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送料的污泥脱水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5619发布日期:2019-08-13 19:2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便于送料的污泥脱水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送料的污泥脱水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得到了高速发展,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有2500多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每天1.22亿吨,为实现国家的减排目标和水环境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污水厂的建设及运行伴随产生了大量剩余污泥。

现在,公开号为cn206778385u的公开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污泥成型造粒机,该装置可以将污泥造型成体积较小、形状规则的条状或者块状,使对其的加热更加方便,节能环保,同时对污泥造型的自动化程度高。

但是,该装置在对污泥进行成型时,由于污泥本身的粘性,一部分未断裂的污泥随着移动自动粘在一起,使得污泥再次成团,使得污泥难以烘干,而一部分断裂的污泥具有不确定性,断裂的长短不一,在装入收集容器时,会减少收集容器一部分的空间使用率。

现有一种装置,使得污泥可以通过该装置进行有效的输送和脱水处理,从而降低污泥的含水量,以便于污泥的快速成型,同时,可以在污泥脱水之后,进行高效的成型处理,减小污泥的体积,提高污泥的干化效率,且可以避免污泥的轻易断裂,保证污泥的规格统一性,从而增加收集容器的空间使用率。

但是,污泥中有体积大小,较大的污泥会对进料斗造成堵塞,而影响污泥的输送,降低污泥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高效破碎污泥的便于送料的污泥脱水成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送料的污泥脱水成型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污泥的送料筒,所述送料筒上设有进料斗,所述送料筒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对污水进行脱水处理的脱水箱,所述脱水箱上设有脱水装置,所述进料斗上设有用于破碎污泥的的破碎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包括用于启闭进料斗的封闭板;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污泥可以通过破碎装置实现有效的破碎效果,从而可以将大块的污泥破碎成小块状,以便于对污泥进行更有效的输送,提高对污泥的输送效率。

所述封闭板呈圆形设置,所述封闭板的直径大于进料斗的最大内径,所述封闭板上设有连接板;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污泥在破碎时,封闭板可以形成一定阻挡,避免污泥飞溅出进料斗,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保证环境的整洁性。

所述送料筒上设有用于驱动封闭板进行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板的中部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封闭板可以通过驱动电机的控制进行旋转,以便于定时对进料斗启闭控制,从而可以输送且破碎污泥。

所述连接板的端部设有配重块,所述进料斗上设有第二控制件;通过上述配重块的设置,可以保持封闭板在旋转时的平衡,避免封闭板的翻转而影响对进料斗的启闭,保证封闭板运行的稳定性。

所述进料斗内设有用于对污泥破碎的破碎刀组、用于驱动破碎刀组旋转的破碎电机及用于支撑破碎电机的支撑架;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述破碎刀组可以通过破碎电机的驱动,对污泥进行高效的破碎,保证进料斗的通畅,避免进料斗的堵塞。

所述脱水装置包括用于对污泥进行挤压脱水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用于对污泥进行挤压造型的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及两块用于辅助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进行移动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多个与通孔相对应的排污孔;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污泥可以通诺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配合,实现对污水的排除效果,从而降低污泥的含水量,而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的设置,可以对污泥进行成型处理,使得污泥的规格统一,以便于对污泥进行收集整理,提高收集容器的空间使用率,排污孔设置,可以保证污水的排出畅通,避免污水的蓄积而导致与污泥的再次混合。

所述脱水装置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进行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件、用于控制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进行升降运动的驱动柱及用于控制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进行水平移动的驱动块,所述脱水箱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二驱动件的第一容纳槽;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可以通过第二驱动件的驱动,实现对污泥的挤压效果,以便于对污泥进行挤压排水,降低污泥中的含水量,加强污泥的成型效果,而第一挤压板可以通过驱动柱的驱动实现对污泥的挤压成型,有效的加强了对污泥的挤压强度,提高污泥的成型效率。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便于送料的污泥脱水成型装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污泥可以通过上述破碎装置实现破碎的效果,使得污泥呈碎块状,避免污泥对进料斗造成堵塞,同时封闭板可以对进料斗进行封闭,避免破碎时污泥飞溅到外界,而造成污染,影响工作环境的整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脱水箱的立体剖视图一。

