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3722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在煤化工、精细化工、制药、印染、造纸等重污染行业中,废水回收处理则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水的消毒以及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而基于臭氧的强氧化性,臭氧污水处理技术已成为一种有效的重污染废水深度处理工艺而被广泛应用于重污染行业中,但是传统的臭氧污水处理系统还存在着臭氧吸收率较低(70-80%)的缺点,未利用的臭氧只能进入臭氧破坏装置进行破坏,这种做法既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加重了臭氧破坏装置的负荷,并容易引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臭氧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提高臭氧实际溶解量,并对未被吸收的臭氧气体进行二次利用,显著提高了臭氧气体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臭氧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臭氧接触池和臭氧破坏装置;所述臭氧发生器生成的臭氧通过管道输送至所述臭氧接触池隔室底部的曝气器中;所述臭氧接触池包括4个相互串联的隔室,一水管一端设置于所述臭氧接触池进水口处,所述水管另一端连接一喷射泵,从所述进水口引入的水源经所述喷射泵加压送至连通进水口的第一隔室的布水器中;所述隔室之间气相隔墙的顶部开通有气相连通口,未被吸收的臭氧气体在第三隔室被引入一气管,所述气管位于第三隔室上方,所述气管与所述喷射泵的气相进口连接;所述臭氧破坏装置位于第四隔室上方,将所述臭氧接触池中剩余不可利用气体进行破坏并排入大气中。

优选的,所述管道为环形管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管道均采用304不锈钢材料;

优选的,所述臭氧发生器顺序由露点测定仪、过滤器、电磁截气阀、臭氧发生器主机、止回阀构成;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臭氧发生器主机为电晕放电式臭氧发生器;

优选的,所述臭氧破坏装置顺序由加热器和温度控制器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喷射泵的强烈碰撞和混合作用,显著提高臭氧的实际溶解量,并对未被吸收的臭氧气体进行二次利用,显著提高了臭氧气体的利用率;

2.有效降低臭氧破坏装置的负荷,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使用便捷,操作难度小,有效降低能耗,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臭氧接触池,2-水管,3-喷射泵,4-进水口,5-布水器,6-气管,7-臭氧发生器,8-臭氧破坏装置,9-出水口,10-曝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臭氧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7,臭氧接触池1和臭氧破坏装置8;所述臭氧发生器7生成的臭氧通过管道输送至所述臭氧接触池1隔室底部的曝气器10中;所述臭氧接触池1包括四个相互串联的隔室,一水管2一端设置于所述臭氧接触池1进水口4处,所述水管2另一端连接一喷射泵3,从所述进水口4引入的水源经所述喷射泵3加压送至连通进水口的第一隔室的布水器5中;所述隔室之间气相隔墙的顶部开通有气相连通口,便于气体流通;未被吸收的臭氧气体在第三隔室被引入一气管6,所述气管6位于第三隔室上方,所述气管6与所述喷射泵3的气相进口连接;所述臭氧破坏装置8位于第四隔室上方,将所述臭氧接触池1中剩余不可利用气体进行破坏并排入大气中。

其中所述管道为环形管道;所述管道均采用304不锈钢材料;所述臭氧发生器7顺序由露点测定仪、过滤器、电磁截气阀、臭氧发生器主机、止回阀构成;所述臭氧发生器主机为电晕放电式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破坏装置8顺序由加热器和温度控制器构成。

使用时,所述臭氧发生器7生成的臭氧通过管道输送至所述臭氧接触池7各隔室底部的曝气器10中,从所述进水口4引入的水源经所述喷射泵3加压送至连通进水口4的第一隔室的布水器5,利用喷射泵3的强烈碰撞和混合作用,提高水源的剪切和搅拌作用,从而显著提高臭氧在水中的实际溶解量;同时,利用喷射泵3的负压作用将流通至第三隔室中残余的未经分解的臭氧引回进水口4处,实现对臭氧的二次利用,剩余不可利用气体通过臭氧破坏装置8加热分解进行破坏并排入大气中。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