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5080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其主要结构由:前处理系统、厌氧系统、硝化反硝化系统、管式超滤MBR系统、纳滤系统、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等构成,其中前处理系统和厌氧系统通过管道连接,厌氧系统中的厌氧循环池和硝化反硝化系统中的反硝化池并排固定且连接,硝化反硝化系统与管式超滤MBR系统通过管道连接,管式超滤MBR系统与纳滤系统通过管道连接,纳滤系统与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通过管道连接,管式超滤MBR系统与剩余污泥处理系统通过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处理工艺简单,容积负荷大大增强,安装、调试简单,处理时间缩短,能耗低,处理后的二类污染物达到三级标准,实现污染物质的零排。
【专利说明】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垃圾的处理系统,属于环保行业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
技术背景
[0002]近10年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垃圾总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达到2亿多吨。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浓度、多组分、易变化的污水,I吨渗滤液约相当于300吨城市污水所含污染物的浓度。
[0003]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成分复杂,是世界公认的最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之一,主要表现为B0D5、C0Dcr浓度高、氨氮的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动范围相当大、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渗滤液是填埋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源,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来,垃圾渗滤液对垃圾场地的地下水、土壤和地表水造成了严重污染。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控制和处理是保证固体废弃物的长期、安全处置的关键因素。
[0004]目前,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是我国填埋场建设和管理较薄弱环节之一,国家又制定了垃圾渗滤液新标准GB16889-2008,垃圾渗滤液现场处理并达标排放,则要求较复杂的处理工艺、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高成本。但目前为止,适合我国国情、符合“高效、低耗”处理标准的渗滤液处理工艺仍处于研发阶段。因此,探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合理性对现代化、标准化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和经济、高效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的建设、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0005]近年来,随着新型分离技术的发展,膜分离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得到初步应用,操作管理方便,不设置二沉池,出水可达到回用标准,实现了污染的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或工艺值得大力推广。但现有的应用到的有机膜虽然成本低且装填面积高,但是使用过程中易于出现耐压、耐氧化性都不好,且易受污染,再生较困难,膜的寿命一般较短,出水水质不稳定等。

【发明内容】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处理工艺简单,容积负荷大大增强、安装、调试简单,处理时间缩短,降低了能耗、减少了占地,处理后的二类污染物达到三级标准,实现污染物质的零排,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000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主要结构由:前处理系统、厌氧系统、硝化反硝化系统、管式超滤MBR系统、纳滤系统、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剩余污泥处理系统、事故池构成,其中前处理系统和厌氧系统通过管道连接,厌氧系统中的厌氧循环池和硝化反硝化系统中的反硝化池并排固定且连接,硝化反硝化系统与管式超滤MBR系统通过管道连接,管式超滤MBR系统与纳滤系统通过管道连接,纳滤系统与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通过管道连接,管式超滤MBR系统与剩余污泥处理系统通过管道连接,事故池通过污水管和前处理系统中的篮式过滤器连接。
