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低流程分子蒸馏污油泥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6552发布日期:2018-06-30 03:53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低流程分子蒸馏污油泥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流程分子蒸馏污油泥处理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低流程分子蒸馏污油泥处理炉。



背景技术:

污油泥包括石油沉罐油泥、石油管道输送油泥、船泊油泥、石油钻井泥、废机油再生渣油以及生物油提炼后的渣油,国家把这些废物列入危险废物类排号为HW-08,目前国内对于这些油泥还尚未有一种良好的处理方法。

分子蒸馏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它不同于传统蒸馏依靠沸点差分离原理,而是靠不同物质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实现分离,因此可以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实现对油泥的处理,将油泥中的轻油和重物质进行分离,对重物质再进行进一步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低流程分子蒸馏污油泥处理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低流程分子蒸馏污油泥处理炉,包括设置有出渣口和排气孔的炉体,所述炉体在设置所述出渣口的另一端设置有入料装置,所述炉体内设置有蒸馏加热装置、铺油装置和冷凝回收装置,所述蒸馏加热装置位于所述铺油装置下方,所述铺油装置位于所述冷凝回收装置下方;

所述冷凝回收装置包括回油盘和冷凝板,所述回油盘位于所述铺油装置上方,所述回油盘和所述冷凝板两侧与所述炉体内壁存在间隙,所述冷凝板位于回油盘上方。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凝板内部存在空腔,所述空腔填充制冷剂。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凝板在两端设置有入液口和出液口。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凝板的高度由两侧向中间逐渐变低,所述冷凝板底部设置有排油孔。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入料装置包括加热器,所述入料装置与所述炉体间设置有阀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蒸馏加热装置包括燃烧室和热油盘,所述燃烧室位于所述热油盘下方。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铺油装置为链式刮板机。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油盘侧面设置有回油口。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炉体外设置有保温防护壳。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炉体下方设置有滑轨。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工作时,油泥通过入料装置流入炉体内,由铺油装置将流入炉内的油泥均匀铺开并输送油泥前进,在油泥向炉尾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蒸馏加热装置对油泥进行加热,冷凝回收装置对油蒸汽进行回收。

油泥受热,油泥中的油分子会溢出油泥形成气相蒸汽,由于重分子的分子自由程小于回油盘与蒸馏加热装置的距离,在重分子未达到回油盘时就会凝结落会油泥,而轻油分子自由程大于冷凝板与蒸馏加热装置的距离,轻油气相蒸汽沿回油盘与炉体的缝隙向上升腾,轻油气相蒸汽向上升腾的过程中遇冷凝板凝固成液滴,凝固成的液滴会沿冷凝板流入回油盘并被回收,废气由排气口排出并收集,待油泥输送至炉尾,轻油提取完全后的料渣由铺油装置从出渣口排出炉体。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对油泥处理困难的现状,为今后处理油泥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油泥中轻油的回收利用,具有环保经济高效的特点,设置科学合理。

2、通过本实用新型中冷凝板的空腔内添加制冷剂,可以实现冷凝板的制冷功能,设置科学合理。

3、本实用新型中冷凝板采用液冷的方式,通过冷却液通过入液口流入冷凝板中的空腔,并从出液口流出,实现了冷循环,冷却效果良好,设置科学合理。

4、本实用新型中冷凝板中间低两边高,并在中间开有排油孔,油蒸汽在冷凝板表面凝结成液滴会沿冷凝板向中间流动,上表面集中的液滴通过排油孔流入回油盘,优化了冷凝板的结构,缩短冷凝板液滴滴下的过程,进而增加了冷凝板的工作效率,设置科学合理。

5、本实用新型中的入料装置为一种加热器,对油泥进行预加热可以增强油泥的流动性,并能增强油泥进入炉体的蒸馏效果,入料装置与炉体间设置的阀门可以截断入料,可以实现对入料的控制,这种入料装置具有加热均匀,操作更加安全、设计合理、机型小巧等优点,能够对油泥进行预热,增强油泥的流动性,使油泥在炉内的铺开更为容易,设置科学合理。

6、本实用新型中的燃烧室中有热源加热,燃烧室对热油盘和炉体提供热量,并能通过对燃烧室内的热源进行调节,使炉内温度达经济合理的蒸馏温度,使油分子能够受热溢出油泥形成气相蒸汽并遇冷凝板凝结,而重分子遇不到回油盘落回油泥,设置科学合理。

7、本实用新型中的铺油装置为一种链式刮板机,链式刮板机通过驱动下链条带动刮板搅动油泥,将入料口堆积的油泥在热油盘上铺开,并推动油泥向炉尾出渣口输送,减小维护成本这种链式刮板机具有安装方便,易维护,低成本等优点,使油泥在炉内的铺开更为容易,设置科学合理。

8、本实用新型中回油盘上收集的油可通过回头口排出炉体外并进行进一步回收,解决了回油盘排油的问题,设置科学合理。

9、通过炉体外设置的保温防护壳可以实现对炉体的保温,减少了燃烧室的工作压力,变相减少了能耗,同时保温防护罩可以实现对炉体的防护功能,设置科学合理。

10、在安装维护时,通过在炉体底部设置的滑轨,可以使炉体的安装更为方便,减少了维护成本,设置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剖切示意图;

