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换混流控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9962发布日期:2019-01-14 17:5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换混流控藻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藻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换混流控藻机。



背景技术:

水藻是水生藻类植物,藻的一种,水中很多;由于一部分水体的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造成藻类的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造成一些湖水的水底缺氧,不利于河道和水体的正常生态系统。

根据上述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0820135397的一种超声治理水藻装置,包括主体,主体具有固定架、可调架和升降螺杆,可调架为上框架和下框架组成的双层架,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由连接杆连接,升降螺杆通过固定架的中心孔与上框架螺纹连接,下框架上固定有呈一定规律分布的超声波振子。该实用新型采取超声波振子集成,适宜在河水、湖水开放环境中除藻,所以除藻处理的范围大、效率高。由于可以随时行驶到需要除藻的区域,应用方便灵活,所以特别适用于局部水体水华爆发的应急处理。

上述方案的缺点在于:整个装置体积较大,移动并不是很方便,间接导致装置的移动可能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所以并不适合一些道路比较复杂的河道的水藻处理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交换混流控藻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换混流控藻机,包括控制手柄、机壳、引流筒、搅碎装置、吸料装置和至少四个浮体,机壳圆柱状结构,并且其两端均为敞口设置,引流筒设于机壳底部并且与之连通,搅碎装置设于引流筒内的上半段,吸料装置设置在引流筒的底部并且与之内部相连通,机壳外的下半段设有吻合其外表面的托架,所有浮体均呈矩形式分布在托架的周边,并且每个浮体的底部均通过一个连接架与托架固定连接,搅碎装置包括搅碎电机和间隙对称设置的两个辊筒,两个辊筒均对应于机壳底部的敞口,搅碎电机设于引流筒的外部并且用以驱动两个辊筒能够同步正反转,机壳外部设有控制器,控制手柄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每个浮体的侧边均设有一个推进器,所有推进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搅碎装置包括还包括u型板,u型板呈水平设于引流筒内,并且其开口面始终朝上,u型板的底部设有导流口,两个辊筒对称设于u型板的开口内,并且二者还分别通过一根转轴铰接设置,两根转轴的同一端分别设有一个齿轮,两个齿轮相互啮合,搅碎电机设于引流筒的外部,并且其转子与其中一根转轴传动连接,两个辊筒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沿之轴向等间隙排列的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所有第一刀具和所有第二刀具一一交错。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浮体均为中空结构的塑料块,每个浮体的顶部均设有一个拨料板,每个拨料板的一端均与各自位置的浮体轴接配合,机壳上方设置有横梁架,横梁架上设有四个并分别用以驱动一个拨料板的另一端能够朝机壳方向转动的拨料电机。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拨料板均为长条形结构,并且其底部均设有若干沿其延伸方向间隙分布的硬毛刷,每个拨料板均为中空结构,每个拨料板的长度均小于相邻的两个浮体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内的下半段设置有朝其轴线方向倾斜的汇流斜面,机壳为锰钢材质铸成。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顶部敞口处嵌有阻隔板,该阻隔板为格栅结构,横梁架处于阻隔板的中心处并且呈竖直与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筒底端为敞口设置,并且其内壁和外壁之间设有沿之周向环绕而成的隔腔,隔腔位于引流筒的下半段,隔腔内设有能够绕引流筒的轴线转动的隔层,隔层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放料口,引流筒的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缺口,在隔层处于工作状态下,两个放料口分别能够与一个缺口相连通,引流筒的外部设置用以驱动隔层转动的启闭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筒的底端设有衔接筒,衔接筒与引流筒连通,并且二者通过多个连接扣同轴连接,衔接筒的顶端与引流筒的底端留有间隙,该间隙内设有大齿环,隔层的底部朝下延伸并且与大齿环固定套接,大齿环的周边设有与之相啮合的传动齿,启闭电机与传动齿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衔接筒的底端设置有过滤网,吸料装置包括水泵,水泵的进水端与衔接筒的底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筒和衔接筒均为锰钢材质铸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交换混流控藻机,人工将整机置于湖水内,机壳顶端依靠四个浮体处于湖面,下半段以及引流筒等处于湖水内,即湖水下层,同时托架与连接架均处于湖水下层,防止影响水藻进入机壳顶端敞口,然后人工控制手柄,使得推进器工作,并通过浮体使得机壳、引流筒等器件行进至水藻区域,然后吸料装置工作,促使该区域水源即水藻等物质被吸入机壳内,该过程中,阻隔板确保湖水周边的大件进入机壳内,仅仅用于水藻和水源的进入;并且于此同时,人工根据查看湖面情况,使得某个拨料电机工作,促使其位置的拨料板转动,使得距离机壳位置较远的水藻被拨动接近于机壳位置,加大工作时效;并且如果阻隔板位置有大件将其堵塞,也可以用相对应的拨料板将其拨开,加大整机可操控性;水藻进入后,直接通过机壳进入引流筒内,并且必须经过两个辊筒之间,此时两个辊筒通过搅碎电机工作而正反转,二者并且依靠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的交错设置,对途经的水藻进行切割或挤压粉碎目的,粉碎后的水藻以及水源继续被吸料装置朝下吸收,常规的废料滞留在过滤网上,极为细小的废料以及其余水源则进入水泵的进水端由其出水端排出,到达一定时间后,吸料装置停止吸收,并且两个缺口均通过启闭电机作用力打开,滞留在引流筒内的废料由于相对的两个缺口打开原因,会充分流出引流筒外,与湖水接触,以此过滤网得到释放,不会堵塞;这些废料进入湖水后,作为会湖内鱼类的饵料,根茎被破坏的水藻在短期内会坏死并且沉入水底腐烂,作为鱼类饵料,本发明整机体积小,便于人工灵活移动,并且在处理水藻过程中可将粉碎后的水藻置于水底以提供鱼类的饵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机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整机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整机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立体剖视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的立体剖视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b处的放大图;