图3为图2中的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的脱水箱的立体剖视图二。

图6为图5中的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7为图1中的脱水箱的立体剖视图三。

图8为图7中的d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9为图1中的缓冲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0为图1中的送料筒的立体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的e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2为图10中的f处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2所示,一种便于送料的污泥脱水成型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污泥的送料筒1、多个用于支撑送料筒1的支撑腿11及用于收集处理后的污泥的收集箱2,所述送料筒1上设有进料斗12和螺旋给料杆13,所述送料筒1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对污水进行脱水处理的脱水箱3和用于驱动脱水箱3旋转的第一驱动件4,所述第一驱动件4固设于收集箱2上,所述脱水箱3上设有脱水装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污泥可以通过送料筒的均匀输送,实现污泥体积的处理,避免污泥的体积过大而造成堵塞,同时,可以通过脱水装置对污泥的处理,使得污泥可以批量的呈一定形状进行烘干,保证污泥成型的规格大致相同,可以避免污泥的相互粘连,且便于对污泥收集整理,提高收集容器的控制使用率;上述收集箱内设有与外部电路连接的加热设备,可以对掉落下来的污泥进行烘干,可以避免污泥条粘连在一起,上述脱水箱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上述第一驱动件采用电机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送料筒上设有用于驱动螺旋给料杆进行旋转的驱动电机14,上述送料筒的底部设有出料管15,出料管15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料管启闭的控制阀门151,污泥从进料斗进入送料筒内,驱动电机驱动螺旋送料杆旋转,控制阀门开启出料管,污泥最后通过出料管输送至脱水箱上方,输送污泥一定量后,控制阀门会关闭出料管,当下一个脱水箱旋转到下方时,控制阀门开启出料管。

所述第一驱动件4的输出轴上两个分别与脱水箱3活动连接的连接臂41,所述脱水箱3上设有多个用于排出污泥中的污水的通孔31,所述脱水箱3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配重件33,所述连接臂41的中点与第一驱动件4的输出轴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污泥中的污水可以通过通孔进行排出,从而减少污泥中含有的水分,以便于污泥的成型,加强污泥的成型效果,同时配重件和对于连接臂的设置,使得脱水箱在对污泥处理时,始终保持水平向上的状态,避免污泥的倒出,加强污泥处理时的稳定性;上述配重件为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产品,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当污泥输送至脱水箱内时,第一驱动件开始启动,带动脱水箱开始缓慢旋转,在脱水箱旋转的过程中,脱水装置完成对污泥的脱水处理,当脱水箱旋转至收集箱的上方时,脱水装置完成对污泥的成型排出,污泥直接掉落至收集箱内,在一个脱水箱旋转至收集箱上方时,另一个收集箱旋转至送料筒下方,进行污泥的收集,以便于脱水处理。

所述脱水装置包括用于对污泥进行挤压脱水的第一夹持块51和第二夹持块52、用于对污泥进行挤压造型的第一挤压板53和第二挤压板54及两块用于辅助第一夹持块51和第二夹持块52进行移动的导向板55,所述导向板55上设有多个与通孔31相对应的排污孔55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污泥可以通诺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配合,实现对污水的排除效果,从而降低污泥的含水量,而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的设置,可以对污泥进行成型处理,使得污泥的规格统一,以便于对污泥进行收集整理,提高收集容器的空间使用率,排污孔设置,可以保证污水的排出畅通,避免污水的蓄积而导致与污泥的再次混合;所述脱水装置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夹持块51和第二夹持块52进行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件56、用于控制第一挤压板53和第二挤压板54进行升降运动的驱动柱57及用于控制第一夹持块51和第二夹持块52进行水平移动的驱动块58,所述脱水箱3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二驱动件56的第一容纳槽34,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可以通过第二驱动件的驱动,实现对污泥的挤压效果,以便于对污泥进行挤压排水,降低污泥中的含水量,加强污泥的成型效果,而第一挤压板可以通过驱动柱的驱动实现对污泥的挤压成型,有效的加强了对污泥的挤压强度,提高污泥的成型效率。

