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4954发布日期:2019-08-24 10:0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载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装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载器具。



背景技术:

大板玻璃经切割成小板玻璃后,小板玻璃上会残留有玻璃丝、玻璃屑等异物,通常还需要将小板玻璃卡装在装载盒中放入清洗机进行清洗。在装载盒中放置小板玻璃时,人员需根据小板玻璃的尺寸将装载盒上的两列卡条的间距调整至与小板玻璃的尺寸相匹配,但人员在调整卡条之间的间距时仅依托感官判别,对于调整间距经验较少的人调整过程中可能会使卡条歪斜,导致玻璃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装载盒的卡条间距调整过程中卡条歪斜、导致玻璃损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卡条调节规整、不会破损玻璃的装载器具。

一种装载器具,包括:

外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插接部,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所述插接部与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所述插接部一一相对设置;

卡条,至少设有两个,每一所述卡条插设在相对设置的所述插接部之间,每一所述卡条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接部,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卡条上的所述卡接部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卡接部之间适于卡设待装载介质。

通过在外框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插接部,每一卡条插设在相对设置的插接部之间,使得人员在调整卡条之间的间距与待装载介质的尺寸相适配时比较便捷,不管人员是否有经验,均可方便的将卡条插设在相对设置的插接部之间,不会出现卡条歪斜的情况,不会损坏待装载介质,进而保证待装载介质的完整,且节省卡条调整的时间。

所述卡条包括:

本体,所述卡接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的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的端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插接部相适配的凸部或插接槽;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的端面上与所述插接部相适配的为凸部。

通过在卡条本体的端面上设置于插接部相适配插接的凸部,使得卡条与插接部的插接更加方便。

所述凸部为一个或多个,且多个所述凸部相互平行设置。

通过将凸部设置为多个,且多个凸部相互平行设置,使得各个凸部与各个插接部插接时更加便利,且由于多个凸部与多个插接部同时插接,使得卡条与外框连接的更加牢固,进一步防止了待装载介质的损坏。

所述凸部可以为片状、板状、块状或其他便于装配形状;

优选地,所述凸部形状呈片状。

通过将凸部设置为片状,使得与凸部相适配插接的插接部排布的更加密集,使得两个卡条之间的间距可调整的更小,对于尺寸较小的待装载介质也便于装载。

所述插接部为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面相平齐的开口端。

通过将插接部设置为插接槽,插接槽具有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的上端面相平齐的开口端,使得卡条与插接部装配时,从上方可以很方便的插入插接槽,装配简单。

所述外框的两侧壁上还设有刻度表,所述刻度表的刻度值与所述插接部对应设置。

通过在外壳的两侧壁上设置刻度表,刻度表的刻度值与插接部对应设置,使得人员在调整两个卡条之间的间距时,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各个插接部之间的距离,便于卡条间距与待装载介质尺寸相匹配。

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上端面处的限位部,所述凸部插设于所述插接部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凸部的上端面相接触。

通过在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上端面处连接有限位部,且卡条的凸部插设于插接部时,限位部与凸部的上端面相接触,固定了卡条的垂直方向,使得卡条固定的更牢固。

所述限位部还与所述本体的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的端面相接触。

通过限位部还与本体的朝向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的端面相接触,防止了卡条向外框的移位,使得卡条的固定更牢固。

所述限位部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的上端面通过卡接方式或磁铁方式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的上端面通过磁铁方式进行固定。

通过将限位部设置为磁铁,对卡条起到限位的同时,也便于拆卸和维修,使得拆卸换件便捷化。

所述外框采用硬铝材质,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的上端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可与所述限位部吸合的吸合部。

通过将外框设置为硬铝材质,使得装载器具的整体重量较轻,便于人员搬运,通过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上端面设置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与限位部吸合的吸合部,使得外框与限位部的连接更加方便,且保证了限位部与卡条的固定,防止采用蝶形螺丝对卡条进行固定时,若卡条之间的间距特别小,会使得相邻的蝶形螺丝相干涉,使得卡条固定不牢固,造成待装载介质的损坏。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为了防止卡条间距调整过程中出现歪斜情况、导致待装载介质破损,本发明通过在外框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插接部,每一卡条插设在相对设置的插接部之间,使得人员在调整卡条之间的间距与待装载介质的尺寸相适配时比较便捷,不管人员是否有经验,均可方便的将卡条插设在相对设置的插接部之间,不会出现卡条歪斜的情况,不会损坏待装载介质,进而保证待装载介质的完整,且节省卡条调整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装载器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装载器具未安装限位部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卡条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侧壁未安装限位部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限位部的另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限位部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卡条;4-插接部;5-卡接部;6-本体;7-凸部;8-刻度表;9-限位部;10-把手;11-吸合部;12-凹槽;13-螺钉;14-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装载器具,包括:外框和卡条3。

