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异育银鲫水体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82385发布日期:2019-03-22 21:0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异育银鲫水体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异育银鲫水体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异育银鲫是以黑龙江方正县天然雌核发育的银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子代,具有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适应性强,生长快都特点,是人工养殖的优质品质。在其养殖的过程中,特别是高密度养殖过程中,需要人工大量投喂饲料,俄料残余及水产动物的排泄物溶解于水中,导致水质中氨氮、cod、硫化物等指标严重超标,造成养殖水体污染,这不仅直接对养殖品种造成伤害,而且不良水质银子也是爆发性疾病频繁发生的主要诱因。高宏伟等对异育银鲫苗种培育池塘水体的温度、ph、透明度、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溶解氧总体呈下降趋势,水温、ph、氨氮和亚硝酸盐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微生态制剂是利用经过特殊筛选的微生物进行基因调控和驯化,具有快速降解、吸收和转化水产养殖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并能形成优势种群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和有害藻类的生长繁殖,平衡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环境,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是目前水产养殖中水处理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办法之一。然而,目前对于异育银鲫水体的恶化,尚无有效的防治型措施,有鉴于此,特提出此本发明。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问题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异育银鲫水体改良的微生态制剂。本发明提供的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改善异育银鲫水体的水质;提高异育银鲫的免疫力,增加其成活率,促进其生长。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异育银鲫水体改良的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混合em菌体液、蔗糖、乳糖、蛋白胨和水按照质量比5~10:2~5:1~5:2~5:80~90混合,移入反应瓶中,37℃恒温发酵3~5天,得发酵液;(2)将取自异育银鲫池塘的底泥在100~105℃干燥脱水,粉碎过40~100目筛得底泥粉体材料;(3)按照质量比1:2~10称取草酸铜和步骤(2)所得底泥粉体,混合均匀后加入底泥粉体质量3~5倍的水混匀,并揉制成球形,干燥后在400~600℃下煅烧2~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复合材料;(4)将步骤(3)所得复合材料移入步骤(1)所得发酵液,室温下培养5~10天,取出,晾干,即得该微生态制剂。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混合em菌体液中主要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屎肠球菌、酵母菌。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底泥干燥时间为8~15h。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煅烧时先采用5℃/min的速率升温至设定温度400~600℃,再进行煅烧。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揉制的形状可以为球形,也可以为方形、长方形等各种形状。上述用于异育银鲫水体改良的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微生态制剂。上述微生态制剂在异育银鲫水体中的添加量为10~30g/l。上述微生态制剂直接移入异育银鲫水体中,即可使用。底泥中富含硅铝成分,在高温煅烧过程中会产生具有流动性的玻璃相,在冷却过程中,这些流动相会把气体包裹在材料内部,而草酸铜煅烧时会发生分解,产生气体和多孔氧化铜,形成多孔结构,该多孔结构可以作为菌液的载体,还可以吸附水体中的藻类和重金属离子。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的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降低异育银鲫水体中的氨氮浓度,明显改善异育银鲫水体的水质;(2)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异育银鲫水体中的cod值;(3)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可以改变水体藻类构成比例,有利于单细胞藻类成为优势种群,而抑制蓝藻的生长;(4)可以提高异育银鲫的免疫力,增加其成活率,促进其生长;(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微生态制剂流程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适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水体氨氮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所用试剂或者仪器