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果粒橙萃取机器人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4795发布日期:2019-05-21 20:45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果粒橙萃取机器人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果粒橙萃取机器人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现有的自动萃取机甚至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果粒萃取机器人通常不具备清洗功能,其萃取箱内的残留物很容易滋生细菌,对消费者的健康非常有害,针对这个问题,部分萃取机从结构入手,将萃取箱的面板设计成门结构,通过人工对内腔进行打开清洗,费时费力,且不同的操作人员清洗的清洁度也不同,一旦长时间不进行清洁,还容易造成健康问题,因此设计一种能自动清洗萃取机或果粒萃取机器人内腔的装置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用于果粒橙萃取机器人的清洗装置,包括萃取箱和设置在萃取箱两侧的喷淋装置,以及设置在萃取箱底部的导流装置,萃取箱为中空的长方体,喷淋装置包括开设在萃取箱两侧且形状呈长方形的喷淋窗口,在萃取箱的外侧且位于喷淋窗口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凸台,在第一凸台的内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U形槽,在U形槽内配合设有挡板,

在挡板的外侧设有水管,水管上延伸有多个伸入萃取箱内部的支管,在支管上设有多个喷头,挡板的下端设有第二凸台,在萃取箱的外侧且位于第二凸台的下方设有气缸,第二凸台与气缸的驱动轴螺纹连接,气缸推动挡板在U形槽内上下移动,从而能推动喷头进行上下移动;

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萃取箱底部的导流板,导流板的下端设有导流管,通过导流板与导流管能将喷头喷入萃取箱内部的冲洗液排出,在萃取箱的下端竖直设有支撑板,在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竖直设有与导流管相配合的U形孔,在第二支撑板位于U形孔的两侧设有第三凸台,

第三凸台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导流槽,在导流槽两端分别放置有供用户饮用果汁的杯子和与污水桶连通的漏斗;

在导流槽的下端设有第四凸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且位于第四凸台的下方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驱动轴和第四凸台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转动连接;通过电动推杆驱动轴的上下移动,能推动导流槽绕转轴进行转动,当导流槽处于第一工位时,导流槽靠近杯子的一端倾斜向下,从导流管内流过的果汁经导流槽流入杯子中,当导流槽处于第二工位时,导流槽靠近漏斗的一端倾斜向下,从导流管内流过的清洗液经导流槽流入漏斗并排入污水桶;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挡板,一方面利用挡板与U形槽的配合实现喷头的上下移动,另一方面防止萃取箱内的果汁或者冲洗液从喷淋窗口溅出,将喷头设计成可上下移动的结构扩大了喷头的喷淋面积,避免了一些喷淋死角,用气缸推动挡板上下移动,实现了喷淋装置的自动化,在萃取箱的底部设计导流板将液体导入下端的导流管中,在导流管的下端设计可以向两端倾斜的导流槽,当导流槽位于杯子上方的一端倾斜向下时,萃取箱内榨好的果汁能依次通过导流板、导流管、导流槽流入杯子里,当导流槽位于漏斗一端倾斜向下时,用于清洗萃取箱内部的液体可以顺势流入污水桶中,而且,在导流槽向杯子内注入果汁结束后导流槽位于杯子上方的一端能迅速翘起,防止在使用者取走杯子后,残留在导流板、导流管、导流槽内的果汁倒流,在导流槽的下方设计电动推杆实现了该装置的自动化。

前述导流管包括与导流板连接的软管和竖直设置的硬管,硬管通过U形卡箍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软管从硬管的上端插入并套设在硬管中,将导流管的上半截设计成软管,方便将液体以弧线的方式从导流板底部引出,将下半截设计成硬管,方便导流管与第二支撑板进行固定,同时软管能从硬管中抽出,必要时可将软管抽出,对导流管内部进行人工清洗;

前述喷头倾斜喷向萃取箱内部,且喷头与水平面的夹角在15°-30°之间,喷头倾斜喷向萃取箱内部能保证在喷头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喷出的水能在水平面上不断移动,尽可能地扩大喷淋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导流管的上半截设计成软管,方便将液体以弧线的方式从导流板底部引出,将下半截设计成硬管,方便导流管与第二支撑板进行固定,同时软管能从硬管中抽出,必要时可将软管抽出,对导流管内部进行人工清洗,喷头倾斜喷向萃取箱内部能保证在喷头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喷出的水能在水平面上不断移动,尽可能地扩大喷淋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K-K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为图4中A-A的等轴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管、导流槽、支撑板等结构的第一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管、导流槽、支撑板等结构的第二示意图;

图8为图6中导流槽位于漏斗上方的一端倾斜向下时的左视图;

图9为图6中导流槽位于杯子上方的一端倾斜向下时的左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管、导流槽、支撑板等结构的后视图;

图11为图10中B-B的剖视图;

