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84178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造纸废水是水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其具有水量大、化学耗氧量(C0D值)高、固体悬浮物含量大、有机物浓度高和组分复杂等特点,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处理难度极大,因而处理造纸废水已经成为我国造纸工业防治污染的首要问题。在处理造纸废水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降低造纸废水的COD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絮凝剂处理造纸废水,降低其COD值,如公开号为CN1101954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处理造纸黑液的絮凝剂,其由45% 65% (重量)生石灰、10% 25% (重量)石灰石、25% 45% (重量)盐酸(以浓度为31%的盐酸计)组成。使用所述絮凝剂处理造纸废水时,耗用了大量的无机酸碱,不利于环境友好。公开号为CN101085687的中国专利文献制备了一种造纸废水特效絮凝剂,所述特效絮凝剂由5% 10%的水玻璃(M = 3. 2,二氧化硅%= 36)、80% 90%的液体硫酸铝(氧化铝%= 10)、5% 10%的水和适量固体碳酸钠等原料制备而成,其是通过硫酸铝的酸性使硅酸钠活化成活性硅酸,同时通过硅酸钠的碱性使硫酸铝聚合成聚合硫酸铝。由于活化硅酸和聚合硫酸铝强烈的协同作用,使所述特效絮凝剂对造纸废水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使用所述特效絮凝剂处理造纸废水时,可减少无机酸碱的用量,但是,当所述特效絮凝剂的用量为lg/L时,固体悬浮物的去除率仅为98.8%,COD值的去除率仅为81.6%。由于所述特效絮凝剂的用量较大,增加了处理造纸废水的成本,不利于所述特效絮凝剂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絮凝剂处理造纸废水,用量较小、絮凝效果较好,处理成本较低,利于推广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絮凝剂,具有式⑴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絮凝剂,具有式(I)结构
2.—种处理造纸废水的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将阳离子单体和阴离子单体在水中进行共聚反应,得到处理造纸废水的絮凝剂; 其中,所述阳离子单体为二甲基二烯丙基卤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卤化铵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卤化铵;所述阴离子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单体与所述阴离子单体的摩尔比为I : O. I 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盐类引发剂、过氧化氢类弓I发剂或偶氮类引发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的质量为所述阳离子单体与所述阴离子单体的质量总和的O. I % 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单体与所述阴离子单体的总体在所述水中的质量浓度为5% 5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反应的温度为30°C 70V。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反应的时间为I小时 10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处理造纸废水的絮凝剂具有式(I)结构m、n均为聚合度;R1为H或甲基;R2为羧基或式(II)所示取代基;R3为H或甲基;R4为式(III)所示取代基,X为卤素;其分子量为300万~800万。所述絮凝剂用量≤0.1g/L,COD去除率≥76%,应用其处理造纸废水,效率高。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将阳离子单体和阴离子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于水中进行共聚反应,得到处理造纸废水的絮凝剂;所述阳离子单体为二甲基二烯丙基卤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卤化铵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卤化铵;所述阴离子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文档编号C02F1/56GK102633339SQ20121011516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8日
发明者刘畅, 周光远, 张文德, 徐昆, 李养令, 王丕新, 王明权, 谭颖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杭州分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