上述第二驱动件采用气缸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当污泥输送至脱水箱内后,第二驱动件启动,推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对运动,对污泥形成一股挤压力,污泥中的污水从通孔和排污孔中向外排出,导向板的内壁上铺设有一层滤布,可以避免污泥对通孔和排污孔的堵塞,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挤压至极限后,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向下运动,对污泥作用向下的挤压力,使得污泥从出料孔中呈条状排出。

所述第一夹持块51和第二夹持块52上分别设有与导向板55相配合的移动槽511、用于分别辅助第一挤压板53和第二挤压板54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槽512及用于供驱动块58移动的第二容纳槽513,所述第一挤压板53和第二挤压板54上分别设有与升降槽512相配合的限位部531,所述升降槽512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挤压板53和第二挤压板54进行升降运动的第一弹性件514和用于封闭升降槽512的封闭件515,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在导向板上进行自由的移动,以便于对污泥进行挤压排水,而升降槽的设置,使得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可以顺着升降槽进行升降移动,避免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的偏移,保证对污泥的挤压稳定性,而封闭件的设置,可以避免污泥渗漏至升降槽内对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移动的阻碍,同时不会影响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的升降移动;上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上的移动槽与导向板相契合,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顺着导向板进行移动,上述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移动时,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通过限位部顺着升降槽进行升降移动,上述第一弹性件采用螺旋弹簧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在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对污泥挤压时,第一弹性件收缩,当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对污泥挤压完毕后,第一弹性件会拉伸并回复原状,第一弹性件带动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向上移动,直至回复原位,继续下一次的挤压,上述封闭件采用橡胶材料支撑,封闭件分别与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固定连接,且封闭件与升降槽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块58与第二驱动件5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块58上设有用于供驱动柱57移动的第三容纳槽581、用于辅助驱动块58水平移动的导向部582及多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583和用于连接驱动块58和第二弹性件583的第一垫块584和第二垫块585,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二驱动件在推动驱动块移动时,增加驱动块的移动空间,使得驱动块的移动可以控制对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的移动,而缓冲组件的设置,使得驱动块在移动后,可以通过第二弹性件的反弹力,实现自动回复原位的效果,以便于重复进行对污泥的挤压处理;上述第二弹性件采用弧形金属弹片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当第二驱动件启动时,第二驱动件推动驱动块移动,驱动块的移动带动第二弹性件移动,当驱动块无法再移动时,会推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移动,直至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无法再移动时,驱动块会对弹性金属片进行挤压,直至驱动块无法再移动,从而完成对污泥的挤压处理。