图中:1-炉体,11-出渣口,12-保温防护壳,13-滑轨,2-入料装置,21-加热器,211-阀门,3-蒸馏加热装置,31-燃烧室,32-热油盘,4-铺油装置,5-冷凝回收装置,51-回油盘,511-回油口,52-冷凝板,521-空腔,522-入液口,523-出液口,524-排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低流程分子蒸馏污油泥处理炉,包括设置有出渣口11和排气孔的炉体1,炉体1在设置出渣口11的另一端设置有入料装置2,炉体1内设置有蒸馏加热装置3、铺油装置4和冷凝回收装置5,蒸馏加热装置3位于铺油装置4下方,铺油装置4位于冷凝回收装置5下方;

冷凝回收装置5包括回油盘51和冷凝板52,回油盘51位于铺油装置4上方,回油盘51和冷凝板52两侧与炉体1内壁存在间隙,冷凝板52位于回油盘51上方。

工作时,油泥通过入料装置2流入炉体1内,由铺油装置4将流入炉内的油泥均匀铺开并输送油泥前进,在油泥向炉尾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蒸馏加热装置3对油泥进行加热,冷凝回收装置5对油蒸汽进行回收。

油泥受热,油泥中的油分子会溢出油泥形成气相蒸汽,由于重分子的分子自由程小于回油盘51与蒸馏加热装置3的距离,在重分子未达到回油盘51时就会凝结落会油泥,而轻油分子自由程大于冷凝板52与蒸馏加热装置3的距离,轻油气相蒸汽沿回油盘51与炉体1的缝隙向上升腾,轻油气相蒸汽向上升腾的过程中遇冷凝板52凝固成液滴,凝固成的液滴会沿冷凝板52流入回油盘51并被回收,废气由排气口排出并收集,待油泥输送至炉尾,轻油提取完全后的料渣由铺油装置4从出渣口11排出炉体1。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对油泥处理困难的现状,为今后处理油泥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油泥中轻油的回收利用,具有环保经济高效的特点,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冷凝板52内部存在空枪521,空枪521填充制冷剂。

通过本实用新型中冷凝板52的空枪521内添加制冷剂,可以实现冷凝板52的制冷功能,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冷凝板52在两端设置有入液口522和出液口523。

本实用新型中冷凝板52采用液冷的方式,通过冷却液通过入液口522流入冷凝板52中的空枪521,并从出液口523流出,实现了冷循环,冷却效果良好,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冷凝板52的高度由两侧向中间逐渐变低,冷凝板52底部设置有排油孔524。

本实用新型中冷凝板52中间低两边高,并在中间开有排油孔524,油蒸汽在冷凝板52表面凝结成液滴会沿冷凝板52向中间流动,上表面集中的液滴通过排油孔524流入回油盘51,优化了冷凝板52的结构,缩短冷凝板52液滴滴下的过程,进而增加了冷凝板52的工作效率,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入料装置2包括加热器21,入料装置2与炉体1间设置有阀门211。

本实用新型中的入料装置2为一种加热器21,对油泥进行预加热可以增强油泥的流动性,并能增强油泥进入炉体1的蒸馏效果,入料装置2与炉体1间设置的阀门211可以截断入料,可以实现对入料的控制,这种入料装置2具有加热均匀,操作更加安全、设计合理、机型小巧等优点,能够对油泥进行预热,增强油泥的流动性,使油泥在炉内的铺开更为容易,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蒸馏加热装置3包括燃烧室31和热油盘32,燃烧室31位于热油盘32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的燃烧室31中有热源加热,燃烧室31对热油盘32和炉体1提供热量,并能通过对燃烧室31内的热源进行调节,使炉内温度达经济合理的蒸馏温度,使油分子能够受热溢出油泥形成气相蒸汽并遇冷凝板52凝结,而重分子遇不到回油盘51落回油泥,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铺油装置4为链式刮板机。

本实用新型中的铺油装置4为一种链式刮板机,链式刮板机通过驱动下链条带动刮板搅动油泥,将入料口堆积的油泥在热油盘32上铺开,并推动油泥向炉尾出渣口11输送,减小维护成本这种链式刮板机具有安装方便,易维护,低成本等优点,使油泥在炉内的铺开更为容易,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回油盘51侧面设置有回油口511。

本实用新型中回油盘51上收集的油可通过回头口排出炉体1外并进行进一步回收,解决了回油盘51排油的问题,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炉体1外设置有保温防护壳12。

通过炉体1外设置的保温防护壳12可以实现对炉体1的保温,减少了燃烧室31的工作压力,变相减少了能耗,同时保温防护罩可以实现对炉体1的防护功能,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炉体1下方设置有滑轨13。

在安装维护时,通过在炉体1底部设置的滑轨13,可以使炉体1的安装更为方便,减少了维护成本,设置科学合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