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浓缩沉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4672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泥浆浓缩沉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泥浆浓缩沉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的处理也成为一项重要的问题,污水厂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粘稠状物质,他以好氧、厌氧微生物为主体,同时也混有原污水中带有的泥沙、纤维、动植物体残体几吸附在其上的有机物、金属、细菌、虫卵、胶质等多种复杂的混合体。

目前,国内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污泥固化处理工艺包括进泥、污泥改性装置、压滤脱水装置、出泥装置等,但是,传统的处理此类混合物的装置结构复杂且处理效果较差,处理后的出泥含水量极高,给后续处理过程带来了不便,不能彻底的解决污水处理的问题,因此,如何使污水处理装置简化以及使污泥处理过程更方便成为了目前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一项问题。

在专利号为201410146589.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泥浆分离设备,此设备中含有的烘干装置直接将泥浆中的水分烘干,使泥浆中的水不能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不适于处理含水量较高的泥浆;在专利号为201510681428.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泥浆处理系统,此设备体积比较大,且各部分是分离的且不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移动运输,在场地的变换过程中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各部分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泥浆浓缩沉降装置,包括支撑架、混合部和沉降部,所述支撑架一端设有混合部,另一端设有沉降部,所述混合部和沉降部通过传输部连接;

所述混合部包括一振动筛,所述振动筛出渣口连接料仓的入渣口,所述料仓的出渣口下方设有混合仓和絮凝剂储液仓,所述混合仓和絮凝剂储液仓上设有管道,所述管道通过离心泵与传输部连接;

所述沉降部包括一重力脱水装置,所述重力脱水装置一端与传输部连接,另一端设有排渣口,所述重力脱水装置下方设有带有刮渣板的除渣单元,所述除渣单元通过排水管与下方循环仓连接,所述循环仓上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电机一与混合仓连通;

所述支撑架下层设有混合仓、絮凝剂储液仓、循环仓和传输部,所述振动筛设于混合仓上方,所述重力脱水装置设于循环仓上方,所述絮凝剂储液仓上方还设有加料螺杆。

作为改进地,所述传输部为数个首尾相连的u型输浆管,所述u型输浆管包括直管部和弧管部,所述弧管部外侧等距设有数个单向进液阀,所述u型输浆管内设有混料器。

作为改进地,所述除渣单元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通过底板连接,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两端对称设有链轮一,所述链轮一通过电机二驱动,所述链轮一上链接有链条一,所述链条一上固接一刮渣板。

作为改进地,所述刮渣板包括连接部和刮板,所述连接部与底板平行,所述刮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呈锐角。

作为改进地,所述除渣单元底板靠近第一架体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阀门。

作为改进地,所述重力脱水装置为带式浓缩机或浓密罐。

作为改进地,所述支撑架两端之间等距设有立柱,所述支撑架靠近振动筛的一端一侧设有楼梯单元,另一侧设有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梯架,所述梯架两端通过链轮二与链条二链接,所述链条二上铰接托挂架,所述链轮二通过电机三驱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支撑架外侧还设有挡雨棚。

作为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混合水仓、絮凝剂储液仓和循环水仓外侧设有加强筋。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增加了催化反应环节、浓缩沉降环节,使泥浆沉淀物在进入固化设备之前通过各种反应去除了原有的一半以上的水分,首先,振动筛的设置可以使较大的杂质首先被筛出,减轻了后续处理过程的难度,料槽中放有生石灰或粉煤灰,加上絮凝剂的使用,使泥浆沉降速度加快,传输部使用数个收尾相接的u型输浆管,增加了反应的时间,使沉淀物与絮凝剂的反应时间更加充分。

2、带式浓缩机的使用可以去除泥浆中大部分的水分,为泥浆后续处理过程做好了准备,除渣单元中刮渣板随着链条一来回移动,进一步去除了沉淀物,而泥浆中脱出的水通过漏槽进入循环仓,更好的被循环利用。

3、循环仓与混合仓通过水管连接,使得本发明装置中的水可以循环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符合环保的理念。

4、本发明装置的各部分可以通过支撑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且这个整体可以直接运输至各个施工场地,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泥浆浓缩沉降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泥浆浓缩沉降装置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泥浆浓缩沉降装置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

