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印染废水的自清洗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7862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处理印染废水的自清洗净水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处理印染废水的自清洗净水器。



背景技术:

我们国家染料生产巨大,染料的产量和贸易量都居于世界首位,印染行业已然成为传统的支柱行业,在我国印染行业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随着我国高速的发展,印染行业发展也越来越快,其用水量和排水量也大幅增加。据调查状况显示,印染废水排放量还有其污染物总量各位居中国工业行业排污的第二和第四,属于污染重型行业。据报道,每生产1吨的染料,大概有百分之二的产品随着废水排出,而印染过程中,所用染料的10%左右会随着废水排出,严重的污染水体环境。根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我国每日排放印染废水量为3000 kt到4000 kt,其中的污染物会达到360 kt到480 kt左右。如此巨大的排放量,对水体环境造成难以预计的污染,但是印染废水成分十分复杂,对其的处理复杂。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处理印染废水是解决水体污染的重点问题之一。

印染废水是由加工棉麻制品以及化学纤维过程中排放出来的污染废水,成分较为复杂,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高,碱性大,有毒物质多,主要含有残留物有染料、浆料以及助剂、油剂、酸碱,最多的是含有纤维杂质、砂类物质和无机盐等。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是以苯、萘、蒽、醌等芳香基团为主的,会形成的颜色较暗的水体,会严重影响到日光照射,使水生生物不能够生长,同时印染废水还有具有毒性,是由于其废水中拥有有卤化物、硝基物、氨基物、苯胺酚等有机物造成的。

净水器是根据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处理净化的水处理设备,净水器起源于1832 年,当时英国伦敦发生霍乱,由德国里德-澳斯德发明出第一个简易净水装置对水源进行简单处理。净水器的核心为内部的滤芯,能够对处理水起到净化作用。

目前在我国,常见的净水器分为一进一出式和一进两出式,传统的一进一出式净水器能够多层过滤使水质净化更加完全,但是无法自主清洁,这种净水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更换滤芯,这使得用户的后期投入增大,同时也影响这种净水器的使用便利性。而一进两出式净水器在安装时较为麻烦,同时也会使水管复杂,需要额外安排一条分管道来处理污水,使处理更加复杂。

而目前的自清洗净水器有些结构太过于简单,实用性不强,只是简单的侧进水,上面出口出水,下面出口排水,通过侧面口对滤芯进行清洗,只能清洗到部分表面,而且清洗不完全;有些较为复杂,通过耐磨颗粒,滤网等对水质进行处理,但是该种净水器十分复杂,安装过程需要多个进水口,而且滤芯更换较为复杂;有些净水器利用转轴以及伸缩臂来控制机器来进行自清洗过程。但是净水器内部容易淤积废水排不出去,而且伸缩臂等零件经常处于废水中,容易被腐蚀导致损坏。王富强的自清洗净水器虽然有较好的对滤芯进行自清洗但是净水器滤芯是重叠放置,滤芯内部的污染物会逐层汇集,不能够对滤芯内部进行较好的清理,反而更加减少滤芯的使用寿命,不能够有效的起到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处理印染废水的自清洗净水器,该净水器中增加了自清洗结构,实现了净水器的自清洗功能,能够有效地延长滤芯的使用周期,免去频繁更换滤芯的麻烦,节约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印染废水的自清洗净水器,包括壳体,壳体设有过滤腔,过滤腔中安装有滤芯组件,滤芯组件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其特征在于:壳体上端安装有水泵,壳体内壁设有与水泵联通的水流通道,水流通道设有分别与滤芯组件的上、中、下部对应的上部清洗口、中部清洗口和下部清洗口,滤芯组件中部开设有与中部清洗口对应的通孔。

上述结构中,该净水器内部装配了滤芯组件对废水进行清洁,其滤芯组件与壳体之间则安装了自清洁结构对滤芯进行清洁,壳体内壁中设置了水流通道,水流在水泵的加压下,对滤芯就要更大的冲洗力,水流通道尤其在针对滤芯组件的上端、中部、下部设置了清洗口,有针对地进行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滤芯组件包括生物质吸附剂,生物质吸附剂安装于兜网中,兜网安装于由钢板围成的容腔中。

上述结构中,该滤芯组件由榕树叶吸附剂是使用兜网装着,使其能够固定住,而滤芯是有长方体钢铁支架,使其能够牢牢固定在钢板上,能够伴随着驱动支杆的伸缩。而长方体支架的下方装有定滑轮,能够有效的帮助滤芯进行移动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与过滤腔内壁之间安装有伸缩支杆,伸缩支杆一端与钢板连接,伸缩支杆另一端受动力机构驱动。

