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塑料预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4829发布日期:2019-05-21 20:4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收塑料预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清洗回收行业,尤其是一种回收塑料预清洗机。



背景技术:

现有塑料瓶清洗回收行业的整瓶预洗器采用非浸入式清洗,清洗过程中,大量塑料瓶浮于清洗液位上,清洗不充分,摩擦清洗效果不明显,清洗效果差,如采用加热预洗,则会导致能耗过大,经济效益差等缺点。

根据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预清洗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本行业整瓶预洗清洗效率低,清洗效果不好,清洗能耗高的难题,本预清洗机适用于整瓶清洗,在清洗塑料整瓶时采用全浸入式结构,与清洗液重分接触,由底部绞龙输送清洗,在此过程会产生大量相互摩擦,易于清洗去除杂物,如采用加热清洗方式,则这种浸入式预洗为封闭结构,能耗最小,经济和环保价值高,其结构主要有整瓶预洗支架,压入绞龙,主壳体,底部清洗绞龙,出料滤水绞龙,减速机,转动部分等组成。

其具体原理为:先将塑料整瓶通过入料口压入绞龙压入整瓶预洗器液位以下,与清洗液充分接触,后经底部螺旋清洗绞龙,在清洗液中搅拌清洗并缓慢输送至出料滤水绞龙出料,达到清洗去污的目的,本技术方案涉及塑料清洗回收行业塑料整瓶预洗过程,适用于塑料整瓶浸入式的预洗除杂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浸入式清洗,塑料整瓶与清洗液完全接触,并通过底部输送绞龙边输送边摩擦清洗,清洗效果好,在清洗时,清洗空间完全封闭,加热清洗洗是热损失率低,能耗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解决清洗过程中,大量塑料瓶浮于清洗液位上,清洗不充分,摩擦清洗效果不明显,清洗效果差等问题的预清洗机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回收塑料预清洗机,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为中空密封壳体,所述机壳1包含入料端11、清洗段13和出料端12,其特征在于:机壳1按照入料端11、清洗段13和出料端12的顺序排列并相互连接;

所述入料端11为竖直方向设置,入料端11上设有入料口111,入料端11内竖直设有压料绞龙2;

所述清洗段13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清洗段13内水平设置有清洗绞龙3;

所述出料端12与水平方向存在20°~40°范围夹角设置,出料端12内有滤水绞龙5,所述滤水绞龙5延伸末端的出料端12上设有对应的出料口122。

实际使用时:先将塑料整瓶通过入料端11上的入料口111上料,上料完成后,由压料绞龙2压入整瓶预洗器液位以下,与清洗液充分接触,后经底部螺旋清洗绞龙3,清洗绞龙3一方面旋转带动整瓶清洗,另一方面进行输送,清洗绞龙3将物料在清洗液中搅拌清洗,并缓慢输送至清洗段13末端,后物料进入出料端12,经过滤水绞龙5提升,出料端12与水平方向存在20°~40°范围夹角,向上有一定仰角,利于完成滤水作业,达到清洗去污的目的,本技术方案涉及塑料清洗回收行业塑料整瓶预洗过程,适用于塑料整瓶浸入式的预洗除杂过程。