其中:1-萃取箱,2-喷淋窗口,3-第一凸台,4-U形槽,5-挡板,6-第二凸台,7-气缸,8-支管,9-喷头,10-水管,11-导流板,12-导流管,12-1-软管,12-2-硬管,13-支撑板,14-第三凸台,15-转轴,16-导流槽,17-漏斗,18-电动推杆,19-第四凸台,20-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杯子,23-U形卡箍,24-第二支撑板,25-U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所涉及转动连接为现有技术,采用销轴和孔的配合实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果粒橙萃取机器人的清洗装置,包括萃取箱1和设置在萃取箱1两侧的喷淋装置,以及设置在萃取箱1底部的导流装置,萃取箱1为中空的长方体,喷淋装置包括开设在萃取箱1两侧且形状呈长方形的喷淋窗口2,在萃取箱1的外侧且位于喷淋窗口2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凸台3,在第一凸台3的内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U形槽4,在U形槽4内配合设有挡板5,

在挡板5的外侧设有水管10,水管10上延伸有5-8个伸入萃取箱1内部的支管8,在支管8上设有喷头9,挡板5的下端设有第二凸台6,在萃取箱1的外侧且位于第二凸台6的下方设有气缸7,第二凸台6与气缸7的驱动轴螺纹连接,气缸推动挡板5在U形槽4内上下移动,从而能推动喷头进行上下移动;

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萃取箱1底部的导流板11,导流板11的下端设有导流管12,通过导流板11与导流管12能将喷头9喷入萃取箱1内部的冲洗液排出,在萃取箱1的下端竖直设有支撑板13,在支撑板13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支撑板24,第二支撑板24上竖直设有与导流管12相配合的U形孔25,在第二支撑板24位于U形孔25的两侧设有第三凸台14,

第三凸台14之间通过转轴15转动连接有导流槽16,在导流槽16两端分别放置有供用户饮用果汁的杯子22和与污水桶连通的漏斗17;

在导流槽16的下端设有第四凸台19,第二支撑板24的一侧且位于第四凸台19的下方设有电动推杆18,电动推杆18的驱动轴和第四凸台19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21和第一连杆20,且第一连杆20和第二连杆21之间转动连接;通过电动推杆18驱动轴的上下移动,能推动导流槽16绕转轴15进行转动,当导流槽16处于第一工位时,导流槽16靠近杯子22的一端倾斜向下,从导流管12内流过的果汁经导流槽16流入杯子中,当导流槽16处于第二工位时,导流槽16靠近漏斗17的一端倾斜向下,从导流管12内流过的清洗液经导流槽16流入漏斗并排入污水桶;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挡板,一方面利用挡板与U形槽的配合实现喷头的上下移动,另一方面防止萃取箱内的果汁或者冲洗液从喷淋窗口溅出,将喷头设计成可上下移动的结构扩大了喷头的喷淋面积,避免了一些喷淋死角,用气缸推动挡板上下移动,实现了喷淋装置的自动化,在萃取箱的底部设计导流板将液体导入下端的导流管中,在导流管的下端设计可以向两端倾斜的导流槽,当导流槽位于杯子上方的一端倾斜向下时,萃取箱内榨好的果汁能依次通过导流板、导流管、导流槽流入杯子里,当导流槽位于漏斗一端倾斜向下时,用于清洗萃取箱内部的液体可以顺势流入污水桶中,而且,在导流槽向杯子内注入果汁结束后导流槽位于杯子上方的一端能迅速翘起,防止在使用者取走杯子后,残留在导流板、导流管、导流槽内的果汁倒流,在导流槽的下方设计电动推杆实现了该装置的自动化。

导流管12包括与导流板11连接的软管12-1和竖直设置的硬管12-2,硬管12-2通过U形卡箍23与第二支撑板24固定,软管12-1从硬管12-2的上端插入并套设在硬管12-2中,将导流管的上半截设计成软管,方便将液体以弧线的方式从导流板底部引出,将下半截设计成硬管,方便导流管与第二支撑板进行固定,同时软管能从硬管中抽出,必要时可将软管抽出,对导流管内部进行人工清洗。

喷头9倾斜喷向萃取箱1内部,且喷头9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喷头倾斜喷向萃取箱内部能保证在喷头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喷出的水能在水平面上不断移动,尽可能地扩大喷淋面积。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清洗装置启动时,清洗液依次通过水管、支管、喷头喷向萃取箱内部,气缸推动挡板在U形槽内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喷头上下移动进行喷水,清洗液经导流板收集通过导流管流到导流槽中,导流槽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位于漏斗上方的一端倾斜向下,将清洗液通过漏斗排到污水桶中,清洗完毕。

在萃取机正常萃取过程中,导流槽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位于杯子上方的一端倾斜向下,果汁依次通过导流板、导流管、导流槽流入杯中,当萃取完毕后,导流槽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位于杯子上方的一端向上翘起,导流板、导流管、导流槽内残留的果汁通过漏斗低落到污水桶中。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