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废水除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6942发布日期:2020-01-31 14:1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废水除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除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效废水除磷设备。



背景技术:

除磷指去除污水中的磷。磷在污水中具有以固体形态和溶解形态互相循环转化的性能,污水除磷就是以磷的这种性能为基础而开发的。污水除磷技术有:使磷成为不溶性的固体沉淀物,从污水中分离出去的化学除磷法;使磷以溶解态为微生物所摄取,与微生物成为一体,并随同微生物从污水中分离出去的生物除磷法。根据磷在废水中不同的存在方式,应采用不同的除磷技术。

由于废水中磷的存在方式不同,导致含磷废水需要通过多个工序和设备对其进行处理,导致设备占地面积大,废水的处理成本增加,且废水除磷效果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废水除磷设备。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提高除磷速度,同时通过一套设备即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水除磷并减少化学剂投入量的目的。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废水除磷设备,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储水箱分为生物除磷区和化学除磷区,所述隔板上端设置有用于连通生物除磷区和化学除磷区的共用通道,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曝气系统,所述生物除磷区内设置有生物填料组,所述生物除磷区上设置有进液管和排污管一,所述化学除磷区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污管二,所述化学除磷区内设置有脱气沉淀分离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含磷废水通过生物除磷区上的进液管流入生物除磷区内,并启动曝气系统使废水中形成好氧环境,使生物填料组上的微生物对有机磷或者偏磷进行硝化分解,形成部分微生物污泥和正磷小分子,微生物污泥沉淀在生物除磷区内,可通过排污管一排出,正磷小分子则随废水流动通过隔板上端的共用通道溢流至化学除磷区,由于废水中的磷被分解了一部分,使得化学除磷区内投入的化学剂投入量减少,通过进料口加入化学剂,使正磷小分子形成沉淀并可通过排污管二排出,并且在曝气系统的作用下加快化学剂和废水的化学作用,提高沉淀速度,沉淀后的废水则通过脱气沉淀分离器进行三相分离并将处理完毕的水排出。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提高除磷速度,同时通过一套设备即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水除磷并减少化学剂投入量的目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进液管位于生物除磷区侧壁的下部,所述排污管一位于生物除磷区下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生物填料组有多个网状乙丙共聚材料堆叠在生物除磷区内形成,所述生物填料组设置为两组并沿竖直方向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曝气系统包括横向设置在储水箱内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依次贯穿储水箱侧壁和隔板并设置有喷嘴,所述曝气管延伸出储水箱的一端设置有曝气机。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进料口呈漏斗状设置,并在其下端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延伸入化学除磷区。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脱气沉淀分离器包括排水室和位于排水室下方的脱气沉淀室,所述脱气沉淀室的横截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脱气沉淀室下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排水室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高度低于共用通道高度,所述排水室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脱气沉淀室内水平设置有多个阻泥板,所述阻泥板与脱气沉淀室侧壁之间设置有排水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阻泥板的从上至下的尺寸逐渐减小。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隔板上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延伸出储水箱的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提高除磷速度,同时通过一套设备即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水除磷并减少化学剂投入量的目的,通过将储水箱分为生物除磷区和化学除磷区,并在生物除磷区上设置进液管,化学除磷区内设置脱气沉淀分离器,解决了现有废水除磷设备结构复杂,对应复杂含量的废水需要多个设备共同作用才可完成脱磷,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进液管位于生物除磷区侧壁的下部,所述排污管一位于生物除磷区下端,使废水从下往上流动,从而使其与生物除磷区内的生物填料充分接触,提高微生物的处理效果,排污管一位于下端也便于污泥的排出。

(3)本实用新型中生物填料组有多个网状乙丙共聚材料堆叠在生物除磷区内形成,所述生物填料组设置为两组并沿竖直方向分布,设置为两组可增加生物除磷区内的微生物的含量,从而提高对废水除磷的程度,提高处理速度。

(4)本实用新型中曝气系统包括横向设置在储水箱内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依次贯穿储水箱侧壁和隔板并设置有喷嘴,所述曝气管延伸出储水箱的一端设置有曝气机,通过喷嘴可使废水有一定的流动,从而达到类似搅拌的效果,增加与微生物和化学剂的接触速度,继而提高处理效率。

