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549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城镇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的污水处理站其设计处理能力均按照所属区域的理论最大消耗量设计,但在实际中,该区域所产生的污水量在不同时段因为使用人口数量或其他因素变化造成与设计能力不匹配(绝大部分情况属于设计能力远超实际产生量),导致因水量变化造成能源的不必要浪费或设备运行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的装置,采取组合方式,实现各组膜组件单独运行,方便维修和更换,不影响整体设备的正常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的装置,包括有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及设备间;

调节池通过提升泵与厌氧池相连通;厌氧池3通过隔板上的孔与缺氧池相连通;缺氧池通过管路与第二缺氧池相连通,第二缺氧池与好氧池相连通;好氧池通过管路与mbr膜池相连通;mbr膜池与设备间通过抽吸泵相连;

所述的第二缺氧池通过隔板上的孔与第二厌氧池相连通;第二厌氧池通过管路与第三缺氧池相连通;第三缺氧池通过管路与第二好氧池相连通;第二好氧池通过管路与第三好氧池相连通;第三好氧池通过管路与第二mbr膜池相连通;第二mbr膜池与设备间通过抽吸泵相连;第二提升泵与第三厌氧池相连通。

所述的厌氧池、缺氧池、第二厌氧池、第二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设备间组成第一模块11;所述的第三缺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三好氧池、第二mbr膜池及设备间组成第二模块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玻璃钢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基础上,对设备进行模块化设计,从而解决因设计能力和实际需处理量不匹配时,通过模块转换运行达到运行匹配的效果,保证处理需求,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实现经济运行;同时,也可对各模块实行不同的处理工艺设计,根据出水水质要求,转换不同的模块运行,达到使用要求;在膜处理核心膜组件上采取组合方式,实现各组膜组件单独运行,方便维修和更换,不影响整体设备的正常工作。

通过上述模块化的实施,该组合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1)实施工厂化生产,制造周期短可控性强。该模块根据现场需要统一在工厂制作完毕,现场只需要管路的连接,相比较于现场建设污水处理厂,大大缩短工期;现场施工难度和造价高于工厂化生产,且工程质量可控性差。

2)传统的设计方式运行能力与处理量不匹配,设备利用率在很多大型处理厂约只有40%至60%,造成电耗损失;模块化设计后根据水量进行设备切换,将设备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节约电耗。

3)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收集集中处理,对于特殊地方利用管网收集具有施工难度及管线过长造成施工成本过高;模块化方式处理可实行分散化处理,即可实行大量处理也可以进行小量的处理,建设地点自由灵活。

4)传统的处理设备属于敞开式,保温效果差,处理过程中异味严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模块设备密封运行,全面解决此类隐患。

5)模块化设备电气控制采用plc全自动控制,同时也可实行自动与手动的切换,方便调试与维修,自动运行时无需专人看管,节约人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的装置,包括有调节池1、厌氧池3、缺氧池4、好氧池5、mbr膜池6及设备间7;

调节池1通过提升泵2与厌氧池3相连通;厌氧池3通过隔板上的孔10与缺氧池4相连通;缺氧池4通过管路与第二缺氧池4-1相连通,第二缺氧池4-1与好氧池5相连通;好氧池5通过管路与mbr膜池6相连通;mbr膜池6与设备间通过抽吸泵相连;

所述的第二缺氧池4-1通过隔板上的孔与第二厌氧池3-1相连通;第二厌氧池3-1通过管路与第三缺氧池4-2相连通;第三缺氧池4-2通过管路与第二好氧池5-1相连通;第二好氧池5-1通过管路与第三好氧池5-2相连通;第三好氧池5-2通过管路与第二mbr膜池6-1相连通;第二mbr膜池6-1与设备间通过抽吸泵相连;第二提升泵2-1与第三厌氧池4-2相连通。

所述的厌氧池3、缺氧池4、第二厌氧池3-1、第二缺氧池4-1、好氧池5、mbr膜池6、设备间7组成第一模块11;所述的第三缺氧池4-2、第二好氧池5-1、第三好氧池5-2、第二mbr膜池6-1及设备间7组成第二模块12。

实施例:

以日处理1000吨设备为例,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日常处理量多数时间在500至600吨,为此,将1000吨设备划分为600吨和400吨的一个并联组合,组合布局方式根据设备尺寸及现场环境,满足使用性能和节约占地面积。

在处理水量≤400吨时(低于液位控制器a高位),第一模块11运行:提升泵2启动,通过提升泵2,污水由进水管进入第一模块11各处理单元厌氧池3、缺氧池4、好氧池5、mbr膜池6(处理单元厌氧池3、缺氧池4、好氧池5、mbr膜池6按照出水水质需求按照工艺设计设定),最后由400吨设备间7的抽吸泵将达标后的水排出;

当处理水量>400吨低于600吨时(液位控制器b低位动作高位不动作),第一模块11停止运行,第二模块12自动启动运行,提升泵2-1启动,通过提升泵2-1,污水由进水管进入第二模块12的各处理单元第二厌氧池3-1、第二缺氧池4-1、第二好氧池5-1、第三好氧池5-2、第二mbr膜池6-1,第二厌氧池3-1、第二缺氧池4-1、第二好氧池5-1、第三 好氧池5-2及第二mbr膜池6-1按照出水水质需求按照工艺设计设定,最后由600吨设备间7的抽吸泵将达标后的水排出;

当处理水量高于600吨时(液位控制器c低液位动作),1#、2#模块同时运行,工艺流程同上。

组合示意图为本发明的组合方式示意图(以采用第二模块12为例,第一模块11和第二模块12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不同的处理能力或者处理工艺),本示意图给出了相同处理工艺不同处理能力的两组膜组件,第二模块12的处理能力大于第一模块11的处理能力。

调节池内安装液位控制器a、b、c,用以检测实际产生污水量,分别代表第一模块11的处理最大能力、第二模块12的处理最大能力、第一模块11、第二模块12同时启动的水位线。

设备电气控制设计plc全自动控制,可在自动和手动之间切换。

当实际处理量低于第一模块11能力时,第一模块11设备启动运行;当实际处理量大于第一模块11处理能力而不超过2#模块处理能力时,第二模块12设备启动运行;当实际处理量大于任意单一模块处理能力时,第一模块11、第二模块12同时启动运行。

第一模块11、第二模块12采用多套膜组件组合的方式达到相应的处理能力,当其中一套需要维护、维修或更换时,关闭该套膜组件并提出进行操作,不影响其他相应组件的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污水进入调节池存放,通过提升泵采取升流进出水方式进入厌氧池,经反应处理后的水通过隔板上的孔或池体之间的管路连接采取升流进出水方式自流进入缺氧池,经反应处理后的水通过隔板上的孔或池体之间的管路连接采取升流进出水方式自流进入好氧池,经过好氧和生物处理完毕的水通过自流方式进入mbr膜池,设备间抽吸泵与膜组件连接,将经过好氧和生物处理完毕的水由抽吸泵排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