图4是本发明泥浆浓缩沉降装置较佳实施例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泥浆浓缩沉降装置较佳实施例使用状态下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泥浆浓缩沉降装置较佳实施例中u型输浆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泥浆浓缩沉降装置较佳实施例中刮渣板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1、振动筛,2、料仓,3、混合仓,4、离心泵,5、絮凝剂储液仓,6、u型输浆管,6a、单向加液阀,6b、混料器,7、循环仓,7a、出水管,7b、电机一,8、重力脱水装置,8a、排渣口,9、加料螺杆,10、除渣单元,10a、第一架体,10b、第二架体,10c、链条一,10d、刮渣板,10e、链轮一,10f、凹槽,10g、底板,11、楼梯单元,12、升降单元,12a、链轮二,12b、链条二,12c、梯架,12d、托挂架,13、支撑架,13a、立柱,14、电机二,15、挡雨棚。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7,泥浆浓缩沉降装置,包括支撑架、混合部和沉降部,所述支撑架13一端设有混合部,另一端设有沉降部,所述混合部和沉降部通过传输部连接;

所述混合部包括一振动筛1,所述振动筛1出渣口连接料仓2的入渣口,所述料仓2的出渣口下方设有混合仓3和絮凝剂储液仓5,所述混合仓和3絮凝剂储液仓5上设有管道,所述管道通过离心泵4与传输部连接;

所述沉降部包括一重力脱水装置8,所述重力脱水装置8一端与传输部连接,另一端设有排渣口8a,所述重力脱水装置8下方设有带有刮渣板10d的除渣单元10,所述除渣单元10通过排水管与下方循环仓7连接,所述循环仓7上设有出水管7a,所述出水管7a通过电机一7b与混合仓3连通;

所述支撑架下层设有混合仓3、絮凝剂储液仓5、循环仓7和传输部,所述振动筛1设于混合仓3上方,所述重力脱水装置8设于循环仓7上方,所述絮凝剂储液仓5上方还设有加料螺杆9。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传输部为数个首尾相连的u型输浆管6,所述u型输浆管6包括直管部和弧管部,所述弧管部外侧等距设有数个单向进液阀6a,所述u型输浆管6内设有混料器6b。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除渣单元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架体10a和第二架体10b,所述第一架体10a和第二架体10b通过底板10g连接,所述第一架体10a和第二架体10b两端对称设有链轮一10e,所述链轮一10e通过电机二驱动,所述链轮一10e上链接有链条一10c,所述链条一10c上固接一刮渣板10d。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刮渣板10d包括连接部和刮板,所述连接部与底板10g平行,所述刮板与底板10g之间的夹角呈锐角。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除渣单元底板10g靠近第一架体10a的一端设有凹槽10f,所述凹槽10f底部设有阀门。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重力脱水装置8为带式浓缩机或浓密罐。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支撑架13两端之间等距设有立柱13a,所述支撑架13靠近振动筛1的一端一侧设有楼梯单元11,另一侧设有升降单元12,所述升降单元12包括梯架12c,所述梯架12c两端通过链轮二12a与链条二12b链接,所述链条二12b上铰接托挂架12d,所述链轮二通过电机三驱动。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支撑架13外侧还设有挡雨棚15。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混合仓3、絮凝剂储液仓5和循环水仓7外侧设有加强筋。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泥浆先进入振动筛1,较大的杂质首先被筛除,剩下的泥浆通过料仓2,与料仓2中的生石灰或粉煤灰混合,并进入下方的混合仓3中与水混合,形成一种带有泥浆的混合物;

混合部与传输部连接,所形成的混合物与絮凝剂储液仓5中的絮凝剂一起通过离心泵4进入u型输浆管中6,u型输浆管6上设有单向进液阀6a,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入各种反应试剂,u型输浆管6中还设有混料器6b,混合物与絮凝剂在混料器6b的作用下反应的更充分,泥浆沉淀物开始凝结;

传输部的出口与沉降部连接,凝结后的泥浆进入重力脱水装置8,重力脱水装置8对泥浆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泥浆渣通过排渣口8a进入下一处理步骤,脱出的水进入下方的除渣单元10。除渣单元10中刮渣板10d固接在链条一10c上并随着链条一10c来回移动,对脱出的水中含有的少量泥沙进行再次除渣,剩下的水通过出水口进入下方的循环仓7,循环仓7与混合仓3通过水管连通,使水可以循环利用;

本发明各部的装置通过支撑架13连接成一个整体,操作人员可通过支撑架13两侧的楼梯单元11或升降单元12对支撑架13上层的装置进行调试,且支撑架13上各部分装置可以单独拆换。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