外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与第二侧壁2,第一侧壁1与第二侧壁2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插接部4,且设置在第一侧壁1上的插接部4与设置在第二侧壁2上的插接部4一一相对设置;卡条3,至少设有两个,每一卡条3插设在相对设置的插接部4之间,每一卡条3上分别设有卡接部5,且相邻的两个卡条3上的卡接部5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卡接部5之间适于卡设待装载介质。

通过在外框的第一侧壁1与第二侧壁2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插接部4,每一卡条3插设在相对设置的插接部4之间,使得人员在调整卡条3之间的间距与待装载介质的尺寸相适配时比较便捷,不管人员是否有经验,均可方便的将卡条3插设在相对设置的插接部4之间,不会出现卡条3歪斜的情况,不会损坏待装载介质,进而保证待装载介质的完整,且节省卡条3调整的时间。

本实施例中的待装载介质为玻璃。具体地,待装载介质为光玻璃。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待装载介质为pcb板或者其他呈方形、需要统一装载待清洗的介质。

本实施例中的卡条3为两个。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卡条3为三个或者四个或者更多个,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以及外框的大小设置所需要的卡条3个数。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装载效率,本实施例中的卡条3上间隔设有多个卡接部5,且相邻的两个卡条3上的卡接部5一一相对设置。通过在卡条3上间隔设置多个卡接部5,使得卡条3上可以同时装载多个待装载介质,即可同时运载多个待装载介质,提高装载效率。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卡条3上设有一个卡接部5或者两个卡接部5或者更多个卡接部5,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卡条3的具体结构形式有很多种,本实施例中的卡条3包括本体6,卡接部5设置在本体6上,本体6的朝向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的端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插接部4相适配的凸部7。通过在卡条3本体6的端面上设置于插接部4相适配插接的凸部7,使得卡条3与插接部4的插接更加方便。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本体6包括底壁以及由底壁的两端部向上延伸而出的侧壁,两侧壁之间连接有一中间板,卡接部5设置在中间板上,中间板的两侧均设有卡接部5,每两个相邻的卡条3上的卡接部5之间卡设待装载介质。

本实施例中的凸部7为三个,且三个凸部7相互平行设置。通过将凸部7设置为三个,且三个凸部7相互平行设置,使得各个凸部7与各个插接部4插接时更加便利,且由于多个凸部7与多个插接部4同时插接,使得卡条3与外框连接的更加牢固,进一步防止了待装载介质的损坏。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凸部7为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者更多个。

对于尺寸较小的待装载介质,为了便于调整卡条3之间的间距以适配待装载介质,本实施例中的凸部7呈片状。通过将凸部7设置为片状,使得与凸部7相适配插接的插接部4排布的更加密集,使得两个卡条3之间的间距可调整的更小。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凸部7为块状,或者是板状,或者是其他便于装配的形状。

本实施例中的插接部4为插接槽,插接槽具有与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的上端面相平齐的开口端,并且插接槽的高度与凸部7的高度相同。通过将插接部4设置为插接槽,插接槽具有与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的上端面相平齐的开口端,使得卡条3与插接部4装配时,从上方可以很方便的插入插接槽,装配简单。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插接部4为插接凸部,卡条3的本体6朝向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与插接凸部相适配的插接槽,通过插接凸部与插接槽的插接实现卡条3与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的装配。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框的两侧壁上还设有刻度表8,刻度表8的刻度值与插接部4对应设置。通过在外壳的两侧壁上设置刻度表8,刻度表8的刻度值与插接部4对应设置,使得人员在调整两个卡条3之间的间距时,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各个插接部4之间的距离,便于卡条3间距与待装载介质尺寸相匹配。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刻度表8设置在插接部4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的装载器具还包括连接在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上端面处的限位部9,凸部7插设于插接部4时,限位部9与凸部7的上端面相接触,限位部9还与本体6的朝向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的端面相接触。通过在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上端面处连接有限位部9,且卡条3的凸部7插设于插接部4时,限位部9与凸部7的上端面相接触,固定了卡条3的垂直方向,使得卡条3固定的更牢固;通过限位部9还与本体6的朝向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的端面相接触,防止了卡条3向外框的移位,使得卡条3的固定更牢固。