[0009]所述的前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篮式过滤器、沉砂池、调节池,其中篮式过滤器与沉砂池通过管道连接,沉砂池与调节池并排固定且连接,篮式过滤器,可以滤去大颗粒杂质,沉砂池,进一步沉淀杂质,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并与酸化水解。
[0010]所述的厌氧处理系统,其结构由:厌氧进水泵、EUASB厌氧反应器、厌氧循环池、厌氧循环泵构成,其中厌氧进水泵与EUASB厌氧反应器通过管道连接,EUASB厌氧反应器与厌氧循环池并排固定且连接,厌氧循环池与厌氧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EUASB厌氧反应器去除渗浙液中大部分有机物,厌氧循环池能够混合厌氧池清液并调节后续进水。
[0011]所述的硝化反硝化系统,其结构由:反硝化池、硝化池、搅拌机、曝气循环泵、罗茨风机、射流曝气器构成,其中搅拌机固定安装于反硝化池内,反硝化池与硝化池并排固定且连接,硝化池与曝气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曝气循环泵与射流曝气器通过管道连接,射流曝气器固定安装于硝化池内,罗茨风机与射流曝气器通过管道连接,利用反硝化池的反硝化作用脱除硝态氮,然后再利用硝化池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并大幅去除有机物;超滤MBR系统,一方面起到分离水与污泥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保留和强化微生物系统的功倉泛。
[0012]所述的管式超滤MBR系统,其结构由:超滤进水泵、超滤MBR膜组、超滤循环泵、超滤清洗泵、清洗桶构成,其中超滤进水泵与超滤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超滤循环泵与超滤MBR膜组通过管道连接,超滤清洗泵与超滤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清洗桶与超滤清洗泵通过管道连接,超滤膜系统采用8寸3m外置PVDF超滤MBR膜组。
[0013]所述的纳滤系统,其结构由:纳滤原水桶、纳滤进水泵、纳滤高压泵、纳滤膜组、清洗桶、纳滤清洗泵、纳滤浓液储罐构成,其中纳滤原水桶与纳滤进水泵通过管道连接,纳滤进水泵与纳滤高压泵通过管道连接,清洗桶与纳滤清洗泵通过管道连接,纳滤清洗泵与纳滤高压泵通过管道连接,纳滤高压泵与纳滤膜组通过管道连接,纳滤膜组与纳滤浓液储罐通过管道连接。纳滤膜处理系统通过纳滤膜组件起到截流杂质的作用。
[0014]所述的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其结构由:蒸发系统进水泵、气液接触式蒸发装置构成,其中纳滤浓液储罐与蒸发系统进水泵通过管道连接,蒸发系统进水泵与气液接触式蒸发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通过低温蒸发实现固液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质零排放的目的。
[0015]所述的剩余污泥处理系统,其结构由:污泥浓缩池、脱水离心机、加药桶、加药泵、污泥泵构成,其中污泥浓缩池与污泥泵通过管道连接,污泥泵与脱水离心机通过管道连接,加药桶与加药泵通过管道连接,加药泵与脱水离心机通过管道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0017]渗浙液经过篮式过滤器滤去大颗粒物杂质后进入沉砂池进一步沉淀,之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并预酸化水解,为后续处理工序降低污染物负荷;
[0018]调节池中的污水经厌氧进水泵提升至EUASB厌氧反应器内,在EUASB厌氧反应器内借助厌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使溶解性的有机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生化过程,去除渗浙液中大部分有机物,降低C0D,渗浙液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去除,在此阶段COD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厌氧循环采用反应区循环和出水回流相结合的方式,为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产生的沼气被收集并送入电厂垃圾库;