图11为图8中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壳1,汇流斜面1a,阻隔板1b,托架1c,连接架1d,横梁架1e,控制器1t。

引流筒2,隔腔2a,隔层2b,放料口2c,缺口2d,启闭电机2e。

搅碎电机3,辊筒3a,u型板3b,导流口3b1,齿轮3v,第一刀具3q,第二刀具3t。

浮体4,推进器4a,拨料板4b,拨料电机4c,硬毛刷4c1。

衔接筒5,连接扣5a,大齿环5b,传动齿5c。

过滤网6,水泵6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11所示的一种交换混流控藻机,包括控制手柄、机壳1、引流筒2、搅碎装置、吸料装置和至少四个浮体4,机壳1圆柱状结构,并且其两端均为敞口设置,引流筒2设于机壳1底部并且与之连通,搅碎装置设于引流筒2内的上半段,吸料装置设置在引流筒2的底部并且与之内部相连通,机壳1外的下半段设有吻合其外表面的托架1c,所有浮体4均呈矩形式分布在托架1c的周边,并且每个浮体4的底部均通过一个连接架1d与托架1c固定连接,搅碎装置包括搅碎电机3和间隙对称设置的两个辊筒3a,两个辊筒3a均对应于机壳1底部的敞口,搅碎电机3设于引流筒2的外部并且用以驱动两个辊筒3a能够同步正反转,机壳1外部设有控制器1t,控制手柄与控制器1t通讯连接,每个浮体4的侧边均设有一个推进器4a,所有推进器4a均与控制器1t电性连接。

