池I投加液碱调节pH值8.0-10.0之间,pH调节池I出水经浓缩槽进入管式超滤膜系统过滤处理,浓缩槽接收经过前道工序的出水,同时接收从管式超滤膜系统不断回流包含悬浮固体物质的浓水,经管式超滤膜过滤后的高浓度废水可进行达标排放;本发明专利采用管式超滤膜(DF膜),利用压力和速度达到固液分离,无需沉降、过滤、澄清净化、中空纤维超滤等过程,代替以往的过滤系统,使处理环节减少,占地面积为原有1/6,同时拥有更加稳定的处理效率。
文档编号C02F1/66GK103183423SQ20111044917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邵志军 申请人:江苏清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