[0019]厌氧循环池出水自流进入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反应器采取前置反硝化的形式,在硝化反硝化系统中,由于反硝化池内搅拌机,搅拌作用后使厌氧循环池出水与硝化段回流液充分混合,在低溶解氧状态下,经过反硝化作用脱除硝态氮,而后进入硝化池;硝化池内,射流曝气器的射流曝气使池内混合液呈高溶解氧状态,经过充分的硝化反应,水中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同时有机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硝化池的混合液进入外置管式超滤MBR系统,系统内设大流量超滤循环泵,通过大流量循环在膜表面形成高速湍流,使污染物不易在膜表面附着,同时通过循环泵形成跨膜压,泥水混合液中的水组分透过膜形成透过液排出,透过液或达标排放或进入下一处理单元继续处理,浓缩后的混合液仍回流至反硝化池和消化池增加污泥浓度,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浓缩池;
[0020]超滤产水经过纳滤进水泵和纳滤高压泵加压进入纳滤膜系统,利用纳滤膜组件对溶质的截留作用,使各项污染指标降低,纳滤浓液则由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处理实现污染物质的零排放;
[0021]生化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处理,浓缩后的污泥与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产生的残渣由污泥泵提升至脱水离心机离心脱水,脱泥清液回流进入生化系统继续处理;由于污泥中所含有机物是有效的生物能源,干燥的污泥可产生16.65-20.93MJ/t的热量,为一种低热值燃料,污泥经浓缩处理后含水率为80%左右,成泥饼状,每天约为0.6t,脱水后污泥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可运至焚烧炉与生活垃圾混合焚烧处理。
[0022]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传统产品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优势:
[0023]I)实现HRT和SRT分离:厌氧和好氧后续设置管式MBR膜生化反应器,该工艺采用了生化与超滤膜相结合的方式,超滤膜代替了传统的二沉池,实现了活性污泥中的水和微生物菌体的完全分离,既实现了水利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完全分离,由此产生的高活性的好氧微生物群对渗浙液中的高负荷有机污染物具有极高的降解效率。
[0024]2)保留和驯化生物菌群容易:微生物菌群被完全截留在膜生物反应器内有利于保留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驯化产生对难降解有机物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群,对渗浙液中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也能有效降解,保证了较好的出水水质,且水质稳定。
[0025]3)生物脱氮效率高:通过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联合作用使污水中的含氮污染物转化为氮气的过程。厌氧/好氧-MBR膜生化反应器工艺采用生物脱氮方式即硝化和反硝化对氨氮和总氮进行有效的去除和降解,氨氮去除效果可以达到99%,对总氮达到75-90% ;比传统的采用硝化和反硝化的生物脱氮工艺效率仅达到80-90%,总氮仅达到50-60%。而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其极大的优越性。
[0026]4)富集微生物:有针对性的富集快生型菌群-亚硝化细菌并促进其生长而MBR膜生物反应器就是用的机械膜的截流,使微小而快速生长的亚硝化细菌能够有效的保留。不仅仅提高了表面上提高活性污泥浓度,更重要的是富集活性污泥中最具有活性和生命力的微生物;营造了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如亚硝酸和硝化细菌生长的环境,可以提高系统的硝化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的处理效率和促使其彻底的分解;保留和强化微生物---作为微生物器件,保留高效工程微生物,可大大减少高效菌种的退化速度。
[0027]5)EUASB效率高且可调:反应器内高浓度的污泥量,采用三相分离器前的大循环方式,可以避免反应器内污泥流失。以三相分离器前的循环运行方式,有利于反应器的自接种能力,缩短启动时间,有利于保证反应器内的高浓度污泥量和活性,不会因为反应器内流速的变化而影响三相分离器的分离功能。特别是对于浓度比较高的有机废水的处理应考虑内循环以提高反应器内上升流速,从池顶布水:长期运行后厌氧管道极易结垢,因此布水管从池顶采用分点布水的方式,布水管外有套管,方便维护更换。
[0028]6)射流曝气高效率:曝气池中的泥水混合物在相对低的压力下,由循环水泵通过循环水总管送入射流曝气器的内喷嘴中,形成一股高速的液体流,同时空气被送入外喷嘴内。高速的液体流将空气切割,雾化成直径极其微小的气泡,形成紊流的、被切碎的气液混合流。迅速有效地转移到液相和生物相,完成氧气的快速转移过程。溶氧效率可以达到28.0~32.0%。