为了便于限位部9与外框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限位部9以及外框与限位部9接触的位置设置为可吸合的材料。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限位部9为磁铁。通过将限位部9设置为磁铁,对卡条3起到限位的同时,也便于拆卸和维修,使得拆卸换件便捷化。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限位部9为螺丝,或者其他可固定的方式。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框采用硬铝材质,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的上端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凹槽12,凹槽12内安装有可与限位部9吸合的吸合部11。通过将外框设置为硬铝材质,使得装载器具的整体重量较轻,便于人员搬运,通过在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的上端面设置凹槽12,凹槽12内安装有与限位部9吸合的吸合部11,使得外框与限位部9的连接更加方便,且保证了限位部9与卡条3的固定,防止采用蝶形螺丝对卡条3进行固定时,若卡条3之间的间距特别小,会使得相邻的蝶形螺丝想干涉,使得卡条3固定不牢固,造成待装载介质的损坏。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限位部9与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的上端面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如限位部9上设有卡扣,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的上端面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卡孔,或者是,限位部9上设有卡孔,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的上端面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卡扣,使得外框与限位部9的连接更加方便;或者是,限位部9与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通过其他便于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的上端面分别设有三个凹槽12。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的上端面分别设有两个凹槽12或者一个凹槽12或者更多个凹槽12,或者是,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的上端面设置的凹槽12数不相等。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吸合部11为铁块,铁块通过螺钉13与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连接在一起。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吸合部11的材质为镍或者钴或者其他可与磁铁吸合的材质。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铁块通过螺栓或者其他固定方式与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的限位部9为长条状呈方形设置的磁铁挡条,磁铁挡条与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凹槽12内的铁块相吸在一起,磁铁挡条的下端面与插入插接槽中的凸部7的上端面接触,磁铁挡条的一侧面与插入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中的卡条3的一端面相接触。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如图5所示,限位部9的下端面与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上的凹槽12相对应的位置也设置有一一对应的凹部14,限位部9的凹部14内固定有磁铁,凹槽12内的铁块与凹部14内的磁条相吸实现限位部9与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的吸合固定。限位部9的材质为铝或者其他材质,使得限位部9整体的重量更轻,进而进一步的减轻装载器具的重量。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限位部9设置为“l”形,限位部9与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的凹槽12对应的位置设置的较厚,与卡条3的凸部7接触的位置设置的较薄,从而进一步减轻限位部9的整体重量。

本实施例中的装载器具,还包括两个把手10,固定连接于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的两端部,两个把手10相对设置,与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共同围成整个外框。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把手10与侧壁通过螺钉连接。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把手10与侧壁通过螺栓连接,或者是其他方式固定连接。

在装配时,装载器具的把手10与外框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好,由于插接槽的开口端与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的上端面相平齐,操作人员可以很方便的将一个卡条3两端的凸块对准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插接槽,从上向下推动卡条3即可完成一个卡条3与外框的装配,然后根据待装配玻璃的尺寸,参照着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上的刻度表8选择好下一个需要装配的卡条3要插入的插接槽,按照第一卡条3的装配方式将第二个卡条3与外框装配在一起,同样的方法可以继续装配其他卡条3,待卡条3装配完毕,操作人员可以将两个磁铁挡条分别放置在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的上端面,实现对卡条3的限位,然后再将待装配玻璃放入合适的两个卡条3上的卡接部5,完成全部的装配工作。

装载完成后,操作人员可以手握装载器具两侧的把手10,将装载着玻璃的装载器具放置入清洗机中,放水采用超声波对玻璃进行清洗,防止小型玻璃上残留有玻璃丝、玻璃屑等异物,完成清洗的玻璃即可用于下一个工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