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941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污水处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尤其设计一种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污水处理的
>J-U装直。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是20世纪80年代未90年代初在普通生物滤的基础上,并借鉴给水滤池工艺而开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最初用于污水的三级处理,后发展成直接用于二级处理。自80年代在欧洲建成第一座曝气生物滤池 污水处理厂后,曝气生物滤池已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广为流行,日前世界上已有数百多座大大小小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了这种技术,体现了污水处理工艺的复合、集成发展趋势。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氯除磷、除去AOX(有害物质)的作用,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了后续二次沉淀池,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使处理工艺简化。此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有机物容积负荷高、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能耗及运行成本低,同时该工艺出水水质较好。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曝气生物滤池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在污水深度处理方面还除少数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了一些实验室研究和小试研究外,还没有大型工程应用实例;在脱氮除磷的试验中,往往需要添加碳源以满足脱氮的需要。添加的碳源一方面提高了污水处理的运营成本,同时也带来二次污染。臭氧催化氧化属于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具有去除污染物效果好、无二次污染、能将难生化的大分子有机物变为易生化的小分子物质,易在生产中应用等优点。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在饮用水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处理工程中,都已经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仅仅利用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污水,将有机物直接矿化既不容易实现,运行成本和电耗也太高,因此不适用于污水深度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成本及运行能耗低,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的污水处理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个臭氧催化氧化塔,还包括一个缺氧生物滤池和一个好氧生物滤池,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污水进水口,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出水口,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水管,所述的第一进水管和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第二进水管,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和所述的第一出水管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的下侧壁上设有一个第三反冲洗气管,所述的第三反冲洗气管和一个第一风机相连接。[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由一个第一池体构成,在所述的第一池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缓冲配水区,所述的第一缓冲配水区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一缓冲配水区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滤料支撑板,所述的第一滤料支撑板中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滤头,所述的第一滤头向下延伸,所述的第一滤料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承托层,所述的第一承托层中设置有填料,所述的第一承托层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滤料层,所述的第一滤料层中填充有滤料,所述的第一滤料层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水区,所述的第一出水区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环形网状的第一格栅,所述的第一格栅的栅面为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的第一格栅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一出水堰板,所述的第一出水堰板和所述的第一格栅的上端相接,所述的第一出水堰板和所述的第一格栅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污泥槽,所述的第一污泥槽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泥管,所述的第一出水区的上部还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一稳流板,所述的第一稳流板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格栅的内侧,所述的第一稳流板和所述的第一格栅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第一稳流板的下缘低于所述的第一格栅的高度,所述的第一稳流板的上缘高于所述的第一格栅的高度,所述的第一出水堰板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一出水槽,所述的第一出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的第一出水管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反冲洗水管,所述的第一反冲洗水管和所述的第一进水管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出水堰板和所述的第一污泥槽的外侧壁一体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由一个第二池体构成,在所述的第二池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缓冲配水区,所述的第二缓冲配水区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的第二缓冲配水区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滤料支撑板,所述的第二滤料支撑板中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滤头,所述的第二滤头向下延伸,所述的第二滤料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承托层,所述的第二承托层中设置有一个曝气管,所述的曝气管和一个第二风机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承托层中设置有填料,所述的第二承托层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滤料层,所述的第二滤料层中填充有滤料,所述的第二滤料层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水区,所述的第二出水区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环形网状的第二格栅,所述的第二格栅的栅面 