所述搅碎装置包括还包括u型板3b,u型板3b呈水平设于引流筒2内,并且其开口面始终朝上,u型板3b的底部设有导流口3b1,两个辊筒3a对称设于u型板3b的开口内,并且二者还分别通过一根转轴铰接设置,两根转轴的同一端分别设有一个齿轮3v,两个齿轮3v相互啮合,搅碎电机3设于引流筒2的外部,并且其转子与其中一根转轴传动连接,两个辊筒3a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沿之轴向等间隙排列的第一刀具3q和第二刀具3t,所有第一刀具3q和所有第二刀具3t一一交错,吸料装置的作用力,使得湖面表层的水源以及水藻等物质,由机壳1顶端进入,并且该水藻以及水必须途经两个辊筒3a之间方可彻底到达引流筒2内,在下流的该过程中,搅碎电机3迫使其中一个转轴活动,并且使得与该转轴对应的齿轮3v转动,即啮合另一齿轮3v,促使另一转轴转动,两个转轴转动,并且为正反转,即促使两个辊筒3a转动,并且第一刀具3q和第二刀具3t的交错设置,即水藻等小物质途经两个辊筒3a之间时,会被第一刀具3q和第二刀具3t随辊筒3a旋转作用力切碎或挤压粉碎;推进器4a使得浮体4可以在湖面进行活动转向,该器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导流口3b1的设置使得被粉碎的水藻等水源和物质可以通过其继续下流。

每个所述浮体4均为中空结构的塑料块,每个浮体4的顶部均设有一个拨料板4b,每个拨料板4b的一端均与各自位置的浮体4轴接配合,机壳1上方设置有横梁架1e,横梁架1e上设有四个并分别用以驱动一个拨料板4b的另一端能够朝机壳1方向转动的拨料电机4c;四个浮体4处于机壳1周边,即使得机壳1可以浮在湖面,托架1c处于机壳1下半段,即托架1c处于湖面下层;连接架1d的一端乃是与浮体4的底部连接,即连接架1d也随副体下表面处于湖面下层,浮体4其余部分处于湖面上层,该目的在于,机壳1顶端处于湖面时,托架1c和连接架1d处于湖面下层,这样构成不影响湖面水藻等物质进入机壳1内;所有拨料电机4c均与控制器1t电性连接,人工在湖岸操控控制手柄,机壳1到达湖面某位置时,人工通过控制手柄促使某个拨料电机4c转动,并且使得与之对应的拨料板4b转动,转动中,该拨料板4b会将湖面层的水藻抚动至接近于机壳1的位置,促使其可以被吸入机壳1内,并且拨料板4b也能够使得堵在机壳1敞口处的大件物体可以被拨走,防止机壳1顶端敞口处堵塞。

每个所述拨料板4b均为长条形结构,并且其底部均设有若干沿其延伸方向间隙分布的硬毛刷4c1,每个拨料板4b均为中空结构,每个拨料板4b的长度均小于相邻的两个浮体4之间的间距;拨料板4b的结构使得与其浮体4轴接配合后,二者密度较大,使得浮体4更稳定处于湖面上;拨料板4b转动时,依靠其底部的硬毛刷4c1接触水藻,以此促成将水藻顺利拨动至机壳1附近;拨料板4b的长度设置便于其转动时,不会与某个相对的浮体4造成阻碍接触。

所述机壳1内的下半段设置有朝其轴线方向倾斜的汇流斜面1a,机壳1为锰钢材质铸成;水藻被吸入机壳1内后,沿其轴向式朝引流筒2内流动,该过程中,途经汇流斜面1a,会使得水藻相对集中在机壳1的轴线处,便于进入引流筒2内后,可以完全集中在两个辊筒3a之间,便于两个辊筒3a的粉碎目的;机壳1的材质特性促使其长期工作状态下,不会由于接触水等物质造成腐蚀,从而确保其使用稳定及寿命。

所述机壳1的顶部敞口处嵌有阻隔板1b,该阻隔板1b为格栅结构,横梁架1e处于阻隔板1b的中心处并且呈竖直与之连接;整机工作中,水藻由机壳1顶端敞口吸入,防止该吸入过程中,将湖面大件吸入,导致内部器件损坏,所以设置阻隔板1b,并且拨料板4b会根据人工操作将阻隔板1b顶部可能会将其堵塞物质拨走。