[0029]7)高效低运行费用反硝化A池:反硝化脱除氮氧化物和有机碳,通过控制厌氧池的COD负荷,确保进入缺氧池的废水中含有足够的碳源供反硝化利用。无需外加碳源,回收反硝化产生的碱度,降低工程的运行费用。HRT:43-60h ; MLSS:15~20g/L。
[0030]8)高效脱氮脱碳O池:采用低负荷脱碳、硝化好氧池,通过硝化作用去除大部分氨氮,通过好氧微生物去除水体中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HRT:170h; MLSS:15~20g/L。
[0031]9)低能耗超滤型MBR:固液分离且保留菌群。硝化液回流比:6009Tl200% ;污泥回流比:80%"100% ;膜通量:70-80L/m2.h (平板膜 20-20 L/m2.h)。
[0032]10)污泥浓度高:污泥浓度高是MBR最大的优势之一,传统法受到沉降的影响无法太高(<5g)。中空纤维浸没式受到断丝和污堵的问题不能太高(〈Sg)。而管式MBR可以高达MBR正常为15g,可以到25`g,甚至40g。
[0033]11)解决污泥沉降和膨胀问题:传统处理最头痛的问题是沉降和膨胀的问题。管式MBR生化泥水混合液直接进入8_膜管,将清水与污泥分离,无须沉淀。
[0034]12)克服膜丝容易堵、断的问题:浸没式MBR最头痛的问题是断丝的问题,管式膜有很结实的支撑层,基本不会断。污堵是膜法污水处理常见的问题。而管式膜通道大(8_甚至更大),表面流速高(4m/s),污染小,污堵机率小。且特种形式的PVDF加强衬底膜和高流速,极大克服了断丝、污堵和通量下降问题。
[0035]13)清洗和通量恢复的问题:膜法污水处理,清洗是不可避免的,清洗麻烦、复杂,清洗效果不好、清洗后通量恢复不佳是最头痛的问题。管式MBR膜只需停机清水冲洗(2-5分钟),定期化学清洗(1-6个月一次),在线操作简便,清洗恢复效果好。管式膜由于膜层很薄(约30um),因此阻力小,运行通量65-140LMH。在污水处理中已经是极高的高通量,且通量易恢复达至100%。
[0036]14)污泥经浓缩处理后含水率为80%左右,成泥饼状,每天约为0.6t。脱水后污泥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可运至焚烧炉与生活垃圾混合焚烧处理。
[0037]15)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处理实现污染物质的零排放,液体顺着倾斜的平板流动,由于空化作用平板下方产生微小的负压,平板上表面出现凸口 ;负压使得空气从平板下方进入流动的液体中,当长气泡与液体长时间接触后变成饱和水蒸气,交换其他液体中溶质或者热量;低压风机输送空气并加强气液的接触,提高反应效率。整个过程可以使用废烟尘气和废余蒸汽作为能量提供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能量损失。
[0038]16)容积负荷大大增强、安装、调试简单,处理时间缩短,降低了能耗、减少了占地,处理后的二类污染物达到一级和二级国家相关标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0041]图1中:1-前处理系统、2-厌氧系统、3-硝化反硝化系统、4-管式超滤MBR系统、5-纳滤系统、6-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7-剩余污泥处理系统、8-事故池、11-篮式过滤器、12-沉砂池、13-调节池、21-厌氧进水栗、22-EUASB厌氧反应器、23-厌氧循环池、24-厌氧循环泵、31-反硝化池、32-硝化池、33-搅拌机、34-曝气循环泵、35-罗茨风机、36-射流曝气器、41-超滤进水泵、42-超滤MBR膜组、43-超滤循环泵、44-超滤清洗泵、45-清洗桶、51-纳滤原水桶、52-纳滤进水泵、53-纳滤高压泵、54-纳滤膜组、55-清洗桶、56-纳滤清洗泵、57-纳滤浓液储罐、61-蒸发系统进水泵、62-气液接触式蒸发装置、71-污泥浓缩池、72-脱水离心机、73-加药桶、74-加药泵、75-污泥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如图1所示,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主要结构由:前处理系统、厌氧系统、硝化反硝化系统、管式超滤MBR系统、纳滤系统、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剩余污泥处理系统、事故池构成,其中前处理系统和厌氧系统通过管道连接,厌氧系统中的厌氧循环池和硝化反硝化系统中的反硝化池并排固定且连接,硝化反硝化系统与管式超滤MBR系统通过管道连接,管式超滤MBR系统与纳滤系统通过管道连接,纳滤系统与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通过管道连接,管式超滤MBR系统与剩余污泥处理系统通过管道连接,事故池通过污水管和前处理系统中的篮式过滤器连接。
[0043]所述的前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篮式过滤器、沉砂池、调节池,其中篮式过滤器与沉砂池通过管道连接,沉砂池与调节池并排固定且连接,篮式过滤器,可以滤去大颗粒杂质,沉砂池,进一步沉淀杂质,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并与酸化水解。
