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5169发布日期:2020-05-20 00:34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气囊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安全气囊是一种重要的安全保护设施,安全气囊与座椅安全带相互配合,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在汽车受到正面、侧面撞击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由于惯性力对驾驶人员和乘坐人员造成的伤害。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产量不断增加,安全气囊的使用量不断加大,同时需要报废的安全气囊日益增多。安全气囊由于其不稳定性、爆炸性等特性,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15类别,在报废汽车整车或者报废安全气囊时,需要对安全气囊进行爆破处理,然后对废弃进行回收利用。目前,采用电极通电对安全气囊进行爆破,但是,安全气囊内包括很多粉尘和金属粉末,在爆破时,粉尘和金属粉末直接进入环境中,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粉尘中含有na、金属粉末中含有相当多的金属(铁、铜、锆、钡、锰等)及其化合物,无法得到回收进行充分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因此,需要一种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避免安全气囊中粉尘以及金属粉末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对粉尘以金属粉末中有用物质进行回收,避免资源浪费。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包括:

引爆箱,所述引爆箱内设置有引爆腔,所述引爆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充气状态的安全气囊的安装单元,所述引爆箱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引爆腔通过所述开口与外部连通;

切割单元,所述切割单元设置在所述引爆腔的腔壁上,所述切割单元可在充气状态的所述安全气囊上形成豁口;

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设置在所述引爆腔的腔壁上,所述限位单元可穿过所述豁口进入所述安全气囊内部,并限定所述豁口开度;

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限位单元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单元进入或退出所述安全气囊。

优选地,还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设置有收集腔,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收集口,所述收集腔通过所述收集口与外部连通;所述引爆箱设置在所述收集腔内,且与所述收集腔的腔壁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开口可与所述收集口至少局部重叠。

优选地,所述收集箱包括第一箱体以及可开合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上的第一箱盖,所述收集腔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所述收集腔相对两侧腔壁上设置有可转动连接的支撑轴,所述引爆箱与所述支撑轴连接,所述收集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底部的最低处。

优选地,所述收集口上连接有料斗,所述料斗包括相对设置的进口和出口,所述料斗通过所述进口与所述收集口连通,所述进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出口的横截面积。

优选地,所述收集箱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支撑轴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轴带动所述引爆箱在所述收集腔内转动。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分别与所述切割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切割单元的启停,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启停,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启停。

优选地,所述引爆箱包括第二箱体以及开合连接在所述第二箱体上的第二箱盖,所述引爆腔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引爆腔与所述豁口相对的腔壁上。

优选地,所述引爆箱上设置有引爆接口,所述安全气囊的引爆线贯穿所述引爆接口与供电设备连接。

优选地,所述供电设备和所述安全气囊之间设置有引爆遥控器,所述引爆遥控器用于触发所述安全气囊引爆。

另外,优选地,还包括:振打单元,所述振打单元与所述收集箱相对设置,且用于振打所述收集箱。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安全气囊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引爆,引爆箱可避免粉尘和金属粉末的进一步扩散,切割单元在安全气囊上形成豁口,限位单元可以避免豁口闭合,使得粉尘和金属粉末可通过豁口进入引爆箱,在通过引爆箱的开口进行排放或收集。同时可避免安全气囊中粉尘以及金属粉末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对粉尘以金属粉末中有用物质进行回收,避免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收集箱;2:引爆箱;3:支撑轴;4:切割单元;

5:限位单元;6:料斗;7:安全气囊;8:供电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包括:引爆箱2、切割单元4、限位单元5和第一驱动单元。

引爆箱2内设置有引爆腔,引爆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充气状态的安全气囊7的安装单元,引爆箱2上设置有开口,引爆腔通过开口与外部连通。切割单元4设置在引爆腔的腔壁上,切割单元4可在充气状态的安全气囊7上形成豁口。限位单元5设置在引爆腔的腔壁上,限位单元5可穿过豁口进入安全气囊7内部,并限定豁口开度。第一驱动单元与限位单元5连接,且用于驱动限位单元5进入或退出安全气囊7。

将充气状态的安全气囊7通过安装单元固定在引爆腔内,切割单元4在安全气囊7上切割形成豁口,第一驱动单元驱动限位单元5进入安全气囊7内,并限定豁口的开度。安全气囊7内的粉尘和金属粉末等可从豁口进入到引爆箱2内,待粉尘和金属粉末沉降,从开口将粉尘和金属粉末从引爆箱2倾倒出来。采用上述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使得安全气囊7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引爆,引爆箱2可避免粉尘和金属粉末的进一步扩散,切割单元4在安全气囊7上形成豁口,限位单元5可以避免豁口闭合,使得粉尘和金属粉末可通过豁口进入引爆箱2,在通过引爆箱2的开口进行排放或收集。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可避免安全气囊7中粉尘以及金属粉末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对粉尘以金属粉末中有用物质进行回收,避免资源浪费。

在本实施例中,安全气囊可以在引爆箱2内完成充气,处于充气状态的安全气囊7可抵接在切割单元4上,以便切割单元4在安全气囊7上形成0.1~0.3m的豁口。其中,切割单元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电动刀,限位单元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支架。

为进一步实现对爆破后的粉尘进行封闭式的收集,同时降低收集难度,优选地,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还包括:收集箱1,收集箱1内设置有收集腔,收集箱1的底部设置有收集口,收集腔通过收集口与外部连通;引爆箱2设置在收集腔内,且与收集腔的腔壁可转动连接,使得开口可与收集口至少局部重叠。安全气囊7在引爆箱2中进行引爆后,爆破后产生的粉尘通过引爆箱1进行收集,之后引爆箱2内的粉尘需要排出引爆箱2,为防止从引爆箱2内收集粉尘时产生扬尘,在引爆箱2外罩设了收集箱1,引爆箱2可直接将粉尘倒入收集箱1内,避免粉尘进入外部环境中。