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的,均视为可以通过市场购买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一种用于异育银鲫水体改良的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混合em菌体液、蔗糖、乳糖、蛋白胨和水按照质量比10:2:1:2:85混合,移入反应瓶中,37℃恒温发酵3天,得发酵液,混合em菌体液中主要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屎肠球菌、酵母菌;(2)将取自异育银鲫池塘的底泥在100~105℃干燥10h脱水,粉碎过40目筛得底泥粉体材料;(3)按照质量比1:5称取草酸铜和步骤(2)所得底泥粉体,混合均匀后加入底泥粉体质量3倍的水混匀,并揉制成球形,干燥后采用5℃/min的速率升温至设定温度400℃,煅烧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复合材料;(4)将步骤(3)所得复合材料移入步骤(1)所得发酵液,室温下培养5天,取出,晾干,即得该微生态制剂。实施例2一种用于异育银鲫水体改良的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混合em菌体液、蔗糖、乳糖、蛋白胨和水按照质量比5:3:2:4:86混合,移入反应瓶中,37℃恒温发酵4天,得发酵液,其中,混合em菌体液中主要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屎肠球菌、酵母菌;(2)将取自异育银鲫池塘的底泥在100~105℃干燥8h脱水,粉碎过60目筛得底泥粉体材料;(3)按照质量比1:10称取草酸铜和步骤(2)所得底泥粉体,混合均匀后加入底泥粉体质量3倍的水混匀,并揉制成球形,干燥后采用10℃/min的速率升温至设定温度500℃下煅烧3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复合材料;(4)将步骤(3)所得复合材料移入步骤(1)所得发酵液,室温下培养5~10天,取出,晾干,即得该微生态制剂。实施例3一种用于异育银鲫水体改良的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混合em菌体液、蔗糖、乳糖、蛋白胨和水按照质量比7:3:5:5:80混合,移入反应瓶中,37℃恒温发酵5天,得发酵液,其中,混合em菌体液中主要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屎肠球菌、酵母菌;(2)将取自异育银鲫池塘的底泥在100~105℃干燥15h脱水,粉碎过80目筛得底泥粉体材料;(3)按照质量比1:2称取草酸铜和步骤(2)所得底泥粉体,混合均匀后加入底泥粉体质量3~5倍的水混匀,并揉制成球形,干燥后先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设定温度600℃,再煅烧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复合材料;(4)将步骤(3)所得复合材料移入步骤(1)所得发酵液,室温下培养5~10天,取出,晾干,即得该微生态制剂。实施例4一种用于异育银鲫水体改良的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混合em菌体液、蔗糖、乳糖、蛋白胨和水按照质量比5:2:1:2:90混合,移入反应瓶中,37℃恒温发酵4天,得发酵液,其中,混合em菌体液中主要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屎肠球菌、酵母菌;(2)将取自异育银鲫池塘的底泥在100~105℃干燥12h脱水,粉碎过40~100目筛得底泥粉体材料;(3)按照质量比1:2~10称取草酸铜和步骤(2)所得底泥粉体,混合均匀后加入底泥粉体质量3~5倍的水混匀,并揉制成球形,干燥后采用5℃/min的速率升温至设定温度400℃,煅烧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复合材料;(4)将步骤(3)所得复合材料移入步骤(1)所得发酵液,室温下培养5~10天,取出,晾干,即得该微生态制剂。性能测试实验分5组,每组3个平行:第1组,空白对照组;第2组,添加实施例1的微生态制剂,添加量10g/l;第3组,添加实施例2的微生态制剂,添加量20g/l;第4组,添加实施例3的微生态制剂,添加量30g/l;第5组,添加实施例4的微生态制剂,添加量20g/l;实验方法:实验前取得池塘底泥,均匀搅拌后每箱加入底泥5kg,厚度为3cm。加入曝气消毒好的河塘水深35cm。每箱放养异育银鲫15尾,共计225尾,日投喂量为异育银鲫体重的4%投喂。一天后取底层水,测定水体中的ph值、cod、氨氮等水质指标。测定方法采用国内标准;藻类种类及数量的测定方法参照文献。结果如下:1.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水体氨氮的影响对照组和实验组水体中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对照组氨氮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比初始增加了450%,而实验组氨氮浓度没有明显上升,而由于对照组氨氮浓度过高,出现了部分死亡的现象。2.微生物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的影响项目初始体重/g终体重/g增重率/%成活率/%对照组9.212.322.880.5实施例19.414.251.198.4实施例29.114.053.898.6实施例38.913.956.298.7实施例49.114.154.999.1由表1可见,添加微生物制剂的实验组增质量率、成果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本发明的微生态制剂通过对环境的良性影响,促进了异育银鲫的生长,同时由于水体环境优良,异育银鲫的成果率高于对照组。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背离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变化和优点都被包括在本发明中,并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