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基苯废水中回收DNT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5740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总体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硝基苯废水中回收DNT(二硝基甲苯)的装置。



背景技术:

硝基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染料、药物及有机溶剂的生产等领域。由于硝基苯具有化学性质稳定、高毒性、“三致”作用、难生物降解及环境积累趋势等特点,硝基苯已被列为严格控制的环境污染物。

硝基苯废水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主要包括吸附法、萃取法及膜分离技术等,其最大的优点是可达到目标污染物的回收再利用,实现废物的资源化。但该法存在处理周期长、工作量大及萃取剂稳定性差等缺点。化学法诸如单质金属还原法、Fenton试剂法及多相催化氧化法等,其最大的特点是反应速率快及效果明显等,但也存在处理成本高、二次污染等问题。生物法降解途径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氧化途径,以释放亚硝酸(盐)为特征;其二是还原途径,以释放氨为特征。由于生物法的处理成本低廉,且微生物具有较强的可变异性及适应性,因此生物法已成为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理想方法。但微生物菌株的驯化和纯化的技术及如何提高菌种来源是限制生物法应用与推广的主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硝基苯废水中回收DNT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基于DNT凝固点为65~75℃之间,DNT的密度为1.528g/m2,远大于水的密度,因此设计对应的冷却结晶分离装置来回收硝基苯废水中的DNT。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硝基苯废水中回收DNT的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壳体,壳体上部设置有废水入口,壳体下部设置有DNT出口;壳体中央竖向设置有导流筒,围绕导流筒设置有冷却盘管,壳体上部设置有溢流池,在溢流池对应的壳体侧壁上设有废水出口;壳体下部为锥形,锥形部设置有加热元件。

优选情况下,导流筒下端可以设置有反射环。反射环的反射面优选设置成伞面形,使得废水沿伞面侧向流入到壳体中,反射环起缓冲作用,防止废水直接冲击锥形部的DNT溶液。

具体情况下,溢流池包括溢流堰,溢流堰上端口一周均匀间隔设置有溢流槽。通过溢流槽使处理后的废水均匀地收集到溢流池中,再从废水出口排出。

具体情况下,锥形部的加热元件为围绕锥形部设置的加热盘管。冷却盘管和加热盘管中的介质都优选采用水,由于水的热容较小,从而易于控制温度,保证工艺稳定。

优选情况下,锥形部设置有透明观察窗。通过透明观察窗来实时监控锥形部的DNT体积,适时开启加热元件,排出DNT液体。

优选情况下,壳体和导流筒的主体都为圆筒形。

优选情况下,壳体上的不同部位可以设置有测温计,用来监测废水温度以及锥形部DNT液体温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硝基苯废水中回收DNT的装置既可以单套独立运行,也可以将多套装置串联后,对硝基苯废水进行多级处理,进一步提高DNT的回收率。

本实用新型的硝基苯废水中回收DNT的装置构思巧妙,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DNT收集率大于90%,大大降低了后续废水的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硝基苯废水中回收DNT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代表:1、壳体,2、导流筒,3、溢流池,4、冷却盘管,5、冷却水入口,6、冷却水出口,7、废水出口,8、热水进口,9、热水出口,10、DNT出口,11、测温计,12、反射环,13、废水入口;14、锥形部,15、溢流堰,16、溢流槽,17、加热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见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硝基苯废水中回收DNT的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壳体1,壳体1上部主体呈圆筒形,下部为锥形。壳体1上部设置有废水入口13,壳体1下部设置有DNT出口10。导流筒2竖直设置在壳体1中央,导流筒2的主体也为圆筒形,导流筒2的上端与废水入口13固定连接。围绕导流筒2设置有冷却盘管4。冷却盘管4下端为冷却水入口5,上端为冷却水出口6。壳体1上部设置有溢流池3,在溢流池3对应的壳体1侧壁上设有废水出口7。壳体1下部为锥形,围绕锥形部14设置有加热盘管17,加热盘管17的下端为热水入口8,上端为热水出口9。导流筒2下端设置有反射环12,反射环12的反射面呈伞面形。溢流池3包括圆周形的溢流堰15,溢流堰15上端口一周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溢流槽16。在锥形部14上可以设置有透明观察窗(图中未示出)。在壳体1的侧壁上不同位置可以设置有测温计11。

上述装置中的壳体1、导流筒2、溢流堰15以及冷却盘管4都优选采用304或316L等不锈钢材质制成,从而防腐耐用,相互间连接可以通过焊接固定。

下面具体介绍采用上述装置来从硝基苯废水中回收DNT的方法。

将硝基苯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具有较高温度的含DNT废水用泵输送,从废水入口13进入到导流筒2中,经导流筒2的反射环12流入到壳体1中,反射环起缓冲作用,防止废水直接冲击锥形部14的DNT溶液。然后废水沿壳体1缓慢上升,以上升过程中不影响DNT自然沉降为准。废水在上升过程中与冷却盘管4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使废水温度降至60℃以下。DNT不断从废水中析出下落到锥形部14,处理后的废水上升到溢流堰15后,通过溢流槽16沿圆周向均匀地流入到溢流池3中,溢流池3收集后的废水经废水出口7排出,进入后道工序处理。

从观察窗查看DNT的沉积体积,当DNT达到锥形部14体积的70~80%,开启锥形部14的加热盘管17中的热水循环,通过换热使DNT变成液体,打开DNT出口10的阀门,排出DNT液体。

其中,冷却盘管4中冷却水的温度控制在25~35℃之间,加热盘管17中的热水温度控制在75~100℃之间。在上述温度区间中,能够稳定地控制废水中DNT的析出和排出。

此外,还可以将多套上述装置串联后,对硝基苯废水进行多级处理,进一步提高DNT的回收率。

本实用新型的硝基苯废水中回收DNT的装置已在申请人的工厂稳定运行两年多,DNT收集率大于90%,大大降低了后续废水的处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