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丝生产废水深度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1973发布日期:2018-11-28 00:1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制丝生产废水深度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制丝生产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蚕丝加工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丝胶、丝素等有机物,若不处理直接将其排放,不仅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丧失自净能力,给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而且会造成水资源及丝胶蛋白的浪费。现有的处理设备大多只能对废水进行初步的、简单的处理,处理后的废水虽能达到排放标准,但是离制丝用水的水质要求相差太远,无法继续应用于蚕丝加工中。如何设计一种制丝生产废水深度处理装置,既回收利用废水中的丝胶蛋白,又可以将处理后的水再次应用于制丝生产中,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制丝生产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制丝生产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依序连接的预处理单元、水泵、曝气净化单元和深度过滤单元,预处理单元的顶部设有进水管,预处理单元的底部与曝气净化单元的底部之间设有连接管道,水泵设于连接管道上,曝气净化单元的顶部设有用于与深度过滤单元连通的溢流管道,深度过滤单元的底部设有出水管;

预处理单元包括壳体、固定板、两个夹具、Ti/SnO2电极、铂电极、活动门、第一筛板、海绵体、微生物填料层、气缸、轴杆和第二筛板,固定板设于壳体顶端,两个夹具对称设于固定板上,Ti/SnO2电极和铂电极分别被两个夹具固定并伸入壳体内,第一筛板、海绵体、第二筛板、微生物填料层依序由高到低设于壳体内,第一筛板位于Ti/SnO2电极和铂电极的下方,第二筛板的下表面通过轴杆与位于壳体外的气缸连接,微生物填料层上设有用于轴杆穿过的通孔,微生物填料层与第二筛板夹设形成的处理腔内设有进氧气管,活动门设于紧邻第一筛板的壳体的内壁上;

曝气净化单元包括曝气机构、空气压缩机和进气管,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与曝气机构连接,曝气机构包括多根互相交叉形成网状结构的曝气管,曝气管上设有曝气微孔。

优选的,海绵体的上表面紧贴第一筛板的下表面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处理腔内设有连续供菌装置。

更为优选的,深度过滤单元包括过滤池及设于过滤池内的隔板,隔板上设有多个进水口,每个进水口内设有滤筒,滤筒最内部设有活性炭层,活性炭层外周包覆有超滤膜层,超滤膜层外周包覆有高密度纤维层,活性炭层内周形成进水腔,进水腔连接进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不仅可以回收利用废水中的丝胶蛋白,而且处理后的水可以再次应用于制丝生产中,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深度过滤单元的剖视图。

图中:1、预处理单元;11、固定板;12、夹具;13、Ti/SnO2电极;14、铂电极;15、进水管;16、活动门;17、第一筛板;18、海绵体;19、微生物填料层;2、水泵;21、连接管道;3、曝气净化单元;31、曝气机构;4、深度过滤单元;41、隔板;42、滤筒;43、进水口;44、进水腔;401、活性炭层;402、超滤膜层;403、高密度纤维层;5、气缸;51、轴杆;52、第二筛板;6、空气压缩机;61、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共同所示:一种制丝生产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依序连接的预处理单元1、水泵2、曝气净化单元3和深度过滤单元4,预处理单元1的顶部设有进水管15,预处理单元1的底部与曝气净化单元3的底部之间设有连接管道21,水泵2设于连接管道21上,曝气净化单元3的顶部设有用于与深度过滤单元4连通的溢流管道,深度过滤单元4的底部设有出水管;

预处理单元1包括壳体、固定板11、两个夹具12、Ti/SnO2电极13、铂电极14、活动门16、第一筛板17、海绵体18、微生物填料层19、气缸5、轴杆51和第二筛板52,固定板11设于壳体顶端,两个夹具12对称设于固定板11上,Ti/SnO2电极13和铂电极14分别被两个夹具12固定并伸入壳体内,第一筛板17、海绵体18、第二筛板52、微生物填料层19依序由高到低设于壳体内,第一筛板17位于Ti/SnO2电极13和铂电极14的下方,第二筛板52的下表面通过轴杆51与位于壳体外的气缸5连接,微生物填料层19上设有用于轴杆51穿过的通孔,微生物填料层19与第二筛板52夹设形成的处理腔内设有进氧气管,活动门16设于紧邻第一筛板17的壳体的内壁上;

曝气净化单元3包括曝气机构31、空气压缩机6和进气管61,空气压缩机6通过进气管61与曝气机构31连接,曝气机构31包括多根互相交叉形成网状结构的曝气管,曝气管上设有曝气微孔,曝气机构31上方设有生物膜层。

工作原理:制丝生产废水经由进水管15进入预处理单元1内,之后对阳极Ti/SnO2电极13和阴极铂电极14通电,利用电场作用使丝胶蛋白沉淀,沉淀后的丝胶蛋白沉降于第一筛板17上,通过丝胶蛋白提取处理后的废水透过第一筛板17由海绵体18吸收并经由第二筛板52挤压后进入微生物填料层19与第二筛板52夹设形成的处理腔中,废水在该处理腔内被氧气管增加溶氧量,利用微生物去除COD,预处理后的废水被海绵体18吸收并在适当时候由气缸5挤压出海绵体18,第二筛板52上的筛孔小于第一筛板17上的筛孔,避免挤压时微小的沉淀物透过第二筛板52进入壳体的底部;挤压出的废水经由水泵2泵入曝气净化单元3的底部,废水逐渐漫延通过曝气机构31,废水与空气溶解混合形成超饱和水气体,该超饱和水气体通过生物膜层进一步去除COD,之后通过与深度过滤单元4连通的溢流管道进入深度过滤单元4过滤后排出。经本实用新型处理后的水,其内的污染物浓度去除率在98%左右、回用水的透明度≥100cm、CoDcr≤20mg/l、BoD≤10mg/l、SS≤10mg/l,其硬度、铁、锰以及氯离子含量接近补充的水质。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不仅可以回收利用废水中的丝胶蛋白,而且处理后的水可以再次应用于制丝生产中,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海绵体18的上表面紧贴第一筛板17的下表面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处理腔内设有连续供菌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深度过滤单元4包括过滤池及设于过滤池内的隔板41,隔板41上设有多个进水口43,每个进水口43内设有滤筒42,滤筒42最内部设有活性炭层401,活性炭层401外周包覆有超滤膜层402,超滤膜层402外周包覆有高密度纤维层403,活性炭层401内周形成进水腔44,进水腔44连接进水口43。

过滤池内设有多个滤筒42,有助于提高过滤效率。废水平均分配于每个滤筒42中,可以避免水流不均匀对设备造成的伤害;活性炭层401能够去除废水中的异味,超滤膜层402、高密度纤维层403可以对废水中的细小垃圾进行分离,保证过滤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