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1574发布日期:2019-07-06 11:23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乳酸菌固态培养基上会很多营养物质,如果将其直接扔掉就会浪费很多营养物质,因此为了节约资源需要将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内的营养物进行回收。现有技术中是直接将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和溶解液加入一起,使其溶解,因此溶解的速度较慢。其次溶解液将乳酸菌固态培养基上的营养物质溶解完之后,需要将营养液过滤出来,现有技术中是直接打开阀门,将辊筒内的营养液通过出料管排出,此时会有部分杂质在营养液内,因此使得收集的营养液纯净度较低,此外由于辊筒处于平放状态,因此很难将辊筒的营养液收集彻底。

因此,目前需要研发一种溶解速度快、得到的营养液纯净度高和营养液收集更彻底的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回收设备,来克服现有技术中溶解速度慢、得到的营养液纯净度低和营养液收集不彻底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溶解速度慢、得到的营养液纯净度低和营养液收集不彻底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溶解速度快、得到的营养液纯净度高和营养液收集更彻底的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回收设备。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回收设备,包括有环形固定套、进料斗、辊筒、筒门、滤布、挡板、切碎机构、排料调节机构、安装板、底板、支撑杆、翻转动力机构和出料机构;底板顶部右侧固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铰接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顶部固接有环形固定套和翻转动力机构,环形固定套内设有辊筒,辊筒与环形固定套内壁滑动连接;辊筒顶部左侧固接有进料斗,进料斗右侧的辊筒顶部上安装有筒门;辊筒右侧壁上部安装接有出料机构,辊筒内底部右侧固接有挡板,挡板顶部与辊筒内顶部之间连接有滤布,滤布位于筒门的右侧;排料调节机构固接于底板顶部左侧,且与安装板连接;排料调节机构上固接有切碎机构,切碎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伸入辊筒内,且切碎机构为翻转动力机构提供动力。

更进一步的,切碎机构包括有电机、第一转轴、套体、刀片、第一轴承座和第四转轴;电机固接于排料调节机构上,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一转轴;挡板上部嵌有第一轴承座,第四转轴右端与第一轴承座枢接;第四转轴位于第一转轴的正右方,第四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设有套体,且第四转轴和第一转轴均与套体内壁滑动连接;第四转轴上下两侧对称固接有多个刀片,刀片位于辊筒内。

更进一步的,排料调节机构包括有底座、气缸、拉绳、滑块、滑轨、弹性件、固定块、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第一导轮和底座均固接于底板顶部左侧,且第一导轮位于底座的左侧;底座上铰接连接有气缸,气缸顶部与安装板底部铰接连接,气缸上固接有拉绳;滑轨固接于安装板顶部左侧,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电机与滑动顶部固接;滑轨左侧固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与滑块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滑轨底部左侧固接有第二导轮,滑轨底部右侧与滑轨顶部右侧均固接有第三导轮;拉绳端部绕过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与滑块固接。

更进一步的,翻转动力机构包括有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一齿轮和外齿轮;辊筒外围固接有外齿轮,外齿轮位于两环形固定套之间;第四锥齿轮固接于第一转轴上,且位于套体的左侧;第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均固接于安装板顶部,且第二轴承座位于滑轨和第三轴承座之间;第二转轴与第二轴承座枢接,第二转轴上固接有第三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上方,且位于第四锥齿轮的下方;第三转轴与第三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三轴承座;第三转轴左端固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三转轴右端固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外齿轮啮合。

更进一步的,出料机构包括有出料管和阀门;辊筒右侧壁上部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上安装有阀门。

更进一步的,所述刀片为不锈钢材质。

本发明中筒门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对筒门的工作原理进行陈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切碎机构将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切碎与溶解液进行溶解,从而使得溶解速度较快;本发明通过设有滤布,将营养液内的杂质通过滤布过滤掉,从而使得到的营养液纯净度更高;本发明通过使辊筒倾斜,然后将营养液排出,从而能够将辊筒内的营养液收集更彻底;从而达到了溶解速度快、得到的营养液纯净度高和营养液收集更彻底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环形固定套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切碎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转轴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套体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排料调节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翻转动力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外齿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出料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环形固定套,2-进料斗,3-辊筒,4-筒门,5-滤布,6-挡板,7-切碎机构,71-电机,72-第一转轴,73-套体,74-刀片,75-第一轴承座,76-第四转轴,8-排料调节机构,81-底座,82-气缸,83-拉绳,84-滑块,85-滑轨,86-弹性件,87-固定块,88-第一导轮,89-第二导轮,810-第三导轮,9-安装板,10-底板,11-支撑杆,12-翻转动力机构,121-第二轴承座,122-第三轴承座,123-第二转轴,124-第三转轴,125-第一锥齿轮,126-第二锥齿轮,127-第三锥齿轮,128-第四锥齿轮,129-第一齿轮,1210-外齿轮,13-出料机构,131-出料管,13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回收设备,如图1-9所示,包括有环形固定套1、进料斗2、辊筒3、筒门4、滤布5、挡板6、切碎机构7、排料调节机构8、安装板9、底板10、支撑杆11、翻转动力机构12和出料机构13;底板10顶部右侧固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顶部铰接连接有安装板9;安装板9顶部固接有环形固定套1和翻转动力机构12,环形固定套1内设有辊筒3,辊筒3与环形固定套1内壁滑动连接;辊筒3顶部左侧固接有进料斗2,进料斗2右侧的辊筒3顶部上安装有筒门4;辊筒3右侧壁上部安装接有出料机构13,辊筒3内底部右侧固接有挡板6,挡板6顶部与辊筒3内顶部之间连接有滤布5,滤布5位于筒门4的右侧;排料调节机构8固接于底板10顶部左侧,且与安装板9连接;排料调节机构8上固接有切碎机构7,切碎机构7的动力输出端伸入辊筒3内,且切碎机构7为翻转动力机构12提供动力。

