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0262发布日期:2018-09-14 23:5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膜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膜过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在造纸过程中,会产生白水,白水是含有各种溶解的有机物、无机物及微生物的造纸过程中的产物。目前,白水处理中会采用膜过滤装置对多圆盘过滤机出得超清滤液进行再处理,从而提升水质,进行循环利用。现有的膜过滤装置的进水、出水管道设置在各个方向,不便于使用。此外,膜过滤装置内的管体与外部管道连接时,容易发生渗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管道连接使用,密封性较好,洁净水不会渗漏的膜过滤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膜过滤装置,包括主体,上盖和过滤组件,主体具有容纳腔,过滤组件设置在容纳腔中,上盖设置在主体上方并封闭过滤组件,上盖设有第一管部,第二管部和第三管部,第一至第三管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管部和第三管部与容纳腔连通,过滤组件包括过滤膜和滤管,过滤膜包裹在滤管表面,滤管顶部插设在上盖中且与第二管部连通,滤管底部与主体底部连接,滤管表面设有过滤孔,过滤孔环绕滤管设置,所述滤管与上盖之间设有密封件,密封件包括密封部和支架,支架卡设在密封部中,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端和第二密封端,第一、第二密封端分别与滤管接触且位于支架两侧。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密封部包括弯折部,弯折部与第一密封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密封部包括安装槽,支架设置在安装槽中,弯折部位于支架侧面。

作为优选方案,密封件包括弹性环,第一密封端具有凹槽,凹槽环绕滤管设置,弹性环设置在凹槽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盖具有容纳槽,密封件设置在容纳槽中,密封件设置在容纳槽内壁和滤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膜过滤装置能够使多根管部集中设置在上盖上,便于管部连接使用;此外,能够有效提升滤管与第二管部的连接密封性,避免渗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膜过滤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膜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膜过滤装置包括主体1,上盖2和过滤组件3,主体1具有容纳腔11,过滤组件3设置在容纳腔11中,上盖2设置在主体1上方并封闭过滤组件;上盖2设有第一管部21,第二管部22和第三管部23,第一至第三管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管部和第三管部与容纳腔11连通。过滤组件3包括过滤膜31和滤管32,过滤膜31包裹在滤管32表面,滤管顶部插设在上盖中且与第二管部连通,滤管底部与主体底部连接。滤管32表面设有过滤孔33,过滤孔环绕滤管设置,所述滤管与上盖之间设有密封件4,密封件4包括密封部41和支架42,支架41卡设在密封部42中。密封部42包括第一密封端421和第二密封端422,第一、第二密封端分别与滤管接触且位于支架41两侧;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至第三管部设置在上盖且开口方向一致,从而便于管道与各管部连接,方便操作;此外,通过密封件的支架,能够支撑密封部,避免其长期使用后失去弹性影响密封。通过两个密封端,实现双层密封,从而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支架为金属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膜过滤装置在使用时,水流通过第一管部21进入容纳腔,水流经过过滤膜渗入并通过滤管上的过滤孔进入滤管中,滤管中的水是洁净水,洁净水通过第二管部排出22,容纳腔中含有杂质的废水可通过第三管部23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42包括弯折部423,弯折部与第一密封端421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弯折部能够形变,从而使滤管插入上盖时,弯折部能够使第一密封端压紧滤管,从而避免滤管移动导致密封失效。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42包括安装槽424,支架42设置在安装槽中,弯折部423位于支架42侧面。从而使支架能够嵌设在密封部中。

本实施例中,密封件4包括弹性环43,第一密封端具有凹槽44,凹槽环绕滤管设置,弹性环设置在凹槽中。通过设置弹性环,进一步使第一密封端与滤管表面保持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2具有容纳槽24,密封件设置在容纳槽中,密封件4设置在容纳槽内壁和滤管之间,从而便于密封件的安装。

本实施例的一种膜过滤装置能够使多根管部集中设置在上盖上,便于管部连接使用;此外,能够有效提升滤管与第二管部的连接密封性,避免渗漏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