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941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机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的活动将厨房垃圾等有机物进行分解处理的有机物处理装置。
利用微生物进行分解处理的方法,是处理在一般家庭、饮食店的厨房内产生的厨房垃圾(生垃圾)等有机物的方法之一。在利用该方法的有机物处理装置中,在容纳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及该微生物载体(木质细片、锯屑、活性碳)的处理槽的上部设有投入口,并在内部配置有搅拌装置,通过所述搅拌装置的动作,将经由所述投入口而投入到处理槽内的有机物放入载体中,且以该状态放置,然后通过在所述载体中繁殖的微生物的活动,将有机物分解处理。
为了使放入载体中的有机物进行较好的分解,向含有适当的水分且维持适当温度的载体中供给空气(氧气),使该载体的内部保持适于微生物活动的环境,这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处理槽的内部设置换气装置和加热装置,利用换气装置的动作向处理槽内将供给外部气体并将因分解所产生的水分及气体排出到处理槽外,以保持载体内部适当的空气量以及水分含量,另一方面,利用加热装置的加热动作使处理槽内部保持适当的温度。而且,利用所述搅拌装置的动作随时搅拌载体,以使空气进入该载体的内部,同时,排出分解时所产生的水分及气体,从而使处理槽内部维持适当的环境。
在这种有机物处理装置中,随着如上所述地进行的持续运转,分解处理后的残留物、有机物、以及投入的难分解物质(聚氯乙烯袋、筷子、贝壳等)会积累在处理槽内部的载体中,使微生物的繁殖环境逐渐地恶化,导致处理能力的降低,因此,必须在适当的周期取出处理槽内的载体,更换新的载体。
为了容易地进行如上所述的载体的更换,在以前公开的特开平7-136627号公报(B09B 3/00))、特开平7-222967号分报(B09B 3/00)等中采用了如下结构,即利用挡门自由开闭位于处理槽的一侧(前侧)下部的排出载体用的排出口,在更换载体时,通过卸下所述挡门使排出口开放,从而可容易地取出处理槽内部的载体。
然而,在处理槽的底面设置载体的排出口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降低该排出口的开口部周边的强度,所以会因处理槽内部的载体的重量、以及搅拌装置所产生的载体搅拌力的作用,而导致所述周边部发生挠曲变形,并且,无法利用所述挡门进行良好的关闭。
这问题可通过从处理槽的外表面或内表面,在排出口的周边设置加强肋(rib)而缓和,但是,将所述加强肋设于外表面时,必须避免与挡门之间的干扰;当设于内表面时,则会阻碍搅拌装置的动作所产生的载体的搅拌。
对于上述问题,以前是通过加大处理槽整体的壁厚、或者使排出口的周边部比其它部分更厚的方法来解决,但是,所述处理槽为大体积的中空容器,所以会使成型用的金属模形状复杂,并导致整体重量的增加。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不需进行处理槽周边的处置,即可强化设于处理槽底部的载体排出口的周边部,从而有效防止因载体重量和搅拌的作用力而引起的挠曲变形,而且,可以长时间且较好地保持挡门的关闭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在容纳有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和该微生物的载体的处理槽下方,设有利用挡门可自由开闭的所述载体的排出口,并且,可经过卸下所述挡门而开放的所述排出口,将随运转而劣化的载体排出包覆处理槽的外装容器外部,其中,所述外装容器包括下容器,支撑所述处理槽的下部;以及上容器,盖在所述下容器的上部,其下缘固定在所述下容器的周缘上而与所述下容器连成一体;而且,通过所述挡门,将所述排出口的周缘部支撑在所述下容器上。
在本发明中,用于开闭排出口的挡门,介于该排出口与支撑该处理槽的下部的下容器之间,起到将排出口的周缘部支撑在高强度的下容器上的作用,因此,能够利用挡门和下容器的刚性来抑制因处理槽内部的载体重量和搅拌该载体时产生的作用力而引起的所述周缘部的挠曲。
而且,本发明还可以包括将所述挡门限制在支撑所述排出口周缘部的位置上的装置。
