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甲基苯胺生产废液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486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N-甲基苯胺生产废液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特别是一种N-甲基苯胺生产废液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N-甲基苯胺在生产工艺流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该废液中含有少量的颗粒物、废水、有机物、生产油,如果直接排除不但污染环境,而且还浪费资源。目前为了实现回收再利用,一般采用油水分离塔进行分离后实现有效成分回收。油水分离的方法较多,有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电浮分离法等。物理分离法是利用油水的密度差或过滤吸附等物理现象使油水分离的方法,主要特点是不改变油的化学性质而将油水分离,主要包括重力分离法、过滤分离法、聚结分离法、气浮分离法、吸附分离法、超滤膜分离法及反渗透分离法等。化学分离法是向含油污水中投放絮凝剂或聚集剂,其中絮凝剂可使油凝聚成凝胶体而沉淀,而聚集剂则使油凝聚成胶体使其上浮,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一种方法。电浮分离法是把含油污水引进装有电极的舱柜中,利用电解产生的气泡在上浮过程中附着油滴而加以分离,从而实现油水分离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物理化学分离方法。此夕卜,乳化油可用活性污泥法(生物化学法)分离。重力分离法的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缺点:只能分离自由状态的油,而不能分离乳化状态的油。一般认为油粒直径小于50nm就很难分离。重力分离法如按其作用方式的不同,还可分为机械分离,静置分离和离心分离3种:机械分离法:让含油污水流过斜板、波纹板细管和滤器等,使之产生涡流、转折和碰撞,以促使微小油粒聚集成较大的油粒,再经密度差的作用而上浮,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静置分离法:将含油污水贮存在舱柜内,在单纯的重力作用下,经过沉淀使油液自然上浮以达到分离的目的。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装置,同时也难以连续使用。离心分离法:利用高速旋转运动产生的离心力,使油、水在离心力和密度差的作用下实现分离,它的特点是油污水在分离器中的停留时间很短,所以分离器体积较小。离心分离法,可采用水旋分离法,即分离器本体固定不动,而使污水沿切线方向流人分离体内,造成旋转运动。也可采用器旋分离法,即分离器本体高速旋转,并带动体内污水一起高速旋转。其中,重力分离方法中的静置分离法最为简单,成本很低,受到很多中小企业的欢迎,但是其无法连续使用的弊端,使得其处理效率太慢,时间成本太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N-甲基苯胺生产废液油水分离装置,以便提升分离效率。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根据现有物料的比重计算,更改原有设备的进料口位置及各出料口的高度,利用各物料比重不同来进行连续化分离。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N-甲基苯胺生产废液油水分离装置,包括进料口、沉降槽、排污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出口,排污口设在沉降槽的底部,进料口和溢出口设在沉降槽的侧面,且溢出口的位置高于进料口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利用油水密度不同的且不相容的现象实现下面排出污水,上面溢出口出油相的目的。由于油水之间的密度差异不是很大,而且,在运动的情况下,油水之间虽然不能会相容,但也不是简单的一线分隔,往往伴随着波动,所以,溢出口不易太低,造成油水共同溢出;也不能太高,造成污水过快排出,导致油水分隔线过分下移。为了达到油水线平衡,水和油的排出速率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因此,设置进料口到沉降槽底的距离与溢出口到沉降槽底的距离的比值在1:2-2:3之间。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了水油连续动态分离,提高了分离效率,节约了时间,适合连续生产作业。

图1是本实用新型N-甲基苯胺生产废液油水分离装置结构图。图中标记:1为进料口,2为溢出口,3为排污口,4为沉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N-甲基苯胺生产废液油水分离装置,包括进料口 1、沉降槽4、排污口 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出口 2,排污口 3设在沉降槽4的底部,进料口 I和溢出口 2设在沉降槽4的侧面,且溢出口 2的位置高于进料口 I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利用油水密度不同的且不相容的现象实现下面排出污水,上面溢出口 2出油相的目的。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升了水油分离的效率。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料口 I到沉降槽4底部的距离为2.5m ;溢出口 2到沉降槽4底部的距离为5m。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实现分离的动态平衡,适合连续作业,特别适用于N-甲基苯胺生产废液的油水的分离。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N-甲基苯胺生产废液油水分离装置,包括进料口(I)、沉降槽(4)、排污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出口(2),排污口(3)设在沉降槽(4)的底部,进料口(I)和溢出口(2)设在沉降槽(4)的侧面,且溢出口(2)的位置高于进料口(I)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甲基苯胺生产废液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口(I)到沉降槽(4)底部的距离与溢出口(2)到沉降槽(4)底部的距离之间的比值在1:2-2:3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N-甲基苯胺生产废液油水分离装置,包括进料口、沉降槽、排污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出口,排污口设在沉降槽的底部,进料口和溢出口设在沉降槽的侧面,且溢出口的位置高于进料口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利用油水密度不同的且不相容的现象实现下面排出污水,上面溢出口出油相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水油连续动态分离,提高了分离效率,节约了时间,适合连续生产作业。
文档编号C02F1/40GK203065203SQ20132006823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陈秉辉, 谢燕, 沈文光, 刘绍明, 周金元 申请人:常州市宝隆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