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流加菌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649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应于湖泊治理的自动流加菌剂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江河湖泊水体污染主要包括氮磷等营养物和有机物污染物两方面。削减水体N、P和有机污染物的技术途径除了消除点源(截流污染源)、减少和控制面源污染这些最基本的途径外,国内外最常见的方法有机械清淤法、引水冲洗法、化学法和生物修复法。与物理、化学方法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可在常温下高效完成,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大大低于机械清淤和引水冲洗等技术,并可避免铺设机械设备、修坡筑堤以及由于污泥堆放造成的环境二次污染问题。在生物修复方法中,微生物技术更是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其来源广、易培养、繁殖快、对环境适应性强;不仅能够去除各类有机物、病原体与有毒物质,还能去除臭味、提高透明度与降低色度等;对处理环境的影响小,不产生二次污染。

对于微生物修复应用于湖泊水体污染治理中,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投菌船进行投菌,或从岸边直接向湖泊投菌,湖泊水流一般为流动状态、且流速往往会存在投菌不均匀、治理成本高、效果不稳定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自动流加菌剂装置,结构简单、自动控制、便于调节、减少人工成本,为湖泊的自动化投菌提供便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流加菌剂装置,包括:

储菌装置,用于预培养菌液,其上端设有加料口,在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出料管道;储菌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下端面的第一微孔曝气盘、对菌液进行搅拌的第一搅拌装置以及控制菌液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

储水装置,用于存储水,其上端设有第一入水口,在侧壁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出水管道;

混合装置,分别与所述出料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连接,且两个管道分别设有检测各自流量的流量计;所述混合装置还包括感应装置和第二微孔曝气盘;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液面高度和记录反应时间并与所述出料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控制连接,所述混合装置的下端面设有排液口;

加样装置,与所述排液口连接,包括加样开关、加样总管和多根加样支管;所述加样开关设置在所述加样总管上且与所述感应装置控制连接,所述加样支管均与所述加样总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自动控制、便于调节、减少人工成本,为湖泊的自动化投菌提供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流加菌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流加菌剂装置,包括储菌装置1、储水装置2、混合装置3以及加样装置4。储菌装置1中培养和存储浓菌液,储水装置2中存有水,两者分别通过管道与混合装置3连接,将菌液和水按照一定配比加入至混合装置3,混合装置3中继续培养菌液,再通过底部的加样装置4向湖泊加入混合后菌液。

继续参见图1,储菌装置1的上端面设有加料口11,下端面的表面设有第一微孔曝气盘12,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13,储菌装置1中设有第一搅拌装置14和温度控制装置15,第一搅拌装置14充分混合储菌装置 1中的浓菌液,温度控制装置15对浓菌液进行温度控制。

具体地,第一微孔曝气盘12的每小时曝气量为储菌装置1的容积3~4 倍,优选地,为3.5倍。

第一出料口13设有出料管道130,出料管道130连接至混合装置3的顶部,在出料管道130上设有抽菌泵131。

储水装置2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入水口21,侧壁的下端设有出水口22。在出水口22设有出水管道220,出水管道220上设有抽水泵221。

混合装置3的上端面分别设有第二进料口31和第二入水口32,第二进料口31连接出料管道130,第二入水口32连接出水管道220。第二进料口 31连接混合装置3中的第一进料管道310,第二入水口32连接混合装置3 中的第一进水管道320,两根管道分别设有监测流量的流量计310A和 320A。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第一进料管道310和第一进水管道320的流量比为1:5~1:4。

混合装置3中设有感应装置33,用于感应液面的高度;感应装置33还包括计时器,用于计算反应时间。并且感应装置33与抽菌泵131、抽水泵 221控制连接。

混合装置3的下端设有第二微孔曝气盘34以及连接加样装置4的排液口。

加样装置4包括加样开关41、加样总管42以及多根加样支管43。其中加样开关41设置在加样总管42上并与计时器控制连接。

当加样开关41打开时,混合装置3的混合液流进加样总管42中,再通过连接至加样总管42的每根加样支管43向湖泊目标区域定向出液。

进一步,储菌装置1为圆筒形,搅拌装置14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搅拌轴竖向设置在储菌装置1的中心轴线上,搅拌叶设置在搅拌轴的下端。

温度控制装置15包括温度感应器和加热棒。具体地,当温度感应器感应到储菌装置1的菌液温度在28℃以下时,加热板开启加热,并保持菌液在28-35℃左右。

混合装置3的感应装置33包括漂浮在液面上的感应浮球以及与感应浮球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混合装置3的底部,当混合装置3 的液面上升后,感应浮球受到向上的浮力并传输至压力传感器,当液面到一定高度后,如混合装置3高度的90%时,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浮力与预设值相同,即刻控制关闭抽菌泵131、抽水泵221,停止输入菌液和水,同时打开第二微孔曝气盘34。

具体地,第二微孔曝气盘34的每小时曝气量为混合装置3容积的3~4 倍,优选为3.5倍。

感应装置33包括的计时器所预设的反应时间为2~4h之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当停止输入菌液和水后,在混合装置中反应2~4h后,控制加样装置4的加样开关41进行排液。在混合装置3中的液面低于一定高度时,优选地,如总高度的30~35%时,重新打开抽菌泵131、抽水泵 221。

优选地,加样装置4的加样开关41为电磁阀。加样支管43的间距为 20-50cm,加样支管43和加样总管42均为PVC等密度较轻的塑料材质,加样支管43下端为橡胶软管。

综上所述,储菌装置1中预培养浓菌液与储水装置2分别向混合装置3 中加入浓菌液和水,浓菌液和水按照1:5~1:4的比例进行添加。在混合装置 3中继续培养菌液,当液面到达一定位置时停止加入浓菌液和水,反应2~4 小时后,打开加样开关41,通过各个加样支管43对不同指定区域进行排液。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控制、便于调节、减少人工成本,为湖泊的自动化投菌提供便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