[0044]所述的厌氧处理系统,其结构由:厌氧进水泵、EUASB厌氧反应器、厌氧循环池、厌氧循环泵构成,其中厌氧进水泵与EUASB厌氧反应器通过管道连接,EUASB厌氧反应器与厌氧循环池并排固定且连接,厌氧循环池与厌氧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EUASB厌氧反应器去除渗浙液中大部分有机物,厌氧循环池能够混合厌氧池清液并调节后续进水。
[0045]所述的硝化反硝化系统,其结构由:反硝化池、硝化池、搅拌机、曝气循环泵、罗茨风机、射流曝气器构成,其中搅拌机固定安装于反硝化池内,反硝化池与硝化池并排固定且连接,硝化池与曝气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曝气循环泵与射流曝气器通过管道连接,射流曝气器固定安装于硝化池内,罗茨风机与射流曝气器通过管道连接,利用反硝化池的反硝化作用脱除硝态氮,然后再利用硝化池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并大幅去除有机物;超滤MBR系统,起到分离水与杂质的作用。
[0046]所述的管式超滤MBR系统,其结构由:超滤进水泵、超滤MBR膜组、超滤循环泵、超滤清洗泵、清洗桶构成,其中超滤进水泵与超滤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超滤循环泵与超滤MBR膜组通过管道连接,超滤清洗泵与超滤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清洗桶与超滤清洗泵通过管道连接,超滤膜系统采用8寸3m外置PVDF超滤MBR膜组。
[0047]所述的纳滤系统,其结构由:纳滤原水桶、纳滤进水泵、纳滤高压泵、纳滤膜组、清洗桶、纳滤清洗泵、纳滤浓液储罐构成,其中纳滤原水桶与纳滤进水泵通过管道连接,纳滤进水泵与纳滤高压泵通过管道连接,清洗桶与纳滤清洗泵通过管道连接,纳滤清洗泵与纳滤高压泵通过管道连接,纳滤高压泵与纳滤膜组通过管道连接,纳滤膜组与纳滤浓液储罐通过管道连接,纳滤膜处理系统通过纳滤膜组件起到截流杂质的作用。
[0048]所述的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其结构由:蒸发系统进水泵、气液接触式蒸发装置构成,其中纳滤浓液储罐与蒸发系统进水泵通过管道连接,蒸发系统进水泵与气液接触式蒸发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通过低温蒸发实现固液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质零排放的目的。
[0049]所述的剩余污泥处理系统,其结构由:污泥浓缩池、脱水离心机、加药桶、加药泵、污泥泵构成,其中污泥浓缩池与污泥泵通过管道连接,污泥泵与脱水离心机通过管道连接,加药桶与加药泵通过管道连接,加药泵与脱水离心机通过管道连接。
[0050]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0051]渗浙液经过前处理系统中的篮式过滤器滤去大颗粒物杂质后进入沉砂池进一步沉淀,之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并预酸化水解,为后续处理工序降低污染物负荷;
[0052]调节池污水经厌氧进水泵提升至EUASB厌氧反应器内,在内借助厌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使溶解性的有机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生化过程,去除渗浙液中大部分有机物,降低C0D,渗浙液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去除,在此阶段COD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厌氧循环采用反应区循环和出水回流相结合的方式,为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产生的沼气被收集并送入电厂垃圾库;
[0053]厌氧循环池出水自流进入硝化反硝化以及管式超滤MBR系统,采取前置反硝化的形式,在硝化反硝化系统中,由于反硝化池内搅拌机搅拌作用使厌氧循环池出水与硝化段回流液充分混合,在低溶解氧状态下,经过反硝化作用脱除硝态氮,而后进入硝化池;硝化反应段内,在高溶解氧状态下,经过充分的硝化反应,水中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同时有机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硝化段的混合液进入外置管式超滤MBR系统,管式超滤MBR系统内设大流量超滤循环泵,通过大流量循环在膜表面形成高速湍流,使污染物不易在膜表面附着,同时通过循环泵形成跨膜压,泥水混合液中的水组分透过膜形成透过液排出,透过液或达标排放或进入下一处理单元继续处理,浓缩后的混合液仍回流至反硝化反硝化系统增加污泥浓度,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浓缩池。