切碎机构7包括有电机71、第一转轴72、套体73、刀片74、第一轴承座75和第四转轴76;电机71固接于排料调节机构8上,电机71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一转轴72;挡板6上部嵌有第一轴承座75,第四转轴76右端与第一轴承座75枢接;第四转轴76位于第一转轴72的正右方,第四转轴76与第一转轴72之间设有套体73,且第四转轴76和第一转轴72均与套体73内壁滑动连接;第四转轴76上下两侧对称固接有多个刀片74,刀片74位于辊筒3内。

排料调节机构8包括有底座81、气缸82、拉绳83、滑块84、滑轨85、弹性件86、固定块87、第一导轮88、第二导轮89和第三导轮810;第一导轮88和底座81均固接于底板10顶部左侧,且第一导轮88位于底座81的左侧;底座81上铰接连接有气缸82,气缸82顶部与安装板9底部铰接连接,气缸82上固接有拉绳83;滑轨85固接于安装板9顶部左侧,滑块84与滑轨85滑动连接,电机71与滑动顶部固接;滑轨85左侧固接有固定块87,固定块87与滑块84之间通过弹性件86连接;滑轨85底部左侧固接有第二导轮89,滑轨85底部右侧与滑轨85顶部右侧均固接有第三导轮810;拉绳83端部绕过第一导轮88、第二导轮89和第三导轮810与滑块84固接。

翻转动力机构12包括有第二轴承座121、第三轴承座122、第二转轴123、第三转轴124、第一锥齿轮125、第二锥齿轮126、第三锥齿轮127、第四锥齿轮128、第一齿轮129和外齿轮1210;辊筒3外围固接有外齿轮1210,外齿轮1210位于两环形固定套1之间;第四锥齿轮128固接于第一转轴72上,且位于套体73的左侧;第二轴承座121和第三轴承座122均固接于安装板9顶部,且第二轴承座121位于滑轨85和第三轴承座122之间;第二转轴123与第二轴承座121枢接,第二转轴123上固接有第三锥齿轮127和第一锥齿轮125,第三锥齿轮127位于第一锥齿轮125的上方,且位于第四锥齿轮128的下方;第三转轴124与第三轴承座122枢接,且贯穿第三轴承座122;第三转轴124左端固接有第二锥齿轮126,第二锥齿轮126与第一锥齿轮125啮合;第三转轴124右端固接有第一齿轮129,第一齿轮129与外齿轮1210啮合。

出料机构13包括有出料管131和阀门132;辊筒3右侧壁上部安装有出料管131,出料管131上安装有阀门132。

所述刀片74为不锈钢材质。

首先将一定比例的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和溶解液同时通过进料斗2加入到辊筒3内。与此同时控制切碎机构7工作,从而切碎机构7就会将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切碎,从而使溶解液快速的将乳酸菌固态培养基上的营养物质进行溶解。当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和溶解液完加入完毕时,将进料斗2阀关闭。当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切碎后,控制切碎机构7停止工作。

当溶解液将乳酸菌固态培养上的营养物质基溶解完后需要将其进行过滤时,控制排料调节机构8同时工作,排料调节机构8工作,同时在支撑杆11的作用下,就会使得安装板9向右倾斜,最终使辊筒3向右倾斜。同时排料调节机构8工作一定时间后,控制切碎机构7工作,进而就会驱动翻转动力机构12工作,此时控制排料调节机构8停止工作。翻转动力机构12工作就会带动辊筒3旋转,当辊筒3旋转180度之后,控制切碎机构7停止工作,同时翻转动力机构12也会停止工作。

然后打开出料机构13,从而辊筒3内的营养液就会通过滤布5进入到辊筒3内右侧,之后再通过出料机构13排出。当营养液排完时,关闭出料机构13。接着打开筒门4,则辊筒3内的杂质就会排出,之后再将筒门4关闭。

