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的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0058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节能的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废水处理装置均无法实现调节废水处理时间和污泥浓度,建造时均是先假定来水水质、处理时间和污泥浓度,之后再以此为基础设计及建造出最为符合假定条件的废水处理装置。而实际废水处理过程中不可能所有条件均与假定的设计条件一致,因此会造成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效节能的废水处理系统,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能够调节废水的处理时间。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检测进水区内废水的水质参数的第一检测装置、用于以固定时间间隔检测反应区内的废水的水质参数的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根据水质参数计算处理时间的第一计算装置和第二计算装置、用于对反应区内的废水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计算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到第一检测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计算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到第二检测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到第二计算装置的输出端,且该处理装置包括计时装置,并在第二计算装置输出的处理时间小于固定的时间间隔且计时装置的计时达到第二计算装置输出的处理时间时将反应区内的废水排出。

其中,所述第一计算装置和第二计算装置均包括:根据水质参数计算曝气强度的第一计算子单元和根据水质参数计算加药量的第二计算子单元;

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向反应区加入量为所述加药量的药品的加药子装置;所述加药子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所述反应区包括多个子反应区,所述多个子反应区依次排列;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每一子反应区内的水质参数对应的子检测单元,所述第二计算装置根据每一子反应区内的水质参数计算对应的子反应区内废水的处理时间;

所述反应区内废水的处理时间为各个子反应区内废水处理时间的最大值。

其中,所述高效节能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根据各个反应区内的废水的水质参数计算对应的子反应区的回流比的第三计算装置;所述第三计算装置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各个子反应区的回流比的最大值作为反应区的回流比。

所述处理装置包括使废水在各个子反应区内按照所述回流比依次流动的子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水质参数包括水量、水温、pH值、DO值、COD值、BOD值、氨氮浓度、氮总浓度、磷总浓度和/或污泥浓度。

其中,所述高效节能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出水区的水质参数,并将所述水质参数反馈至处理装置的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的废水处理系统,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能够根据废水的水质参数调节处理废水的处理时间,处理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式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检测进水区内废水的水质参数的第一检测装置101、用于以固定时间间隔检测反应区内的废水的水质参数的第二检测装置104、用于根据水质参数计算处理时间的第一计算装置102和第二计算装置105、用于对反应区内的废水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103,其中:所述第一计算装置102的输入端连接到第一检测装置10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计算装置105的输入端连接到第二检测装置104的输出端;所述处理装置103的输入端连接到第二计算装置105的输出端,且该处理装置103包括计时装置,并在第二计算装置105输出的处理时间小于固定的时间间隔且计时装置的计时达到第二计算装置105输出的处理时间时将反应区内的废水排出。

第一计算装置102根据进水区废水的水质参数计算出处理废水的初步的处理时间,但在反应区内经过处理的废水的水质参数会发生变化,第二检测装置104每隔固定的时间间隔重新检测反应区内废水的水质参数,第二计算装置105再根据该水质参数重新计算废水的处理时间,如果该处理时间小于固定的时间间隔,则说明在下一次检测废水的水质参数之前废水足以被处理完成,处理装置103将处理完成的废水排出反应区,如果该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固定的时间间隔,则说明在下一次检测废水的水质参数之前废水还不足以被处理完成,则继续留在反应区内经处理装置103继续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的时间间隔可选为5min-20min中任意一个数值。

反应区的形式可为单体或多组并联的形式,废水的反应方式包括序批式或连续式,废水的反应工艺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包括但不限于SBR、A/O、A2/O、UASB、氧化沟等具体工艺。

该高效节能的废水处理系统,根据在进水区检测的水质参数确定废水在反应区的处理时间,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重新调节处理废水的处理时间,有利于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效率以及节能。

例如,如果设定固定的处理时间,比如两小时,而两小时后高效节能的废水处理不合格需要重新在反应区进行处理,此时处理时间依然为两小时,但是经过上一次的处理该次可能只需要一个小时便能处理完成,这样便浪费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和能量,因此,在废水处理过程调节处理废水的处理时间,有利于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效率以及节能。

优选的,所述高效节能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出水区的水质参数,并将所述水质参数反馈至处理装置103的第三检测装置106,所述第三检测装置106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装置103的输入端连接,如图2所示

在反应区经过处理后的废水经出水区排出,出水区具有第三检测装置106检测出水的水质参数,只有出水的水质参数达到排水标准才可以排出,否则,处理装置103将废水回流至反应区继续处理直至出水达到排水标准。

优选的,所述水质参数包括水量、水温、pH值、DO值、COD值、BOD值、氨氮浓度、氮总浓度、磷总浓度和/或污泥浓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计算装置102和第二计算装置105均包括:根据水质参数计算曝气强度的第一计算子单元和根据水质参数计算加药量的第二计算子单元。

所述处理装置103还包括向反应区加入量为所述加药量的药品的加药子装置;所述加药子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曝气和药物处理是处理废水的常用手段之一,曝气是为了使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废水中,获得处理废水所需的溶氧量,在废水中加药可以通过使药物与废水中的某些成分反应从而除去这些成分,曝气强度和加药量都与废水的水量、水温、pH值、DO值、COD值、BOD值、氨氮浓度、氮总浓度、磷总浓度和/或污泥浓度紧密相关。

经过在反应区进行处理的废水的水质参数时刻发生变化,需要的曝气强度与第一计算装置102的第一计算子单元计算出的曝气强度可能不一致,通过第二检测装置104检测正在被处理的废水的水质参数并利用第二计算装置105的第一计算子单元来重新计算曝气强度,有利于提高处理废水的效率和节省能量。例如,原来计算的曝气强度为10分钟,如果没有在反应区的重新计算曝气强度,就会一直曝气10分钟;而增加了在反应区的重新计算曝气强度之后,如果已经曝气了1分钟,在这1分钟的废水处理过程,水质参数已经发生了变化,此时重新计算曝气强度,可能只需要曝气7分钟就可以了,那么通过这种在处理过程调整曝气强度的手段,可以提高效率和节能。

另外,在反应区还检测废水的污泥浓度,污泥对废水治理有好处,本实施例需要的污泥浓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值内(一般为1500~5000mg/L),而不是除掉所有的污泥。污泥浓度与水质参数有关,因此可以根据水质参数计算废水的污泥浓度,将污泥浓度控制在需要的范围内,将多余的污泥沉淀在反应区的底部再除去。

所有的水质参数均可通过数据显示器显示,以便废水的处理结果随时被了解。

其中,所述反应区包括多个子反应区,所述多个子反应区依次排列。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04包括检测每一子反应区内的水质参数对应的子检测单元,所述第二计算装置105根据每一子反应区内的水质参数计算对应的子反应区内废水的处理时间;所述反应区内废水的处理时间为各个子反应区内废水处理时间的最大值。

将废水分到各个子反应区内进行处理有利于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

优选的,所述高效节能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根据各个反应区内的废水的水质参数计算对应的子反应区的回流比的第三计算装置;所述第三计算装置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04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处理装置103的输入端连接;各个子反应区的回流比的最大值作为反应区的回流比;所述处理装置103包括使废水在各个子反应区内按照所述回流比依次流动的子处理装置103。通过所述子处理装置103使废水在各个子反应区内回流有利于加强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废水处理系统,根据在进水区检测的水质参数确定废水在反应区的处理时间,在反应区处理废水过程中水质参数数值不断发生变化,能够根据变化的水质参数调节反应区内废水的处理时间,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并且节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