所述引流筒2底端为敞口设置,并且其内壁和外壁之间设有沿之周向环绕而成的隔腔2a,隔腔2a位于引流筒2的下半段,隔腔2a内设有能够绕引流筒2的轴线转动的隔层2b,隔层2b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放料口2c,引流筒2的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缺口2d,在隔层2b处于工作状态下,两个放料口2c分别能够与一个缺口2d相连通,引流筒2的外部设置用以驱动隔层2b转动的启闭电机2e;阻隔板1b仅用于防止大件,所以机壳1内难免会吸入硬物小件,所以该小件被辊筒3a粉碎后,会积留在引流筒2的底端,并且由启闭电机2e促使两个缺口2d因为各自的放料口2c的原因而打开,确保引流筒2内的一些物质可以流出,防止这些物质到达吸料装置内。

所述引流筒2的底端设有衔接筒5,衔接筒5与引流筒2连通,并且二者通过多个连接扣5a同轴连接,衔接筒5的顶端与引流筒2的底端留有间隙,该间隙内设有大齿环5b,隔层2b的底部朝下延伸并且与大齿环5b固定套接,大齿环5b的周边设有与之相啮合的传动齿5c,启闭电机2e与传动齿5c传动连接;引流筒2内积留一定硬性物质后,此时启闭电机2e工作,并且取得传动齿5c啮合大齿环5b,大齿环5b转动,促使隔层2b转动,隔层2b转动后,其两个放料口2c分别与一个缺口2d连通,确保缺口2d顺利打开;停止工作时,两个放料口2c分别与一个缺口2d错开,确保缺口2d关闭,这样的话,吸料装置就可以充分的实现对引流筒2以及机壳1内的吸收工作。

所述衔接筒5的底端设置有过滤网6,吸料装置包括水泵6a,水泵6a的进水端与衔接筒5的底端连通;过滤网6防止一些硬性的小碎块进入水泵6a内,从而导致水泵6a的损坏;也就是这些小碎块集中于过滤网6表层,待后续缺口2d打开后,它们可以顺利流出;水泵6a的作用力使得在缺口2d关闭下,可以将引流筒2、机壳1内以及其外部水源吸收,以此达到吸收水藻目的,总而言之,过滤网6只确保水源和一些极为细小的物质通过至水泵6a内。

所述引流筒2和衔接筒5均为锰钢材质铸成;引流筒2和衔接筒5长期处于湖水内,锰钢材质确保二者不会生锈等。

工作原理:人工将整机置于湖水内,机壳1顶端依靠四个浮体4处于湖面,下半段以及引流筒2等处于湖水内,即湖水下层,同时托架1c与连接架1d均处于湖水下层,防止影响水藻进入机壳1顶端敞口,然后人工控制手柄,使得推进器4a工作,并通过浮体4使得机壳1、引流筒2等器件行进至水藻区域,然后吸料装置工作,促使该区域水源即水藻等物质被吸入机壳1内,该过程中,阻隔板1b确保湖水周边的大件进入机壳1内,仅仅用于水藻和水源的进入;并且于此同时,人工根据查看湖面情况,使得某个拨料电机4c工作,促使其位置的拨料板4b转动,使得距离机壳1位置较远的水藻被拨动接近于机壳1位置,加大工作时效;并且如果阻隔板1b位置有大件将其堵塞,也可以用相对应的拨料板4b将其拨开,加大整机可操控性;水藻进入后,直接通过机壳1进入引流筒2内,并且必须经过两个辊筒3a之间,此时两个辊筒3a通过搅碎电机3工作而正反转,二者并且依靠第一刀具3q和第二刀具3t的交错设置,对途经的水藻进行切割或挤压粉碎目的,粉碎后的水藻以及水源继续被吸料装置朝下吸收,常规的废料滞留在过滤网6上,极为细小的废料以及其余水源则进入水泵6a的进水端由其出水端排出,到达一定时间后,吸料装置停止吸收,并且两个缺口2d均通过启闭电机2e作用力打开,滞留在引流筒2内的废料由于相对的两个缺口2d打开原因,会充分流出引流筒2外,与湖水接触,以此过滤网6得到释放,不会堵塞;这些废料进入湖水后,作为会湖内鱼类的饵料,根茎被破坏的水藻在短期内会坏死并且沉入水底腐烂,作为鱼类饵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