在本发明中,例如可利用安装于挡门外侧的外装盖的作用,来限制该挡门的移动,从而可靠地保持将排出口的周缘部支撑在下容器上的状态。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有机物处理装置的前视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的有机物处理装置的侧视剖面图3是表示卸下上盖、上容器的顶板、以及基板的覆盖板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沿图3中的IV-IV线的剖面图;图5是沿图3中的V-V线的剖面图;图6是图4中的显示LED的安装位置附近的放大图;图7是比图3稍微下方位置处的横向剖面图;图8A是在下容器的前面开设的、卸下外装盖和挡门后的载体的取出口的前视立体图;图8B是仅安装有挡门的取出口的前视立体图;图9是挡门的外观立体图;图10是开放的排出口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有机物处理装置的前视剖面图,图2是其侧视剖面图。
图中的1是分解处理有机物的处理槽。如图2所示,该处理槽1是具有下半部为半圆形的截面形状、且在上部的大致整个表面上设有投入有机物用开口的中空容器,并被包含于矩形箱状的外装容器2内。
外装容器2支承着其上部的处理槽1,该外装容器2包括在宽度方向的两侧上与支承脚一体成形而构成的高强度的下容器2a;覆于该下容器2a的上部,其下缘固定于下容器2a的周缘上而成一体的上容器2b。如图2所示,从上容器2b的顶板垂下的投入滑槽20插入在处理槽1的上部开口2b中,从而形成有机物投入口。投入滑槽20的上部被安装于上容器2b上表面的上盖21开闭自如地覆盖着。
图3是表示去除上盖21、上容器2b的顶板、以及后述的覆盖板3 1之后的状态的的俯视图。如图所述,在处理槽1的上部设有以适当的尺寸向内侧折回且在矩形投入口的周围镶边的折回部10,在该折回部10上还设有可贯通内外侧的多个吸气孔11,11...。
如图1所示,在宽度方向一侧的折回部10上,安装有用于盖住与上容器2b之间的空隙的支承板30。在该支承板30的前半部,安装着设有运转控制用电子部件的控制电路板3,而控制电路板3的上部被覆盖板31所覆盖。同样地,如图3所示,在该支承板30的后半部,安装有用于对处理槽1的内部进行换气处理的换气风扇32。
图4是沿图3中IV-IV线的剖面图,图5是沿图3中V-V线的剖面图。覆盖控制电路板3上部的覆盖板31,延伸到如图4所示的后侧的换气风扇32的上部位置,并且延伸到如图5所示的侧部的投入滑槽20背面附近位置。而且,如图4所示,支承板30上的控制电路板3的安装位置,由于在其后侧从支承板30的表面向上设立的肋板33,而与换气风扇32的安装位置隔开;再者,由于在其侧部从覆盖板31的内表面往下延伸的肋板34,而使控制电路板3的安装位置与投入滑槽20的背面隔开。
由此,在投入滑槽20的背面处,由该投入滑槽20、覆盖板31、肋板34、以及支承板30围成四方形,从而形成绕过控制电路板3的后侧并与换气风扇32的安装位置连通的排气通道35,该排气通道35贯通同侧的投入滑槽20的侧面,并经过装设有排气过滤器的排气孔22后与处理槽1的内部连通。再者,通过连续设置于换气风扇32下侧的排气导管36,排气通道35的后侧与在上容器2b的背面开口的排气口37连接。
根据上述构造,当换气风扇32被驱动时,处理槽1内部的空气经过排气孔22而被导入排气通道35内,并绕过控制电路板3的安装位置,而被吸入换气风扇32,然后经过排气导管36和排气口37被排向外部。该排出气体含有如后所述地在处理槽1内部所产生的水分,该水分变成水滴而附着于换气风扇32的安装板上。如图3所示,在换气风扇32的安装板周围,设有上下贯通该安装板的多个除水孔38,38…,使贮留于安装板上的水分流向下部。
如图4所示,控制电路板3的安装位置后侧的肋板33与覆盖控制电路板3上部的覆盖板31之间具有很小的间隙,并且,控制电路板3的安装位置的前部,通过适当的间隙与容器2b的内侧连通。当换气风扇32被驱动时,上容器2b内侧的空气和来自处理槽1内部的所述排出气体一起,直接被吸入控制电路板3的安装室内,且产生经由肋板33上部的间隙到达排气通道35的通气,而安装在控制电路板3上的电子部件因该通气的接触而被冷却。
这样产生的冷却用通气,与在排气通道35内流动的排出气体不同,由于几乎不含水分,因此不会引起控制电路板3上的电子部件的误动作。并且,构成所述通气出口的所述肋板33上缘的间隙很小,再者,由于在其外侧的排气通道35的内部为上风处,所以不会使在排气通道35内流动的排出气体的主流侵入控制电路板3的安装室内。
实质上,具有上述结构的排气通道35是由支承板30与上覆盖板31的两构件简单地在控制电路板3的支承板30上构成的。并且从处理槽1的内部排气的同时,可进行控制电路板3的冷却,其组装容易,而且控制电路板3与换气风扇32之间的导线可变短,配线作业变得容易,还可以抑制电磁干扰的产生。
