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智能分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7220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厨垃圾智能分离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餐厨垃圾智能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城市餐厨废弃物的年产生量数量巨大;与此同时,我国餐厨废弃物年清运量却由于制度、技术及市场等多方面原因严重滞后于城市需求,多数地区尚未建立餐厨废弃物收集处理体系与相关设施,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较为滞后,这也成为“地沟油”、“毒饲料”等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

餐厨废弃物处理最关键的节点之一是“收集难、运输难”问题。现在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泔水桶”来统一收集餐厨废弃物,油脂、杂物、水及其他杂物混合在一起,其中水分约占50%左右,油脂占3%左右,固体食物和杂物约占47%左右。能做到资源化处理和利用的只有油脂和固体食物,而大量的水需要运输和后期处理,这给运营代理巨大的费用压力和浪费。如何做到就地分离排放、分类收集是当前最急迫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占地面积小的餐厨垃圾智能分离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餐厨垃圾智能分离设备,包括机架、固液分离装置、滤渣装置和油水分离装置,机架上安装有漏斗,漏斗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固液分离装置,滤渣装置位于固液分离装置的下方,油水分离装置位于滤渣装置的下方。

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包括送料装置和滤网,送料装置安装在滤网内。

所述滤网出口处的下方安装有固体回收桶。

所述送料装置包括主轴箱、传动轴和螺旋叶片,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主轴箱,螺旋叶片安装在传动轴上。

所述滤渣装置包括支架和海绵网,海绵网安装在支架顶部,且海绵网位于滤网的下方。

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储液槽和排液管道,储液槽的侧部上安装有排液管道,支架固定在储液槽内部。

所述排液管道上还安装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将分离餐厨垃圾所需的设备集成在机架内,安装使用简单、占用空间小,固液分离装置通过主轴旋转将餐厨垃圾中的杂物分离出来,使用方便,海绵网可过滤附着在油水混合物中的残余垃圾,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油水分离装置可将油脂与废水分离开,加强了油脂的回收再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漏斗、12-观察口、2-固液分离装置、21-送料装置、22-主轴箱、23-传动轴、24-螺旋叶片、25-滤网、3-滤渣装置、31-支架、32-海绵网、4-油水分离装置、41-储液槽、42-排液管道、43-电磁阀、5-固体回收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固液分离装置2、滤渣装置3和油水分离装置4,机架1上安装有漏斗11,漏斗11的一侧设有观察口12,漏斗11下方的机架1上安装有固液分离装置2,滤渣装置3位于固液分离装置2的下方,油水分离装置4位于滤渣装置3的下方;固液分离装置2包括送料装置21、主轴箱22、传动轴23、螺旋叶片24和滤网25,送料装置21的传动轴23的一端连接主轴箱22,螺旋叶片24安装在传动轴23上,送料装置21安装在滤网25内,滤网25出口处的下方安装有固体回收桶5;滤渣装置3包括支架31和海绵网32,海绵网32安装在支架31顶部,且海绵网32位于滤网25的下方;油水分离装置4包括储液槽41、排液管道42和电磁阀43,储液槽41的侧部上安装有排液管道42,支架31固定在储液槽41内部,排液管道42上还安装有电磁阀4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餐厨垃圾倒入漏斗11,主轴箱22通过传动轴23带动螺旋叶片24转动,使餐厨垃圾中的油水通过滤网25流入海绵网32,餐厨垃圾中的固体流入滤网25出口下方的固体回收桶5内;通过海绵网32过滤附着在油水中的微粒,使油水流入储液槽41,当储液槽41内的液体到设定程度时,电磁阀43打开,油下方的水流出储液槽41,之后电磁阀43关闭,将油存放在储液槽41内,等待工作人员回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