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降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3058发布日期:2019-09-13 23:2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臭氧降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臭氧降解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的净水器杀菌一般采用紫外杀菌和臭氧杀菌两种方式,紫外线只能沿直线传播,辐射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而臭氧杀菌因为工艺成本低,效率高,被普遍应用于净水器杀菌消毒。但是,在臭氧杀菌的过程中可能会使用过量的臭氧,多余的臭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臭氧降解装置,通过降解器中的二氧化锰减小臭氧的浓度,而优化降解器的结构可以充分的使臭氧与二氧化锰接触,达到排到空气的臭氧量不会造成对人身体伤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臭氧降解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端部的端盖;

所述壳体的内部为腔体,在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一挡板,挡板将所述腔体分隔为进气腔和出气腔,在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内均设有用于降解臭氧的二氧化锰;

所述进气腔与设置在壳体外表面上的进气口连通,出气腔与设置在壳体外表面上的出气口连通;

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所述挡板的一端与壳体的顶部连接固定,挡板的另一端端部与端盖的内表面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作于臭氧流过的过气口,所述进气口、进气腔、过气口、出气腔和出气口构成U形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主体具有开口结构,所述端盖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开口结构的端部;所述螺纹结构包括位于设置在开口结构端部的外螺纹端、以及开设在端盖上的内螺纹槽。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和端盖构成臭氧降解装置,臭氧降解装置安装在热罐上,热罐的余热用于蒸发腔体内的水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可拆卸的组装结构,可针对臭氧产率,决定二氧化锰使用量。

2)在臭氧降解器内部设有挡板,增加进气口与出气口距离,使臭氧降解时间得到延长。

3)壳体和端盖采用螺纹结构连接,能有效防止气体泄漏。

4)将臭氧降解器贴在热罐上,利用热罐的余热干燥二氧化锰,防止水蒸汽覆盖到其表面,避免催化效果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降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降解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降解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臭氧降解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端部的端盖(2);

所述壳体(1)的内部为腔体(11),在所述腔体(11)内设置有一挡板(12),挡板(12)将所述腔体(11)分隔为进气腔(13)和出气腔(14),在所述进气腔(13)和出气腔(14)内均设有用于降解臭氧的二氧化锰(3);

所述进气腔(13)与设置在壳体(1)外表面上的进气口(15)连通,出气腔(14)与设置在壳体(1)外表面上的出气口(16)连通;

所述进气口(15)和出气口(16)均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挡板(12)的一端与壳体(1)的顶部连接固定,挡板(12)的另一端端部与端盖(2)的内表面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作于臭氧流过的过气口(17),所述进气口(15)、进气腔(13)、过气口(17)、出气腔(14)和出气口(16)构成U形流道。

另外,所述壳体(1)的主体具有开口结构,所述端盖(2)通过螺纹结构(21)安装在开口结构的端部;所述螺纹结构(21)包括位于设置在开口结构端部的外螺纹端、以及开设在端盖(2)上的内螺纹槽。

还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壳体(1)和端盖(2)构成臭氧降解装置,臭氧降解装置安装在热罐(4)上,热罐(4)的余热用于蒸发腔体(11)内的水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1)将二氧化锰干燥。

2)将干燥后的二氧化锰倒入壳体内,灌满为止。

3)将端盖通过螺纹结构与壳体连接,旋紧。

4)将臭氧降解器扣在热罐上。

5)用保温棉包裹臭氧降解器与热罐,防止热量流失。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