为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的第二格栅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二出水堰板,所述的第二出水堰板和所述的第二格栅的上端相接,所述的第二出水堰板和所述的第二格栅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污泥槽,所述的第二污泥槽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排泥管,所述的第二出水区的上部还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二稳流板,所述的第二稳流板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格栅的内侧,所述的第二稳流板和所述的第二格栅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第二稳流板的下缘低于所述的第二格栅的高度,所述的第二稳流板的上缘高于所述的第二格栅的高度,所述的第二出水堰板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二出水槽,所述的第二出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的第二出水管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反冲洗水管,所述的第二反冲洗水管和所述的第二进水管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出水管还连接一个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的硝化液回流管和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的第一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的硝化液回流管中设置有一个硝化液回流栗。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出水堰板和所述的第二污泥槽的外侧壁一体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缓冲配水区的一个侧壁上设有一个第三反冲洗气管,所述的第三反冲洗气管和一个风机相连接。具体的,所述的第一风机和所述的第二风机可以是同一个风机。具体的,所述的曝气管上设置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朝向上方。具体的,所述缺氧生物滤池内的多孔轻质填料表面生长有用于水体脱氮反硝化的生物膜。具体的,所述好氧生物滤池内的多孔轻质填料表面生长有用于水体有机物浓度降解及氨氮硝化的生物膜。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臭氧催化氧化塔通过其进水口引入外部污水源的水体,并利用其内部的催化剂和通入的臭氧对引入的水体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处理完毕后通过其出水口将水体排出;其中,催化氧化处理是指利用臭氧和催化剂提高水体的BOD浓度,使水体的BOD与COD之比达到预设值,以提升水体的可生化性,该预设值在处理前预先设定;由臭氧催化氧化塔排出的水体在缺氧生物滤池的进水口处与硝化液回流泵泵回的水体混合后注入缺氧生物滤池;缺氧生物滤池利用其内部多孔轻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对注入的水体进行脱氮反硝化处理,处理完毕后通过其出水口将水体排入好氧生物滤池;其中,脱氮反硝化处理是指在无空气注入缺氧生物滤池的情况下,缺氧生物滤池内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在缺氧状态下利用水体中的硝态氮产生反硝化脱氮反应,使水体内的氮含量达到预设值,该预设值在处理前预先设定;好氧生物滤池利用其内部多孔轻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对注入的水体进行有机物浓度降解及氨氮硝化处理,使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达到预设值,以达到出水排放指标,并使水体中的氨氮氧化为硝态氮,处理完毕后的水体漫过其出水堰后通过其出水口分两路排出,其中一路由硝化液回流泵泵回缺氧生物滤池,另一路排放至外部;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技术进步是显著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先利用臭氧催化氧化塔对水体进行催化氧化处理,能提高污水中可降解有机物的比例,当用于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时,可以不加或少加生物脱氮所需碳源,能有效降低运行成本,避免因添加碳源造成的二次污染,其运行能耗也较低,具有出水总氮浓度低、有机物浓度低的特点,其出水可达到地表三类水质,能直接回用,且设施占地面积小、活性污泥浓度高、剩余污泥产量低等优特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中的缺氧生物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中的好氧生物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实施例I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包括一个将污水引入臭氧催化氧化塔100进行催化氧化的步骤,在臭氧催化氧化塔100中,利用臭氧催化氧化塔100内部的催化剂和通入的臭氧对引入的水体进行催化氧化处理,还包括一个将臭氧催化氧化塔100排出的水引入缺氧生物滤池200的步骤,在缺氧生物滤池200中,利用缺氧生物滤池200内部的多孔轻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对注入的水进行脱氮反硝化处理,还包括一个将缺氧生物滤池200处理后的水引入好氧生物滤池300的步骤,在好氧生物滤池300中,利用好氧生物滤池300内部的多孔轻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对注入的水进行有机物浓度降解及氨氮硝化处理,使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达到出水排放指标。进一步的,利用风机400向好氧生物滤池300中输入压缩空气。进一步的,好氧生物滤池300中处理后的部分水通过硝化液回流泵218泵回缺氧生物滤池200。进一步的,好氧生物滤池300出水口所排放的水体的回流比在3009^400%之间。进一步的,在一个将污水引入臭氧催化氧化塔100进行催化氧化的步骤中,污水经过催化氧化后,水体的BOD与COD之比的大于等于0. 35。进一步的,通过好氧生物滤池300处理后排放的水的氮含量为总氮量小于I. 