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2933阅读:8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技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机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机的运行中,由于转子转动导致定转子间气隙流动,从而导致气隙灰尘增加,灰尘不仅会对转子转动造成轴上的摩擦制动,且灰尘中的带电粒子会对转子绝缘造成影响。目前的除尘装置采用独立个体且体积较大,而像矿井等现场则采用鼓风机进行除尘,这些方法耗资较大,空间占有率较大。因此,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直接安装于电机上的除尘装置对电机气隙进行除尘,从而保证电机定转子线圈不受带电粒子或灰尘的干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机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除尘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外部供气装置将气体从气管的进气端输入到气管内,再从出气端通过送气快插接头输入储气管内,并由吹气孔排出,其设计合理,便于调节,能够有效地去除电机表面的灰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机除尘装置,包括底板、供气装置、第一伸缩杆、动力源、吸热风扇、储气管、上平台和第二伸缩杆,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供气装置、第一伸缩杆和动力源,所述供气装置与动力源中间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供气装置内部设有供气装置控制开关,所述动力源内部设有动力源控制开关,所述第一伸缩杆一侧设有可伸缩性气管,所述第一伸缩杆顶部设有上平台,所述上平台一端设有左转轴,所述上平台另一端设有右转轴,所述右转轴一侧设有支架,所述吸热风扇内部设有转轴和风叶。

进一步地,所述左转轴一侧设有第二伸缩杆和吸热风扇,所述第二伸缩杆下方设有吸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一侧设有储气管,所述储气管内部设有吹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表面设有皮带和滚轮,所述皮带下表面设有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管一侧设有送气管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外部供气装置将气体从气管的进气端输入到气管内,再从出气端通过送气快插接头输入储气管内,并由吹气孔排出,其设计合理,便于调节,能够有效地去除电机表面的灰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除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除尘装置吸热风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供气装置;3、可伸缩性导管;4、第一伸缩杆;5、动力源;6、供气装置控制开关;7、皮带;8、滚轮;9、吸热管;10、吸热风扇;11、左转轴;12、右转轴;13、储气管;14、送气管接头;15吹气管;16、支架;17、上平台;18、第二伸缩杆;19、动力源控制开关;20、转轴;21、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电机除尘装置,包括底板1、供气装置2、第一伸缩杆4、动力源5、吸热风扇10、储气管13、上平台17和第二伸缩杆18,所述底板1上表面设有供气装置2、第一伸缩杆4和动力源5,所述供气装置2与动力源5中间设有第一伸缩杆4,所述供气装置2内部设有供气装置控制开关6,所述动力源5内部设有动力源控制开关19,所述第一伸缩杆4一侧设有可伸缩性气管3,所述第一伸缩杆4顶部设有上平台17,所述上平台17一端设有左转轴11,所述上平台17另一端设有右转轴12,所述右转轴12一侧设有支架16,所述吸热风扇10内部设有转轴20和风叶21,所述左转轴11一侧设有第二伸缩杆18和吸热风扇10,所述第二伸缩杆18下方设有吸热管9,所述支架16一侧设有储气管13,所述储气管13内部设有吹气孔15,所述底板1下表面设有皮带7和滚轮8,所述皮带7下表面设有滚轮8,所述储气管13一侧设有送气管接头14。

本实用新型电机除尘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外部供气装置2将气体从气管的进气端输入到气管内,再从出气端通过送气快插接头输入储气管13内,并由吹气孔排出,其设计合理,便于调节,能够有效地去除电机表面的灰尘。

其中,所述左转轴11一侧设有第二伸缩杆18和吸热风扇10,所述第二伸缩杆18下方设有吸热管9,这样可以吸取电机工作所散发的热气,吸热管9可以将吸取的热气给排出。

其中,所述支架16一侧设有储气管13,所述储气管13内部设有吹气孔15,这样可以吹出气体对电机5进行除尘。

其中,所述底板1下表面设有皮带7和滚轮8,所述皮带7下表面设有滚轮8,这样可以方便移动,省时省力。

其中,所述储气管13一侧设有送气管接头14,该伸缩性气管是可拆卸的,方便清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