[0054]超滤产水经过纳滤进水泵和纳滤高压泵加压进入纳滤膜处理系统,利用纳滤膜组件对溶质的截留作用,使各项污染指标降低;纳滤浓液则由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处理实现污染物质的零排放。
[0055]生化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处理,浓缩后的污泥与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产生的残渣由污泥泵提升至脱水离心机离心脱水,脱泥清液回流进入生化系统继续处理。由于污泥中所含有机物是有效的生物能源,干燥的污泥可产生16.65-20.93MJ/t的热量,为一种低热值燃料。本污泥经浓缩处理后含水率为80%左右,成泥饼状,每天约为0.6t,脱水后污泥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可运至焚烧炉与生活垃圾混合焚烧处理。
[0056]二类污染物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具体指标见下表:
[0057]出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0058]
【权利要求】
1.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主要结构由:前处理系统、厌氧系统、硝化反硝化系统、管式超滤MBR系统、纳滤系统、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剩余污泥处理系统、事故池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前处理系统和厌氧系统通过管道连接,厌氧系统中的厌氧循环池和硝化反硝化系统中的反硝化池并排固定且连接,硝化反硝化系统与管式超滤MBR系统通过管道连接,管式超滤MBR系统与纳滤系统通过管道连接,纳滤系统与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通过管道连接,管式超滤MBR系统与剩余污泥处理系统通过管道连接,事故池通过污水管和前处理系统中的篮式过滤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篮式过滤器、沉砂池、调节池,其中篮式过滤器与沉砂池通过管道连接,沉砂池与调节池并排固定且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处理系统,其结构由:厌氧进水泵、EUASB厌氧反应器、厌氧循环池、厌氧循环泵构成,其中厌氧进水泵与EUASB厌氧反应器通过管道连接,EUASB厌氧反应器与厌氧循环池并排固定且连接,厌氧循环池与厌氧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硝化反硝化系统,其结构由:反硝化池、硝化池、搅拌机、曝气循环泵、罗茨风机、射流曝气器构成,其中搅拌机固定安装于反硝化池内,反硝化池与硝化池并排固定且连接,硝化池与曝气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曝气循环泵与射流曝气器通过管道连接,射流曝气器固定安装于硝化池内,罗茨风机与射流曝气器通过管道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式超滤MBR系统,其结构由:超滤进水泵、超滤MBR膜组、超滤循环泵、超滤清洗泵、清洗桶构成,其中超滤进水泵与超滤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超滤循环泵与超滤MBR膜组通过管道连接,超滤清洗泵与超滤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清洗桶与超滤清洗泵通过管道连接,超滤膜系统采用8寸3m外置PVDF超滤MBR膜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滤系统,其结构由:纳滤原水桶、纳滤进水泵、纳滤高压泵、纳滤膜组、清洗桶、纳滤清洗泵、纳滤浓液储罐构成,其中纳滤原水桶与纳滤进水泵通过管道连接,纳滤进水泵与纳滤高压泵通过管道连接,清洗桶与纳滤清洗泵通过管道连接,纳滤清洗泵与纳滤高压泵通过管道连接,纳滤高压泵与纳滤膜组通过管道连接,纳滤膜组与纳滤浓液储罐通过管道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液接触式蒸发系统,其结构由:蒸发系统进水泵、气液接触式蒸发装置构成,其中纳滤浓液储罐与蒸发系统进水泵通过管道连接,蒸发系统进水泵与气液接触式蒸发装置通过管道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剩余污泥处理系统,其结构由:污泥浓缩池、脱水离心机、加药桶、加药泵、污泥泵构成,其中污泥浓缩池与污泥泵通过管道连接,污泥泵与脱水离心机通过管道连接,加药桶与加药泵通过管道连接,加药泵与脱水离心机通过管道连接。
【文档编号】C02F9/14GK203625205SQ201320776567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李启龙, 孔慧, 吴文培 申请人:上海康盛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