(5)本实用新型中脱气沉淀分离器包括排水室和位于排水室下方的脱气沉淀室,所述脱气沉淀室的横截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脱气沉淀室下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排水室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高度低于共用通道高度,所述排水室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脱气沉淀室内水平设置有多个阻泥板,所述阻泥板与脱气沉淀室侧壁之间设置有排水通道,经化学剂沉淀后的废水在化学除磷区内向上漫延,当漫延至脱气沉淀室下端时,在阻泥板的作用下污泥被阻挡,水则通过排水通道流入排水室内,通过排水室的出水口排出,由于出水口位置低与隔板的共用通道,避免了水回流的问题,而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则通过上端的排气口排出。

(6)本实用新型中隔板上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延伸出储水箱的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加热板可实现对储水箱内水温的控制,从而使其位于微生物活跃的温度区间,并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储水箱,2隔板,3生物填料组,4进液,5排污管一,6加热板,7排污管二,8曝气机,9曝气管,10喷嘴,11化学除磷区,12阻泥板,13脱气沉淀室,14出水口,15排水室,16出气口,17进料口,18进料管,19共用通道,20生物除磷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高效废水除磷设备,包括储水箱1,所述储水箱1内设置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储水箱1分为生物除磷区20和化学除磷区11,所述隔板2上端设置有用于连通生物除磷区20和化学除磷区11的共用通道19,所述储水箱1内设置有曝气系统,所述生物除磷区20内设置有生物填料组3,所述生物除磷区20上设置有进液管4和排污管一5,所述化学除磷区1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污管二7,所述化学除磷区11内设置有脱气沉淀分离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含磷废水通过生物除磷区20上的进液管4流入生物除磷区20内,并启动曝气系统使废水中形成好氧环境,使生物填料组3上的微生物对有机磷或者偏磷进行硝化分解,形成部分微生物污泥和正磷小分子,微生物污泥沉淀在生物除磷区20内,可通过排污管一5排出,正磷小分子则随废水流动通过隔板2上端的共用通道19溢流至化学除磷区11,由于废水中的磷被分解了一部分,使得化学除磷区11内投入的化学剂投入量减少,通过进料口加入化学剂,使正磷小分子形成沉淀并可通过排污管二7排出,并且在曝气系统的作用下加快化学剂和废水的化学作用,提高沉淀速度,沉淀后的废水则通过脱气沉淀分离器进行三相分离并将处理完毕的水排出。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提高除磷速度,同时通过一套设备即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水除磷并减少化学剂投入量的目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参加图1,进液管4位于生物除磷区20侧壁的下部,所述排污管一5位于生物除磷区20下端。

本实施例中,使废水从下往上流动,从而使其与生物除磷区内的生物填料充分接触,提高微生物的处理效果,排污管一位于下端也便于污泥的排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生物填料组3有多个网状乙丙共聚材料堆叠在生物除磷区20内形成,所述生物填料组3设置为两组并沿竖直方向分布。该方式中,生物填料组设置为两组可增加生物除磷区内的微生物的含量,从而提高对废水除磷的程度,提高处理速度。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参加图1,曝气系统包括横向设置在储水箱1内的曝气管9,所述曝气管9依次贯穿储水箱1侧壁和隔板2并设置有喷嘴10,所述曝气管9延伸出储水箱1的一端设置有曝气机8。

本实施例中,通过喷嘴可使废水有一定的流动,从而达到类似搅拌的效果,增加与微生物和化学剂的接触速度,继而提高处理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进料口呈漏斗状设置,并在其下端连通有进料管18,所述进料管18延伸入化学除磷区1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参加图1,脱气沉淀分离器包括排水室15和位于排水室15下方的脱气沉淀室13,所述脱气沉淀室13的横截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脱气沉淀室13下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排水室15侧壁设置有出水口14,所述出水口14高度低于共用通道19高度,所述排水室15上端设置有出气口16,所述脱气沉淀室13内水平设置有多个阻泥板12,所述阻泥板12与脱气沉淀室13侧壁之间设置有排水通道。

本实施例中,经化学剂沉淀后的废水在化学除磷区内向上漫延,当漫延至脱气沉淀室下端时,在阻泥板的作用下污泥被阻挡,水则通过排水通道流入排水室内,通过排水室的出水口排出,由于出水口位置低与隔板的共用通道,避免了水回流的问题,而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则通过上端的排气口排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阻泥板12的从上至下的尺寸逐渐减小。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隔板2上设置有加热板6,所述加热板6延伸出储水箱1的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该方式中,通过控制加热板可实现对储水箱内水温的控制,从而使其位于微生物活跃的温度区间,并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本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