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清洁机构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2416发布日期:2018-09-07 23:0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伏配套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自清洁机构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伏发电事业蓬勃发展,在全国农村和山区建设有大量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在太阳能光伏电站维护运行中碰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光伏板表面清洗的问题,电站长期运行过程中,难免落上飞鸟、鸟粪、尘土、落叶等遮挡物,这些遮挡物在太阳电池组件上就形成了阴影,太阳电池组件中某些电池单片的电流、电压发生了变化。其结果使太阳电池组件局部电流与电压之积增大,从而在这些电池组件上产生了局部温升。所以,在光伏电站后期运行过程中,保持电池板表面的清洁十分关键,如鸟粪、尘土、落叶等造成的遮挡会产生热斑效应,轻则会影响电站发电量,重则会造成电池局部损坏,缩短电池组件寿命。经常对光伏板进行清洗保洁,才能不影响发电效率,根据国际机构的统计估计,每清洗一次光伏板就可以增加约10%到30%的发电量。

结合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太阳能光伏板清洁通常采用清洁机器人和人工的形式,清洁机器人价格极其昂贵,完全不适合多数普通家庭使用,而人工清洁耗时耗力,并且由于太阳能光伏板通常安装于高处阳光充足的地方,清洁时带有一定安全隐患。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带自清洁机构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体,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自清洁机构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体,以解决现有清洁成本高,人力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带自清洁机构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体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带自清洁机构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体,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导轨,滑动槽,齿条,滚动槽,护盖,挡板,行程开关,电机,触碰块,转轴,齿轮,清洗擦,滑条,支撑块和喷头;所述导轨设有两处,分别设于太阳能光伏板的两侧;所述滑动槽为T型槽,开设于导轨上,前后贯通;所述滚动槽为矩形长槽,开设于导轨顶端;所述齿条齿面朝上粘合于滚动槽底面上;所述护盖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于导轨顶侧,固定后与滚动槽形成的矩形槽高度大于齿轮+齿条的高度;所述挡板设有两处,设有两处,固定于导轨之间,顶侧和底侧各一处;所述行程开关设有两处,一处设于顶侧挡板底侧,另一处设于底侧挡板顶侧;所述电机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到清洗擦顶侧;所述转轴设有两处,分别直连至电机左右两侧,中间带有一处轴肩,可在电机的工作下旋转;所述清洗擦底侧为与太阳能光伏板宽度相等的毛刷,顶侧为板材,两端分别设有一处滑条,锐角倒钝,可在滑动槽内来回滑动,由于滑动槽的镜面处理,滑动时阻力较小。

进一步的,所述触碰块设有两处,分别固定于电机前后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与齿条压力角相等,模数相等,与齿条啮合使用,连接到转轴的左右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设有两处,为分体式结构,底部固定于清洁擦顶侧,内部为阶梯孔,小孔直径大于转轴直径1mm,大孔直径大于转轴上轴肩处直径1mm。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设有两处,固定于导轨顶侧,喷口朝向太阳能光伏板,通过直动式电磁阀连接到龙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护盖的设置,有利于对滚动槽进行保护,防止导轨在户外环境中进入树叶泥沙影响工作。

滑动槽的设置,有利于滑条在内部侧滑动,在电机和齿轮齿条的带动下,清洁擦既可以稳定的运动与滑动槽中,同时可以流畅的对太阳能光伏板的表面进行清洁。

本实用新型带有自清洁结构,可以定时定期对太阳能光伏板进行清洁,不需人力投入,耗费能源少,能够被绝大多数家庭接受,成本低廉,制作简单,可以大批量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块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块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图中:1-太阳能光伏板,2-导轨,21-滑动槽,22-齿条,23-滚动槽,24-护盖,3-挡板,31-行程开关,4-电机,41-触碰块,42-转轴,43-齿轮,5-清洗擦,51-滑条,52-支撑块,6-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一种带自清洁机构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体,包括太阳能光伏板1,导轨2,滑动槽21,齿条22,滚动槽23,护盖24,挡板3,行程开关31,电机4,触碰块41,转轴42,齿轮43,清洗擦5,滑条51,支撑块52和喷头6;导轨2设有两处,分别设于太阳能光伏板1的两侧;滑动槽21为T型槽,开设于导轨2上,前后贯通;滚动槽23为矩形长槽,开设于导轨2顶端;齿条22齿面朝上粘合于滚动槽23底面上;护盖24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于导轨2顶侧,固定后与滚动槽23形成的矩形槽高度大于齿轮43+齿条22的高度;挡板3设有两处,设有两处,固定于导轨2之间,顶侧和底侧各一处;行程开关31设有两处,一处设于顶侧挡板3底侧,另一处设于底侧挡板3顶侧;电机4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到清洗擦5顶侧;转轴42设有两处,分别直连至电机4左右两侧,中间带有一处轴肩,可在电机4的工作下旋转;清洗擦5底侧为与太阳能光伏板1宽度相等的毛刷,顶侧为板材,两端分别设有一处滑条51,锐角倒钝,可在滑动槽21内来回滑动,由于滑动槽21的镜面处理,滑动时阻力较小。

其中,触碰块41设有两处,分别固定于电机4前后两侧,在电机4工作时,清洁擦5向上或是向下沿导轨2运动,当触碰块41运动到上端或者下端碰到行程开关31后,电机4反转,使清洁擦5在导轨2上做往复运动,对太阳能光伏板1进行清洁。

其中,齿轮43与齿条22压力角相等,模数相等,与齿条22啮合使用,连接到转轴的左右两端,随着电机4的工作,使得齿轮43在齿条22上开始运动,从而使得清洁擦5在电机4的带动下运动。

其中,支撑块52设有两处,为分体式结构,底部固定于清洁擦5顶侧,内部为阶梯孔,小孔直径大于转轴42直径1mm,大孔直径大于转轴42上轴肩处直径1mm,由于转轴42的长度较长,因此设置支撑块52起到辅助支撑作用,不宜向转轴42在电机4带动下的转动,防止转轴42随长时间使用后发生向下的疲劳应力,减少使用寿命。

其中,喷头6设有两处,固定于导轨2顶侧,喷口朝向太阳能光伏板1,通过直动式电磁阀连接到龙头,在清洁擦5工作前,先在太阳能光伏板1上喷射一部分水,增加清洁效果,防止干擦磨损太阳能光伏板1的表面。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太阳能光伏板1与逆变器、控制器以及蓄电池相连接,同时,电机4,连接到喷头6的直动式电磁阀和行程开关31连接至KG316T微电脑时控开关,且通过另一处逆变器连接至另一处蓄电池,通过该蓄电池的电量作为主动力源,在KG316T微电脑时控开关上设定好本装置的开启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在到开启时间时,直动式电磁阀开启,喷头6向太阳能光伏板1上喷水5s,然后直动式电磁阀关闭,喷头6停止供水,此时电机4工作,转轴42在电机4的带动下旋转,齿轮43随之转动,通过与齿条22的啮合,齿轮43向上滚动(假设先向上方运动),滑条51在滑动槽21中滑动,当触碰块41碰到顶部的行程开关31时,电机4在KG316T微电脑时控开关的控制下反转,清洗擦5开始向下运动,当底部的触碰块41碰到底部的行程开关31时,电机4再次正转,清洁擦5向上运动,达到自动清洁太阳能光伏板1的目的。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