优选地,收集箱1包括第一箱体以及可开合连接在第一箱体上的第一箱盖,收集腔设置在第一箱体内,收集腔相对两侧腔壁上设置有可转动连接的支撑轴3,引爆箱2与支撑轴3连接,收集口设置在第一箱体底部的最低处。第一箱盖打开时,工作人员可放入安全气囊7,并通过安装单元进行固定。第一箱盖关闭时,第一箱体可与外部环境隔绝,使得收集腔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收集口设置在第一箱体底部的最低处,在重力作用下,粉尘向收集口一侧聚集,以便输出粉尘。

为方便对收集腔内的粉尘进行收集,优选地,收集口上连接有料斗6,料斗6包括相对设置的进口和出口,料斗6通过进口与收集口连通,进口的横截面积大于出口的横截面积。通过设置料斗6,可降低粉尘的输出以及收集难度,进口的横截面积大于出口的横截面积,使得进入料斗6的粉尘或污染气体可快速向出口一侧汇集,以便实现快速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料斗6的进口和出口直接设置有斜面,使得料斗6呈锥形结,粉尘可通过斜面从进口滑到出口处;料斗6的进口到出口的口径逐渐变小,使得收集到的粉尘逐渐集中到出口处。

优选地,收集箱1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与支撑轴3连接,且用于驱动支撑轴3带动引爆箱2在收集腔内转动。在安全气囊7完成爆破,且产生的粉尘沉降完成后,粉尘逐渐被收集到引爆箱2内,此时通过转动支撑轴3,支撑轴3带动引爆箱2转动,以使引爆箱2的开口逐渐转动至下方,以便将收集到的粉尘倒入收集箱1内。采用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支撑轴3转动,可降低驱动难度,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

优选地,回收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分别与切割单元4、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三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切割单元4的启停,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驱动单元的启停,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二驱动单元的启停。通过控制器可完成人工远距离操作,工作人员可以对回收装置的各个单元进行控制,以完成安全气囊7的爆破,粉尘的回收等操作。通过控制器可以实现自动控制,控制器内预先设置有控制程序,根据控制程序可预先设定好各个单元的运行路径,从而完成安全气囊7的爆破,粉尘的回收的自动控制。

优选地,引爆箱2包括第二箱体以及开合连接在第二箱体上的第二箱盖,引爆腔设置在第二箱体内,开口设置在引爆腔与豁口相对的腔壁上。第二箱盖打开时,工作人员可放入安全气囊7,将安全气囊7放入引爆箱2内。第二箱盖关闭时,可使得第二箱体与外部环境隔绝,使得引爆腔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在安全气囊7爆破时,不会将粉尘逸散到环境中。

优选地,引爆箱2上设置有引爆接口,安全气囊7的引爆线贯穿引爆接口与供电设备8连接。通过引爆接口可实现安全气囊7与供电设备8连接,通过供电设备8向安全气囊通电,以使安全气囊7发生引爆。

在本实施例中,引爆箱2上设置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端子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安全气囊7的引爆线正极以及供电设备8的正极连接,负极端子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安全气囊7的引爆线负极以及供电设备8的负极连接。通过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可以确保安全气囊7与供电设备8能够准确连接,防止安全气囊7与供电设备8之间接触不良,同时降低安装难度。

优选地,供电设备8和安全气囊7之间设置有引爆遥控器,引爆遥控器用于触发安全气囊7引爆。通过设置引爆遥控器,可以远距离控制安全气囊7的引爆,提高安全性能。

另外,优选地,还包括:振打单元,振打单元与收集箱1相对设置,且用于振打收集箱1。通过设置振打单元对收集箱1进行振打,使滞留在收集箱1内粉末向料斗6汇集,通过振动引导粉尘向收集口一侧聚集,避免在收集箱1内堆积或堵塞收集口。

另外,在引爆箱2的侧板上也可以设置有振打单元,通过振打单元对引爆箱2进行振打,使滞留在引爆箱2内粉末从开口排出。

下面进一步介绍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的使用过程。

将安全气囊7放入引爆箱2内,通过安装单元进行限位,并将安全气囊7与供电设备8连接;关闭第二箱盖及第一箱盖;引爆安全气囊7,当安全气囊7爆破到顶部最大限度时开始自动放气,此时切割单元4开始切割安全气囊7顶部,切除一个0.1-0.3米长的开口,第一驱动单元驱动限位单元5从豁口伸入到安全气囊7内,将豁口撑开;待经过一定时间后,引爆箱2内的粉尘完成沉降过程,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支撑轴3转动,带动引爆箱2转动至开口朝向收集口,在重力作用下,引爆箱2内的粉尘以及金属粉末从开口排出,并倒入收集箱1内,粉尘以及金属粉末由收集箱1底部的料斗6收集,再将收集后的粉尘送至冶炼企业回收利用。为提高收集速度,可启动振打单元,对收集箱1侧壁进行往复击打,避免粉尘以及金属粉末滞留。

从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报废安全气囊回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安全气囊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引爆,引爆箱可避免粉尘和金属粉末的进一步扩散,切割单元在安全气囊上形成豁口,限位单元可以避免豁口闭合,使得粉尘和金属粉末可通过豁口进入引爆箱,在通过引爆箱的开口进行排放或收集;同时可避免安全气囊中粉尘以及金属粉末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对粉尘以金属粉末中有用物质进行回收,避免资源浪费。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