5mg/L0进一步的,通过好氧生物滤池300处理后排放的水的有机物浓度为COD值小于20mg/L0实施例2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个臭氧催化氧化塔100,还包括一个缺氧生物滤池200和一个好氧生物滤池300,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100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污水进水口,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100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出水口,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200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第一进水管6,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200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水管14,所述的第一进水管6和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100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300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第二进水管26,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300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水管214,所述的第二进水管26和所述的第一出水管14相连通。具体的,所述好氧生物滤池300处理后的部分水通过第二出水通至外部;进一步的,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300的下侧壁上设有一个第三反冲洗气管219,所述的第三反冲洗气管219和一个风机400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200由一个第一池体构成,在所述的第一池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缓冲配水区1,所述的第一缓冲配水区I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的第一进水管6,所述的第一缓冲配水区I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滤料支撑板3,所述的第一滤料支撑板3中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滤头2,所述的第一滤头2向下延伸,所述的第一滤料支撑板3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承托层4,所述的第一承托层4中设置有填料,所述的第一承托层4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滤料层5,所述的第一滤料层5中填充有滤料,所述的第一滤料层5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水区15,所述的第一出水区15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环形网状的第一格栅12,所述的第一格栅12的栅面为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的第一格栅12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一出水堰板11,所述的第一出水堰板11和所述的第一格栅12的上端相接,所述的第一出水堰板11和所述的第一格栅1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污泥槽9,所述的第一污泥槽9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泥管13,所述的第一出水区15的上部还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一稳流板8,所述的第一稳流板8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格栅12的内侧,所述的第一稳流板8和所述的第一格栅12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第一稳流板8的下缘低于所述的第一格栅12的高度,所述的第一稳流板8的上缘高于所述的第一格栅12的高度,所述的第一出水堰板11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一出水槽10,所述的第一出水槽10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第一出水管14,所述的第一出水管14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反冲洗水管7,所述的第一反冲洗水管7和所述的第一进水管6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300由一个第二池体构成,在所述的第二池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缓冲配水区21,所述的第二缓冲配水区21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的第二进水管26,所述的第二缓冲配水区21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滤料支撑板23,所述的第二滤料支撑板23中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滤头22,所述的第二滤头22向下延伸,所述的第二滤料支撑板23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承托层24,所述的第二承托层24中设置有一个曝气管217,所述的曝气管217和一个风机400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承托层24中设置有填料,所述的第二承托层24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滤料层,所述的第二滤料层中填充有滤料,所述的第二滤料层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水区215,所述的第二出水区215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环形网状的第二格栅212,所述的第二格栅212的栅面为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的第二格栅212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二出水堰板211,所述的第二出水堰板211和所述的第二格栅212的上端相接,所述的第二出水堰板211和所述的第二格栅21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污泥槽29,所述的第二污泥槽29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排泥管213,所述的第二出水区215的上部还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二稳流板28,所述的第二稳流板28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格栅212的内侧,所述的第二稳流板28和所述的第二格栅212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第二稳流板28的下缘低于所述的第二格栅212的高度,所述的第二稳流板28的上缘高于所述的第二格栅212的高度,所述的第二出水堰板211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二出水槽210,所述的第二出水槽210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第二出水管214,所述的第二出水管214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反冲洗水管27,所述的第二反冲洗水管27和所述的第二进水管26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出水管214还连接一个硝化液回流管216,所述的硝化液回流管216和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200的第一进水管6相连通,所述的硝化液回流管216中设置有一个硝化液回流泵218。