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油水分离的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9394发布日期:2019-08-10 00:49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油水分离的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连续油水分离的实验装置,属于环境保护及环境治理的技术领域,尤其适用于海上溢油处理和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在石油的运输、加工、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溢油事件以及形成的工业含油废水也不断增多;如何对水面溢油进行回收处理,以及对含油废水进行分离处理,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难题。传统的燃烧法、生物降解法、化学分散法、以及机械分离法等,虽然仍在发挥作用,但其局限性日益明显,亟待发展更为高效环保的新技术。近年来,改性的聚氨酯海绵、静电纺丝纤维、多孔碳材料等,以其高吸油容量和良好的回弹性,受到广泛的重视。

尽管如此,目前油水分离的实施方法是将吸油材料置于油水混合物中进行浸渍,待吸油达到饱和后取出,通过机械挤压或者离心力的作用,回收所吸收的油,之后进入下一轮的循环操作。这种间歇式的操作方式,工序多且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发明新的油水分离装置,以实现原位连续分离,直接从油水混合物中连续回收油品。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连续油水分离的实验装置,玻璃三通通过硅胶导管连接了循环水真空泵、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及玻璃抽滤瓶;玻璃直孔节门和直角玻璃管通过橡胶塞和玻璃抽滤瓶固定在一起;直角玻璃管的另外一端连接硅胶导管,硅胶导管末端的内部装有输油材料;循环水真空泵提供油水分离的抽力,通过玻璃直孔节门调控施加到输油材料上的抽力,并通过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精确显示油水分离的抽力。采用本装置可高效地实现原位连续油水分离,且能精确测试油水分离所需的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油水分离的实验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装置包括循环水真空泵,硅胶导管,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y形玻璃三通,玻璃直孔节门,橡胶塞,玻璃抽滤瓶,直角玻璃管,烧杯,以及输油材料;y形玻璃三通通过硅胶导管连接了循环水真空泵、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及玻璃抽滤瓶;玻璃直孔节门和直角玻璃管通过橡胶塞和玻璃抽滤瓶固定在一起;直角玻璃管的另外一端连接硅胶导管,硅胶导管末端的内部装有疏水亲油的输油材料,并插入烧杯中;所述的输油材料为通过表面处理的具有疏水亲油性质的泡沫金属、聚氨酯海绵、静电纺丝纤维棉中的一种,或疏水亲油的高分子膜的卷绕物。采用本装置可实现连续的油水分离,并且精确测试油水分离所需的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适用性广泛、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可广泛应用于海上溢油事故、油田废水、工业含油废水等多种用途的油水分离实验研究,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观图。

图中:1-循环水真空泵、2-硅胶导管、3-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4-硅胶导管、5-y形玻璃三通、6-硅胶导管、7-玻璃直孔节门、8-橡胶塞、9-玻璃抽滤瓶、10-直角玻璃管、11-硅胶导管、12-烧杯、13-输油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连续油水分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1-循环水真空泵、2-硅胶导管、3-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4-硅胶导管、5-y形玻璃三通、6-硅胶导管、7-玻璃直孔节门、8-橡胶塞、9-玻璃抽滤瓶、10-直角玻璃管、11-硅胶导管、12-烧杯、13-输油材料。其中,y形玻璃三通通过硅胶导管连接了循环水真空泵、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及玻璃抽滤瓶;玻璃直孔节门和直角玻璃管通过橡胶塞和玻璃抽滤瓶固定在一起;直角玻璃管的另外一端连接硅胶导管,硅胶导管末端的内部装有输油材料,并插入烧杯中;所述的输油材料为通过表面处理的具有疏水亲油性质的泡沫金属、聚氨酯海绵、静电纺丝纤维棉中的一种,或疏水亲油的高分子膜的卷绕物。启动循环水真空泵,产生抽力,通过调节玻璃直孔节门的开启程度,调控施加在疏水亲油输油材料上的抽力,油水混合物中油可通过输油材料进入玻璃抽滤瓶中,实现连续分离,并且可以通过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精确测试油水分离所需要的抽力。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油水分离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循环水真空泵,硅胶导管,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Y形玻璃三通,玻璃直孔节门,橡胶塞,玻璃抽滤瓶,直角玻璃管,烧杯,以及输油材料;Y形玻璃三通通过硅胶导管连接了循环水真空泵、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及玻璃抽滤瓶;玻璃直孔节门和直角玻璃管通过橡胶塞和玻璃抽滤瓶固定在一起;直角玻璃管的另外一端连接硅胶导管,硅胶导管末端的内部装有输油材料,并插入烧杯中;所述的输油材料为通过表面处理的具有疏水亲油性质的泡沫金属、聚氨酯海绵、静电纺丝纤维棉中的一种,或疏水亲油的高分子膜的卷绕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连续的油水分离,且可以精确测试油水分离所需要的抽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波;奉若涛;孙颖涛;张星烁;李嘉豪;单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6.12
技术公布日:2019.08.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