然后再控制切碎机构7工作,从而带动翻转动力机构12工作,当辊筒3旋转180度后,控制切碎机构7停止工作。之后再控制排料调节机构8工作,从而使得安装板9逆时针转动。当安装板9复位后,就会带动辊筒3复位,此时控制排料调节机构8停止工作。

如图3所示,切碎机构7包括有电机71、第一转轴72、套体73、刀片74、第一轴承座75和第四转轴76;电机71固接于排料调节机构8上,电机71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一转轴72;挡板6上部嵌有第一轴承座75,第四转轴76右端与第一轴承座75枢接;第四转轴76位于第一转轴72的正右方,第四转轴76与第一转轴72之间设有套体73,且第四转轴76和第一转轴72均与套体73内壁滑动连接;第四转轴76上下两侧对称固接有多个刀片74,刀片74位于辊筒3内。

当向辊筒3内加入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和溶解液时,同时控制电机71工作,从而带动第一转轴72转动,从而带动套体73转动,从而带动第四转轴76转动,从而带动刀片74转动,从而刀片74就会将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切碎,从而使溶解液快速的将乳酸菌固态培养基进行溶解。当乳酸菌固态培养基切碎后,控制电机71停止工作。

如图6所示,排料调节机构8包括有底座81、气缸82、拉绳83、滑块84、滑轨85、弹性件86、固定块87、第一导轮88、第二导轮89和第三导轮810;第一导轮88和底座81均固接于底板10顶部左侧,且第一导轮88位于底座81的左侧;底座81上铰接连接有气缸82,气缸82顶部与安装板9底部铰接连接,气缸82上固接有拉绳83;滑轨85固接于安装板9顶部左侧,滑块84与滑轨85滑动连接,电机71与滑动顶部固接;滑轨85左侧固接有固定块87,固定块87与滑块84之间通过弹性件86连接;滑轨85底部左侧固接有第二导轮89,滑轨85底部右侧与滑轨85顶部右侧均固接有第三导轮810;拉绳83端部绕过第一导轮88、第二导轮89和第三导轮810与滑块84固接。

当需要将营养液过滤出来时,控制气缸82伸长,从而使得安装板9向右倾斜,最终使辊筒3向右倾斜。与此同时控制气缸82伸长,在拉绳83的作用下,就会带动滑块84向右运动,进而带动电机71向右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72向右运动,进而带动第四锥齿轮128向右运动。当第四锥齿轮128与翻转动力机构12的动力输入端啮合时,控制气缸82停止伸长。

当过滤完毕后,并且辊筒3也旋转180度之后,控制气缸82缩短,从而使安装板9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辊筒3逆时针旋转。与此同时在弹性件86的作用下,电机71就会向左运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轴72向左运动,从而带动第四锥齿轮128向左运动。当安装板9复位后,辊筒3也会复位,同时第四锥齿轮128也会复位,进而不再与翻转动力机构12的动力输入端啮合,此时控制气缸82停止工作。

如图7所示,翻转动力机构12包括有第二轴承座121、第三轴承座122、第二转轴123、第三转轴124、第一锥齿轮125、第二锥齿轮126、第三锥齿轮127、第四锥齿轮128、第一齿轮129和外齿轮1210;辊筒3外围固接有外齿轮1210,外齿轮1210位于两环形固定套1之间;第四锥齿轮128固接于第一转轴72上,且位于套体73的左侧;第二轴承座121和第三轴承座122均固接于安装板9顶部,且第二轴承座121位于滑轨85和第三轴承座122之间;第二转轴123与第二轴承座121枢接,第二转轴123上固接有第三锥齿轮127和第一锥齿轮125,第三锥齿轮127位于第一锥齿轮125的上方,且位于第四锥齿轮128的下方;第三转轴124与第三轴承座122枢接,且贯穿第三轴承座122;第三转轴124左端固接有第二锥齿轮126,第二锥齿轮126与第一锥齿轮125啮合;第三转轴124右端固接有第一齿轮129,第一齿轮129与外齿轮1210啮合。

当第四锥齿轮128与第三锥齿轮127啮合时,控制电机71带动第一转轴72转动,进而带动第四锥齿轮128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锥齿轮127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轴12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12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126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124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129转动,进而带动外齿轮1210转动,最终带动辊筒3转动。当辊筒3转动180度之后,控制电机71停止工作,同时辊筒3停止转动,此时便于将营养液和产生的杂质排出。

当过滤完毕后,再控制电机71带动第一转轴72转动180度,进而带动辊筒3转动180度。

如图9所示,出料机构13包括有出料管131和阀门132;辊筒3右侧壁上部安装有出料管131,出料管131上安装有阀门132。

当需要将过滤出的营养液排出时,打开阀门132,则辊筒3内的营养液就会通过出料管131排出。待营养液排完时,将阀门132关闭。

本发明中筒门4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对筒门4的工作原理进行陈述。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对本申请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