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缓冲配水区21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反冲气管219,所述的第三反冲气管219与风机400连接。具体的,所述缺氧生物滤池200内的滤料表面生长有用于水体脱氮反硝化的生物膜。具体的,所述好氧生物滤池300内的滤料表面生长有用于水体有机物浓度降解及氨氮硝化的生物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100内的催化剂是锰、铜氧化物,及由钾、镁、钡氧化物混合而成的催化助剂;所述缺氧生物滤池200内的多孔轻质填料上生长的生物膜上生长有反硝化细菌,所述反硝化细菌包括假单胞菌属、反硝化杆菌属、螺旋菌属和无色杆菌属等;所述好氧生物滤池300内的多孔轻质填料上生长的生物膜上生长有产碱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及动胶杆菌属的细菌。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臭氧催化氧化塔100通过其进水口引入外部污水源的水体,并利用其内部的催化剂和通入的臭氧对引入的水体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处理完毕后通过其出水口将水体排出;其中,催化氧化处理是指利用臭氧和催化剂提高水体的BOD (生化需氧量)浓度,使水体的BOD (生化需氧量)与COD (化学需氧量)之比达到预设值,以提升水体的可生化性,该预设值在处理前预先设定;由臭氧催化氧化塔100排出的水体在缺氧生物滤池200的进水口处与硝化液回流泵218泵回的水体混合后注入缺氧生物滤池200 ;缺氧生物滤池200利用其内部多孔轻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对注入的水体进行脱氮反硝化处理,处理完毕后通过其出水口将水体排入好氧生物滤池300 ;其中,脱氮反硝化处理是指在无空气注入缺氧生物滤池200的情况下,缺氧生物滤池200内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在缺氧状态下利用水体中的硝态氮产生反硝化脱氮反应,使水体内的氮含量达到预设值,该预设值在处理前预先设定,其值为总氮量小于I. 5mg/L ;好氧生物滤池300利用其内部多孔轻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对注入的水体进行有机物浓度降解及氨氮硝化处理,使水体 中的有机物浓度达到预设值,以达到出水排放指标,并使水体中的氨氮氧化为硝态氮,处理完毕后的水体漫过其出水堰板211后通过其出水口分两路排出,其中一路由硝化液回流泵218泵回缺氧生物滤池200,另一路排放至外部;其中,好氧生物滤池300出水口所排放的水体的回流比在3009^400%之间,即好氧生物滤池300出水口所排放的水体中,由硝化液回流泵218泵回缺氧生物滤池200的水量是排放至外部的水量的:T4倍;其中,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预设值在处理前预先设定,其预设值为COD值小于20 mg/L ;其中,好氧生物滤池300对注入的水体进行有机物浓度降解处理时,利用高压风机400向好氧生物滤池300的承托层内埋设的曝气头输入压缩空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体的BOD (生化需氧量)与COD (化学需氧量)之比的预设值大于等于0. 35,实际应用中水体的BOD与COD之比的预设值也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0.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利用臭氧和催化剂提高水体的BOD (生化需氧量)浓度,及缺氧状态下的反硝化脱氮反应,好氧状态下的有机物浓度降解及氨氮硝化处理,均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缺氧生物滤池200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硝化液回流泵218的作用下,硝化液与源污水混合后进入缺氧生物滤池200,水体从下至上流过第一滤料层5,在滤料表面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进行反硝化反应,水、污泥及由水体带入的部分多孔轻质填料在出水区得以分离,分离后的多孔轻质填料依自重回落入滤池,水中少量脱落的生物膜在斜板沉淀区与水分离,由于污泥的比重大于水的比重,污泥通过网状细格栅沉淀至第一污泥槽9中,再通过第一排泥管13排入外部的污泥处理装置,水漫过第一出水堰板11后从第一出水管14排入好氧生物滤池3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好氧生物滤池300的工作原理如下利用高压风机400向好氧生物滤池300输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曝气管217上设置的曝气头进入水体,污水在滤料表面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好氧生化反应,水中的污染物得以降解,水、脱落生物膜、气体及由水体带入的部分多孔轻质填料在出水区分离,分离后的多孔轻质填料依自重回落入池体,气体排至大气,污泥与水以沉淀方式进一步分离,污泥通过网状细格栅沉淀至第二污泥槽29中,再通过第二排泥管213排入外部的污泥处理装置,水则漫过第二出水堰板211后从第二出水管214排出,第二出水管214排出的大部分水体经硝化液回流管216、硝化液回流泵218泵回缺氧生物滤池200的进水口再次参与循环, 其余小部分水体排至外部。
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个臭氧催化氧化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缺氧生物滤池和一个好氧生物滤池,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污水进水口,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出水口,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水管,所述的第一进水管和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第二进水管,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和所述的第一出水管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的下侧壁上设有一个第三反冲洗气管,所述的第三反冲洗气管和一个第一风机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由一个 