作为改进:所述清洗段13内设有两组清洗绞龙3。

实际使用时:两组清洗绞龙3进行清洗输送,增大清洗力度,使得清洗作业效率更高。

作为改进:所述清洗绞龙3上设有清洗绞龙叶片31,所述清洗绞龙叶片31边缘设有毛刷311。

实际使用时,在物料经过清洗段13时,由清洗绞龙3转动使物料得到清洗输送,此时在清洗绞龙叶片31的边缘加设毛刷311增大清洗力度,使得物料清洗效果更好。

作为改进:所述滤水绞龙5上设有滤水绞龙叶片51,所述滤水绞龙叶片51为网状结构。

实际使用时:将滤水绞龙5的滤水绞龙叶片51设置成网状,在不影响完成输送作业的情况下,提高了滤水效率。

作为改进:所述出料端12上设有风干机构,所述风干机构包含风机6和出风管组61,所述出风管组61上设有出风嘴62,所述出风嘴62排列于出料端12壳体内。

实际使用时:在出料端12增设风干机构,风干机构即在输送出料滤水的过程中,对物料风干,使得排出出料端12的物料湿度更小,亦是一种辅助滤水作用的机构,在出料端12的上端的壳体上设置出风管组61,由出风管组61引出若干风嘴62,风嘴62最好设置于壳体内,不会对壳体内物料形成障碍,不会影响物料输送。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浸入式清洗,塑料整瓶与清洗液完全接触,并通过底部输送绞龙边输送边摩擦清洗,清洗效果好,在清洗时,清洗空间完全封闭,加热清洗洗是热损失率低,能耗低,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是机壳,11是入料端,111是入料口,12是出料端,121是出水口,122是出料口,13是清洗段,2是压料绞龙,3是清洗绞龙,31是清洗绞龙叶片,311是毛刷,4是支架,5是滤水绞龙,51是滤水绞龙叶片,6是风机,61是出风管组,62是风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回收塑料预清洗机,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为中空密封壳体,所述机壳1包含入料端11、清洗段13和出料端12,其特征在于:机壳1按照入料端11、清洗段13和出料端12的顺序排列并相互连接;

所述入料端11为竖直方向设置,入料端11上设有入料口111,入料端11内竖直设有压料绞龙2;

所述清洗段13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清洗段13内水平设置有清洗绞龙3;

所述出料端12与水平方向存在20°~40°范围夹角设置,出料端12内有滤水绞龙5,所述滤水绞龙5延伸末端的出料端12上设有对应的出料口122。

实际使用时:先将塑料整瓶通过入料端11上的入料口111上料,上料完成后,由压料绞龙2压入整瓶预洗器液位以下,与清洗液充分接触,后经底部螺旋清洗绞龙3,清洗绞龙3一方面旋转带动整瓶清洗,另一方面进行输送,清洗绞龙3将物料在清洗液中搅拌清洗,并缓慢输送至清洗段13末端,后物料进入出料端12,经过滤水绞龙5提升,出料端12与水平方向存在20°~40°范围夹角,向上有一定仰角,利于完成滤水作业,达到清洗去污的目的,本技术方案涉及塑料清洗回收行业塑料整瓶预洗过程,适用于塑料整瓶浸入式的预洗除杂过程。

实施例2: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作为改进:所述清洗段13内设有两组清洗绞龙3。

实际使用时:两组清洗绞龙3进行清洗输送,增大清洗力度,使得清洗作业效率更高。

实施例3: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清洗绞龙3上设有清洗绞龙叶片31,所述清洗绞龙叶片31边缘设有毛刷311。

实际使用时,在物料经过清洗段13时,由清洗绞龙3转动使物料得到清洗输送,此时在清洗绞龙叶片31的边缘加设毛刷311增大清洗力度,使得物料清洗效果更好。

实施例4:与实施例1~3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滤水绞龙5上设有滤水绞龙叶片51,所述滤水绞龙叶片51为网状结构。

实际使用时:将滤水绞龙5的滤水绞龙叶片51设置成网状,在不影响完成输送作业的情况下,提高了滤水效率。

实施例5:与实施例1~4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出料端12上设有风干机构,所述风干机构包含风机6和出风管组61,所述出风管组61上设有出风嘴62,所述出风嘴62排列于出料端12壳体内。

实际使用时:在出料端12增设风干机构,风干机构即在输送出料滤水的过程中,对物料风干,使得排出出料端12的物料湿度更小,亦是一种辅助滤水作用的机构,在出料端12的上端的壳体上设置出风管组61,由出风管组61引出若干风嘴62,风嘴62最好设置于壳体内,不会对壳体内物料形成障碍,不会影响物料输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