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污染土壤除味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268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污染土壤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环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过去我国对于土壤污染没有明确的防治要求,长期的粗放式生产活动形成了大量的污染场地,其中土壤有机物污染是污染场地中的主要类别之一。在污染场地的修复治理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土壤开挖、堆放活动,开挖的基坑土壤表面、堆放的土堆表面均暴露在空气中。在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挥发性,因此土壤表面会散发很多异味,污染空气、给人造成不愉快、甚至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在我国场地污染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过多起因土壤表面会散发很多异味造成修复工程停工的事件,目前应对的措施多为直接在土壤表面覆盖不透气材料、在修复场地花费巨资建立大棚、或者覆盖吸附粉末,通过物理化学机制防止二次污染。但是这些方法成本均较高。特别是建立大棚后,大棚内的环境对操作的工作人员的健康会形成很大的危害。

为了解决上述修复工程中土壤散发异味问题,需要研究和开发环保型的污染土壤除味剂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以上困难,实现迅速高效消除污染土壤异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 保型污染土壤除味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得的污染土壤除味剂去除异味彻底、耗时短,取材方便,易于实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型污染土壤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微生物假单孢菌、芽胞杆菌、诺卡氏菌、根霉菌组成的复合菌种,采用原料为多肽尿素、红糖、树叶和水;所述原料使用重量比为:多肽尿素∶红糖∶树叶∶水=1∶10∶30∶100;

其制作过程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自来水将称量后的树叶浸泡洗涤干净;

步骤二:将多肽尿素、红糖投入到盛水的容器内,搅拌至全部溶解;

步骤三:将步骤一所得树叶投入步骤二制得的溶液中,然后用安装有压力释放阀的盖子将容器密闭;原料在30℃~37℃温度下避光发酵35天;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料液过滤,得到过滤清液;

步骤五:将复合菌种接种至步骤四得到的滤液中,缓缓搅拌均匀后密闭;

步骤六:发酵液置于密闭环境中,常温静置3~7天,取上清液,过滤去除残渣后得到环保型污染土壤除味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环保型污染土壤除味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

本发明所需原料获取容易,采用各种树木的新鲜树叶,原料成本低;树叶可选用茶树叶、樟树、银杏、云杉、落叶松、水杉、白杨、刺槐等的新鲜树叶;

使用本发明所制备的除味剂产品,不造成二次污染;

利用本发明生产中产生的物料残渣可以用作有机肥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环保型污染土壤除味剂,用于处理某农药厂拆迁后,厂址区域内的农药残留气味,效果良好。

该农药厂区域内主要的残留农药是有机氯农药,夏日里释放出强烈的农药刺激性气味,经测量农药残留污染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

在生产工厂周边区域,采集银杏、白杨等的新鲜树叶60kg;同时准备假单孢菌、芽胞杆菌、诺卡氏菌、根霉菌;购买多肽尿素2kg、红糖20kg,准备自来水200kg。其制作有以下步骤来完成:

步骤一:将60kg银杏、白杨等新鲜树叶洗净、切碎;

步骤二:将多肽尿素、红糖投入到盛水的容器内,搅拌至全部溶解;

步骤三:将步骤一所得切碎的树叶投入步骤二制得的溶液中,使用木棒搅匀,然后加盖密闭;密封盖装有压力释放阀,在压力达到0.05MPa,自动释放产生的气体;原料在30℃~37℃温度下避光发酵35天;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料液过滤,得到过滤清液;

步骤五:将复合菌种假单孢菌、芽胞杆菌、诺卡氏菌、根霉菌接种至步骤四得到的滤液中,缓缓搅拌均匀后密闭;

步骤六:发酵液置于密闭环境中,常温静置7天,取上清液,过滤去除残渣后得到环保型污染土壤除味剂25kg。

将制得的25kg污染土壤除味剂,加水稀释后喷洒到该农药厂的农药污染区域。喷洒3天后,残留农药的恶臭气味彻底消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