第一池体构成,在所述的第一池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缓冲配水区,所述的第一缓冲配水区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一缓冲配水区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滤料支撑板,所述的第一滤料支撑板中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滤头,所述的第一滤头向下延伸,所述的第一滤料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承托层,所述的第一承托层中设置有填料,所述的第一承托层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滤料层,所述的第一滤料层中填充有滤料,所述的第一滤料层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水区,所述的第一出水区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环形网状的第一格栅,所述的第一格栅的栅面为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的第一格栅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一出水堰板,所述的第一出水堰板和所述的第一格栅的上端相接,所述的第一出水堰板和所述的第一格栅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污泥槽,所述的第一污泥槽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泥管,所述的第一出水区的上部还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一稳流板,所述的第一稳流板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格栅的内侧,所述的第一稳流板和所述的第一格栅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第一稳流板的下缘低于所述的第一格栅的高度,所述的第一稳流板的上缘高于所述的第一格栅的高度,所述的第一出水堰板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一出水槽,所述的第一出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的第一出水管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反冲洗水管,所述的第一反冲洗水管和所述的第一进水管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出水堰板和所述的第一污泥槽的外侧壁一体构成。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由一个第二池体构成,在所述的第二池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缓冲配水区,所述的第二缓冲配水区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的第二缓冲配水区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滤料支撑板,所述的第二滤料支撑板中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滤头,所述的第二滤头向下延伸,所述的第二滤料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承托层,所述的第二承托层中设置有一个曝气管,所述的曝气管和一个第二风机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承托层中设置有填料,所述的第二承托层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滤料层,所述的第二滤料层中填充有滤料,所述的第二滤料层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水区,所述的第二出水区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环形网状的第二格栅,所述的第二格栅的栅面为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的第二格栅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二出水堰板,所述的第二出水堰板和所述的第二格栅的上端相接,所述的第二出水堰板和所述的第二格栅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污泥槽,所述的第二污泥槽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排泥管,所述的第二出水区的上部还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二稳流板,所述的第二稳流板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格栅的内侧,所述的第二稳流板和所述的第二格栅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第二稳流板的下缘低于所述的第二格栅的高度,所述的第二稳流板的上缘高于所述的第二格栅的高度,所述的第二出水堰板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二出水槽,所述的第二出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的第二出水管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反冲洗水管,所述的第二反冲洗水管和所述的第二进水管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出水堰板和所述的第二污泥槽的外侧壁一体构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出水管还连接一个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的硝化液回流管和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的第一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的硝化液回流管中设置有一个硝化液回流泵。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缓冲配水区的一个侧壁上设有一个第三反冲洗气管,所述的第三反冲洗气管和一个风机相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污水处理的装置,涉及废水处理领域;所要解决的是提高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脱氮效果和降低运营能耗的技术问题。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个臭氧催化氧化塔,还包括一个缺氧生物滤池和一个好氧生物滤池,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污水进水口,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出水口,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水管,所述的第一进水管和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第二进水管,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和所述的第一出水管相连通。本装置能有效实现脱氮并避免二次污染。
文档编号C02F9/14GK202358992SQ20112050247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何以嘉, 张彤炬, 方兆昌, 林玉娇 申请人: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