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8463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表面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热处理件、铸件、锻件、铸件等在生产加工完成后,需要用进行清洁,达到光滑、去除灰尘的效果,现在工厂加工完成后一般采用人工清洁,来达到效果,不仅浪费人力,工作效率低,而且不能保证清洁的质量。工件清洁不到位,表面带有加工碎屑和粉尘等,会严重影响后续的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表面除尘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表面除尘装置,它包括沿着工件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除尘室和烘干室、用于输送工件的多个辊子、位于除尘室下方的污水处理槽,

除尘室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多个喷淋头、开设在第一壳体的底部的出水口;

烘干室包括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二壳体内的多个热风出口;

污水处理槽包括槽体、设置在槽体内并将槽体分隔为第一区和第二区的滤板,第一区位于出水口的下方,第二区连接有将第二区内的水泵至喷淋头的水泵。

进一步地,第一机壳的顶部还开设有吹风口。

更进一步地,吹风口与一吹风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喷淋头设置在第一壳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槽体的第一区的下部开设有可开关的清理口。

进一步地,多个辊子沿着工件的输送方向均匀布置。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的底部呈倒锥形。

更进一步地,出水口位于倒锥形的最底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表面除尘装置,通过用水喷淋的方式去除工件表面的加工碎屑和粉尘,再通过热风烘干,保证清洁后的工件干燥及时,而喷淋后产生的带有加工碎屑和粉尘的污水通过污水处理槽的过滤处理,将过滤后的水再次利用至喷淋除尘。通过使用本表面除尘装置对工件进行清洁,大大提高了工件清洁效率和质量,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保证环境干净环保,节省能源,满足绿色环保生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表面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除尘室;11、第一壳体;12、喷淋头;13、出水口;14、吹风口;

2、烘干室;21、第二壳体;22、热风出口;

3、污水处理槽;31、槽体;32、滤板;33、第一区;34、第二区;

4、辊子;

5、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表面除尘装置,它包括沿着工件5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除尘室1和烘干室2、用于输送工件5的多个辊子4、位于除尘室1下方的污水处理槽3。

除尘室1包括第一壳体11、设置在第一壳体11内的多个喷淋头12、开设在第一壳体11的底部的出水口13。多个喷淋头12均匀地设置在第一壳体11的顶部。

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机壳的顶部还开设有吹风口14,吹风口14与一吹风机相连接。在喷淋清洁的同时,通过吹风口14对工件5进行吹风,将工件5上的脏污吹落,进一步地对工件5进行清洁。

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壳体11的底部呈倒锥形,如附图1所示,出水口13位于倒锥形的最底端,这种设计,更有利于喷淋后的污水和掉落的碎屑等排出,不会在除尘室1的底部造成淤积。

烘干室2包括第二壳体21、设置在第二壳体21内的多个热风出口22。由于在除尘室1经过喷淋后的工件5上有水,所以通过热风来对工件5进行快速烘干,保持工件5表面的干燥。

污水处理槽3包括槽体31、设置在槽体31内并将槽体31分隔为第一区33和第二区34的滤板32,第一区33位于出水口13的下方,第二区34连接有将第二区34内的水泵至喷淋头12的水泵(附图中未画出)。从除尘室1的出水口13落下的污水和碎屑落入污水处理槽3的第一区33,通过滤板32将碎屑和污水中的粉尘等过滤,过滤后的较为清洁的水则流至第二区34,再通过水泵将清洁的水泵至除尘室1的喷淋头12,作为对工件5进行喷淋清洁的用水而被循环利用。

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槽体31的第一区33的下部开设有可开关的清理口(附图中未画出)。当第一区33内的碎屑和粉尘积累至一定量时,打开清理口,将碎屑和粉尘排出。

上述的多个辊子4沿着工件5的输送方向均匀布置。

本表面除尘装置,通过用水喷淋的方式去除工件5表面的加工碎屑和粉尘,再通过热风烘干,保证清洁后的工件5干燥及时,而喷淋后产生的带有加工碎屑和粉尘的污水通过污水处理槽的过滤处理,将过滤后的水再次利用至喷淋除尘。通过使用本表面除尘装置对工件5进行清洁,大大提高了工件5清洁效率和质量,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保证环境干净环保,节省能源,满足绿色环保生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