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人工湿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169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人工湿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城市的的污水处理系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而村镇的污水处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及地域的差异,村镇污水相对于城市污水,其氮、磷含量波动幅度较大,若不进行有效治理,极易造成水体的富易氧化。实际运行中,由于规模及管网投资的限制,在农村地区难以进行污水集中处理,因此通常采用一体化地埋装置。现有的村镇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多为ao、aoo工艺、生物转盘工艺及mbr工艺等,上述的一体化处理工艺都存在建设成本高、运行维护成本高和运行维护难度大等特点。而人工湿地在运行成本和维护难度等方面远优于上述一体化处理工艺,但是现有的人工湿地存在效率低、易堵塞及开发成一体化设备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化人工湿地装置,具有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低、维护难度小、人工湿地效率高、不易堵塞、安装便捷的特点。

本发明的一种一体化人工湿地装置,包括桶状储水槽和设置在所述桶装储水槽内的填料,所述储水槽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储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填料包括从上倒下依次分布的覆盖层、填料层、过滤层及排水层,所述覆盖层上种植植物,所述填料层包括用于截留污水中悬浮微生物以形成生物膜的陶粒,所述排水层中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通过连接管与一微型风机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包括用于截留所述生物膜的火山石,所述火山石的直径为19-21㎜。

进一步地,所述陶粒的直径为4-6㎜。

进一步地,所述覆盖层上方设置有配水板,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配水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配水板为具有网孔的网格板,所述的植物从网孔中长出。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管上开设有若干个直径为1.8-2.2㎜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覆盖层包括多个直径为9-11㎜的鹅卵石。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层包括多个直径为28-32㎜的火山石层,所述排水层连接所述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覆盖层上种植有芦苇和/茭草。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槽采用pe材质,所述储水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强筋。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有填料,包括覆盖层、填料层、过滤层和排水层,利用生物填料高效截留分解特性与独特的运行当时,实现对有机物、氮和磷的高效去除,提高湿地过滤效率,同时能够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可达到地表水准四类水标准;通过设置有曝气管,采用间接曝气的运行方式,不能能够增加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同时能够保证曝气管不易堵塞;通过在覆盖层上种植植物,构成一体化人工湿地装置。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储水槽;2、进水口;3、出水口;4、覆盖层;5、填料层;6、过滤层;7、排水层;8、植物;9、曝气管;10、微型风机;11、配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一体化人工湿地装置,包括桶状储水槽1和设置在所述桶装储水槽1内的填料。所述储水槽1采用pe材质,所述储水槽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储水槽1的壁厚优选为4.5-5.5㎜,保证储水槽1具有耐压耐腐蚀的性能。所述储水槽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的高度在竖直方向高于所述储水槽1的距离为190-210㎜,所述储水槽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3。本发明的储水槽1采用全地埋方式,不受地形和环境影响,平均处理吨水仅占地0.8㎡。同时采从全地埋的方式,无人值守,减少劳动量。

所述填料包括从上倒下依次分布的覆盖层4、填料层5、过滤层6及排水层7。所述覆盖层4上方设置有配水板11,所述进水口2位于所述配水板11的上方。所述的配水板11为具有网孔的网格板,其优选为30*30㎜的玻璃钢网隔板。所述覆盖层4上种植植物8,所述植物8优选为芦苇和/或茭草,所述的芦苇和/或茭草从网孔中长出。所述覆盖层4包括多个直径为9-11㎜的鹅卵石,本发明中优选的鹅卵石直径为10㎜。村镇污水通过所述进水口2进入配水板11中并流经植物8,去除一定的污染物后流入覆盖层4;通过所述覆盖层4中设置的鹅卵石截留较大颗粒的ss,然后流入填料层5。所述覆盖层4的竖直高度在95-105㎜之间,本发明中,优选的竖直高度为100㎜。

所述填料层5包括用于截留污水中悬浮微生物以形成生物膜的陶粒,所述陶粒的直径为4-6㎜,本发明中优选的陶粒直径为5㎜。所述陶粒具有较大表面积,可以截留污水中大量悬浮微生物,使得陶粒上易于悬挂生物膜并能稳定生长。当污水充分与陶粒上的生物膜相接触后,在不曝气的状态下,污水在生物膜上发生厌氧及缺氧反应,进行缺氧反硝化及厌氧释磷;在曝气的状态下,污水在生物膜上发生好氧反应,进行降解有机物、好氧硝化及好氧吸磷。因此通过曝气与不曝气的状态来回切换,陶粒表面的生物膜大量降解有机物,并将氨氮氧化为硝态氮,同时好氧吸磷,进行脱氮除磷。所述填料层5的竖直高度在590-610㎜之间,本发明中,优选的竖直高度为600㎜。

所述过滤层6包括用于截留所述生物膜的火山石,排出相对清洁的水,所述火山石的直径为19-21㎜。所述过滤层6的竖直高度在95-105㎜之间,本发明中,优选的竖直高度为100㎜。所述排水层7包括多个直径为28-32㎜的火山石层,所述排水层7连接所述出水口3。所述排水层7中设置有曝气管9,所述曝气管9上开设有若干个直径为1.8-2.2㎜的通孔,本发明中优选的通孔直径为2㎜。所述曝气管9通过连接管依次穿过所述过滤层6、填料层5和覆盖层4与一微型风机10相连通,所述连接管设置有多根。所述曝气管9采用间歇曝气运行的方式,运行3小时曝气1小时。采用间歇式曝气方式不仅能增加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同时能够防止堵塞。所述排水层7的竖直高度在190-210㎜之间,本发明中,优选的竖直高度为20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人工湿地装置,包括桶状储水槽和设置在所述桶装储水槽内的填料,所述储水槽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储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填料包括从上倒下依次分布的覆盖层、填料层、过滤层及排水层,所述覆盖层上种植植物,所述填料层包括用于截留污水中悬浮微生物以形成生物膜的陶粒,所述排水层中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通过连接管与一微型风机相连。本发明至少有以下优点: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低、维护难度小、人工湿地效率高、不易堵塞、安装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方佩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方佩珍
技术研发日:2017.06.30
技术公布日:2017.11.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