上述结构中,伸缩支杆受动力机构驱动推动滤芯组件来回移动,便于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两侧分别设有4个伸缩支杆,两侧的伸缩支杆同侧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腔内壁与滤芯组件中部的通孔位置对应处安装有用于承托滤芯组件的定滑轮,定滑轮呈左右两侧分布,且分别靠近钢板处。通过定滑轮的设置,使得滤芯组件移动更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清洗口延伸有朝滤芯组件上端面延伸的梯形结构的清洗管结构,所述中部清洗口延伸有伸入通孔内部的清洗伸入管,所述下部清洗口延伸有与滤芯组件下端面对应的直管结构。

上述结构中,上部清洗口延伸的梯形结构的清洗管的出口处呈扩大结构可以增大其出水量,由于水流在水泵的作用下可以出现分散状结构增大对滤芯上端面的覆盖面,中部清洗口通过伸入通孔内部的管道进行送水,使其中部得到完全的清洗,下端面通过直管结构喷淋。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榕树叶吸附剂作为滤芯材料,该生物质吸附剂不但随处可见,而且收集容易,对印染废水吸附效果较好,能够较好的应用于净水器上。净水器使用上进下出的方式,能够较好的吸附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而且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处理过后的水能够正常排出。自清洗净水器跟其它净水器相比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滤芯,能够保证净水器长时间工作从而保证印染废水的有效过滤,既不耽误印染废水排放又能长时间工作不用频繁更换滤芯吸附剂,而且能够把净水器内部进行有效的清洗,不让废水淤积在净水器的内部,不让净水器内部被腐蚀,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加上了驱动支杆,能够让滤芯左右滑动来实现滤芯多个部分的分开和聚拢,使其自清洗方面更加全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净水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净水器中滤芯清洗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滤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净水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为进水端,2为水泵,3为清洗口,4为伸缩支杆,5为榕树叶吸附剂滤芯,6为水流通道,7为钢板,8为出水端,9为定滑轮,10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是处理印染废水的自清洗净水器,包括壳体,壳体设有过滤腔,过滤腔中安装有滤芯组件,滤芯组件包括进水端1和出水端8,壳体上端安装有水泵2,壳体内壁设有与水泵2联通的水流通道6,水流通道6设有分别与滤芯组件的上、中、下部对应的上部清洗口3、中部清洗口3和下部清洗口3,滤芯组件中部开设有与中部清洗口3对应的通孔10。滤芯组件包括生物质吸附剂滤芯5,生物质吸附剂安装于兜网中,兜网安装于由钢板7围成的容腔中构成上述滤芯5。钢板7与过滤腔内壁之间安装有伸缩支杆4,伸缩支杆4一端与钢板7连接,伸缩支杆4另一端受动力机构驱动。钢板7两侧分别设有4个伸缩支杆4,两侧的伸缩支杆4同侧移动。过滤腔内壁与滤芯组件中部的通孔10位置对应处安装有用于承托滤芯组件的定滑轮9,定滑轮9呈左右两侧分布,且分别靠近钢板7处。上部清洗口3延伸有朝滤芯组件上端面延伸的梯形结构的清洗管结构,中部清洗口3延伸有伸入通孔10内部的清洗伸入管,下部清洗口3延伸有与滤芯组件下端面对应的直管结构。

自清洗净水器内部主体由不锈钢组合而成,因为其具有耐腐蚀特性而且质地坚硬,能够有效地对自清洗净水器内部进行保护,使其不会被废水等腐蚀。自清洗净水器内部榕树叶吸附剂的来源主要是从各个城镇中收集榕树掉落的树叶,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之后再拿来使用,属于较为环保廉价的吸附剂,相较于其他吸附剂,性价比更高。而净水口部分都使用塑料管,因为塑料管价格便宜且质量较高,而外面整个水流通道6管道整体都是用塑料管,能够有效的保证净水的通过量而且不会存在漏水等现象的存在。

本实用新型具有自清洗功能较强,能够全面对滤芯5进行清洗,杜绝了频繁更换滤芯5的烦恼,而且整体的造价较为便宜,相比较于其他的自清洗净水器又不会淤积废水,滤芯5更是采用比较常见的榕树叶吸附剂,是生活中常见的吸附剂材料,也是新兴的吸附剂材料。自清洗净水器通过驱动伸缩支杆4对滤芯5进行左右移动使净水器内部分成工作和自清洗两种状态,既能够保证净水器的有效过滤,又能够通过自清洗结构做到对滤芯5表面进行全面的清洗,达到条件下较优的自清洗效果。净水器内部设计巧妙,将多种结构进行合理安排,完成了对滤芯5的清洗作用。该净水器的生物质吸附剂材料简单易得,又能极大的延缓了滤芯5的使用周期,把净水器整体的使用寿命也延长了很久,而且其能够较长时间过滤废水。由于拥有水泵2以及多个清洗口3,自清洗时间也大幅度减少,有着优良的前景。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