所述第一夹持块51和第二夹持块52上分别设有用于供驱动柱57进行移动的固定槽516、用于控制驱动柱57进行移动的第一传动件586及用于驱动第一传动件586进行旋转的第三驱动件587,所述第一挤压板53和第二挤压板54上分别设有与导向部582相配合的导向槽532,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三驱动件可以通过第一传动件带动驱动柱实现升降的效果,以便于对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进行驱动,从而可以对污泥进行挤压成型,而导向槽和导向部的配合设置,可以保证驱动块对驱动柱的顺利驱动;所述驱动柱57上设有与第一传动件586相配合的卡齿组571、用于控制第一第三驱动件587启动的第一控制件572及用于容纳第一控制件572的第四容纳槽573,所述第一挤压板53和第二挤压板54上分别设有与第四容纳槽573相配合的顶块533,所述第一夹持块51和第二夹持块52上设有用于供顶块533移动的限位槽516,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驱动柱可以通过与第一传动件的配合,实现竖直移动的效果,从而可以驱动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对污泥进行挤压成型,而顶块和第一控制件的配合设置,使得驱动块在移动至无法移动时,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可以通过第一控制件的启动,实现移动的效果,避免了装置运行相互干扰而导致装置运行紊乱,保证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上述第一传动件采用传动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第三驱动件采用电机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第一控制件采用微动开关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当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对污泥挤压完毕后,第二驱动件启动,使得驱动块对弹性金属片挤压,直至顶块插入第四容纳槽内,对第一控制件造成挤压,使得第一控制件启动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启动时,会带动第一传动件旋转,第一传动件的旋转带动驱动柱向下移动,对污泥向下挤压,使得污泥成型排出,而驱动柱在向下移动时,会穿过出料孔,继续向下,直至无法移动。

所述固定槽516的两端呈弧状设置,所述脱水箱3的底部设有多个用于对污泥进行造型排出的出料孔35,所述多个出料孔35布设于第一夹持块51和第二夹持块52之间,所述驱动柱57的呈圆柱状设置,所述驱动柱57的直径与出料孔35的直径相等,通过上述固定槽的设置,使得驱动柱可以实现竖直和水平方向的同时移动,以保证第一挤压板可以对污泥进行彻底的挤压,提高对污泥的挤压强度,上述出料孔的布设,保证污泥可以顺利的成型排出,而驱动柱和出料孔的设置,使得驱动柱可以向下一直延伸至极限,避免驱动柱受到脱水箱的阻碍而导致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无法彻底的对污泥进行挤压,保证了污泥的成型效率,出料孔呈椭圆状设置,出料孔和固定槽配合的设置,以便于允许驱动柱每次移动的位置发生细微的偏差,保证驱动柱顺利的穿过固定槽和出料孔。

所述进料斗12上设有用于破碎污泥的的破碎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包括用于启闭进料斗12的封闭板16,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污泥可以通过破碎装置实现有效的破碎效果,从而可以将大块的污泥破碎成小块状,以便于对污泥进行更有效的输送,提高对污泥的输送效率;所述封闭板16呈圆形设置,所述封闭板16的直径大于进料斗的最大内径,所述封闭板16上设有连接板16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污泥在破碎时,封闭板可以形成一定阻挡,避免污泥飞溅出进料斗,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保证环境的整洁性;当封闭板旋转至进料斗上方时,封闭板对进料斗封闭,污泥开始破碎,当封闭板继续旋转时,封闭板离开进料斗,污泥停止破碎。

所述送料筒1上设有用于驱动封闭板16进行旋转的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与连接板161的中部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封闭板可以通过驱动电机的控制进行旋转,以便于定时对进料斗启闭控制,从而可以输送且破碎污泥;所述连接板161的端部设有配重块162,所述进料斗12上设有第二控制件121,通过上述配重块的设置,可以保持封闭板在旋转时的平衡,避免封闭板的翻转而影响对进料斗的启闭,保证封闭板运行的稳定性;上述第二控制件采用微动开关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当该装置开始工作时,驱动电机启动,通过连接板带动封闭板旋转,封闭板在旋转至进料斗上时,与第二控制件相接触,使得第二控制件启动破碎电机,当封闭板离开第二控制件后,破碎电机停止工作。

所述进料斗12内设有用于对污泥破碎的破碎刀组122、用于驱动破碎刀组122旋转的破碎电机123及用于支撑破碎电机123的支撑架124,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述破碎刀组可以通过破碎电机的驱动,对污泥进行高效的破碎,保证进料斗的通畅,避免进料斗的堵塞;当封闭板与第二控制件相接触时,第二控制件启动破碎电机,破碎电机带动破碎刀组旋转,破碎刀组从而对污泥进行破碎,污泥呈碎块状进行输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