而且,构成所述排气通道35入口的排气孔22形成于位于处理槽1最上部的投入滑槽20的侧面,可有效地排出如后所述地在处理槽1内部产生的少量水蒸气。
如图4所示,在覆盖控制电路板3上部的覆盖板31上,安装有用以显示运转的显示LED39。图6是显示LED的安装位置附近的放大图。如该图所示,在覆平板31的前部上表面,形成有与所述显示LED39相对应的小直径贯通孔31a,在该形成部位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围绕所述贯通孔31a外周的圆周状接合沟31b。在该接合沟31b内侧的覆盖板31的内表面上突出设置的筒状部内,在其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上,设有伸到所述贯通孔31a的形成位置的导肋(guide rib)31c,31c…。
从覆盖板31的内表面向所述导肋31c,31c…之间嵌入所述显示LED39的前端,并继续压入到与所述贯通孔31a的内侧相面对的位置,从而使所述显示LED39如图所示地被保持在覆盖板31上,并通过在该状态下将覆盖板31安装在支承板30上,可在控制电路板3的上部进行如图所示的定位固定。
另一方面,在覆盖所述覆盖板31上部的上容器2b的顶板上,设有贯通内外的圆形通孔20a,与覆盖板31上的所述贯通孔31a的形成位置相对应,并且,在通孔20a的形成部位的里面,突出设置着围绕所述通孔20a外周的圆筒状接合突起20b。该接合突起20b的尺寸与在覆盖板31的外面形成的接合沟31b相对应,当安装上容器2b时,从上方使接合突起20b接合在接合沟31b中,而起到使所述通孔20a与覆盖板31的贯通孔31a的外侧对齐的定位作用。由此,可以通过通孔20a而从所述上容器2b的顶板观察被压入贯通孔31a中而固定的显示LED39。
如上所述,作为必须与控制电路板3连接的电子部件、且必须从外装容器2的外边观察的显示LED39被安装在覆盖板31上,由于在安装覆盖板31时包含同控制电路板3之间的配线处理,因此容易进行该安装操作,而且,在安装大体积的所述上容器2b时,不需要进行所述配线处理,所以可达到减少安装步骤的目的。
如上所述的安装操作,不仅仅限于运转显示用的显示LED39,也可对需要与控制电路板3连接且须露在外装容器2外侧的例如运转开关等其它电子部件加以实施,由此可进一步减少安装步骤。再者,在所述通孔20a的上面覆盖着粘着于上容器2b的顶板上的透明树脂制成的薄片20c,以防止雨水、灰尘等异物的侵入。
如上所述,处理槽1的内部通过设在折回部10上的吸气孔11,11…与上容器2b的里侧相通,并且,当因所述换气风扇32的驱动而产生所述排出气体时,可在处理槽1的内部经由吸气孔11,11…吸入上容器2b内的空气。
图7是比图3中的位置稍微下方的横剖面图。如该图和图1及图2所示,在上容器2b内面,其高度方向的略为中央处,抵接着从处理槽1的周围一体成形而伸出的抵接板12,以防止由外部压力引起的变形,并且,由所述抵接板12将上容器2b的内部上下隔开。
为了填入与上容器2b之间的间隙,使该抵接板12的位于控制电路板3的支承板30的安装位置下方的部分比其他部分更宽,并在该较宽部分贯穿设置多个圆孔状通气孔13、13…,使得在上容器2b上下部分之间的通气可集中于这些通气孔13、13…。而且,在所述抵接板12的较宽部分设有呈圆锥状的支承脚14,该支承脚14朝向面对上方的所述控制电路板3的支承板30。如图4所示,该支承脚14的前端由螺钉被固定在支承板30上,并从其下边支承着所述支承板30,所述支承板30的一端被悬架在处理槽1的折回部10上而被支撑着。
如上所述,支撑控制电路板3的所述支承板30的上部通过所述覆盖板31而与上容器2b的顶板接近,当在使用过程中对上容器2b的顶板施加向下的外力时,该作用力作为向下的压力而作用在支承板30上。所述支承脚14将支承板30连结在下方的所述抵接板12上,将如上所述的下压力传递给抵接板12,起到确保支承板30的支撑刚性的作用。
上容器2b的下半部通过图中未表示的吸气孔与外部相通,所述吸气孔设于在上容器2b的下方连为一体的下容器2a的底面。当所述换气扇32被驱动时,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可从下容器2a的底面吸入外部空气,通过在所述抵接板12上设置的多个通气孔13、13…,与上容器2b的上半部通气,而且,经国吸气孔11、11…而被导入处理槽1的内部。
在被支撑于下容器2a上的处理槽1的内侧下部配设有搅拌体4,所述搅拌体4是在横架于两个侧壁之间的搅拌轴40上,以轴向的规定间隔放射状地突出设置多个搅拌棒41、41…而构成的。如图1所示,在处理槽1的一侧下部配设有搅拌马达M,该搅拌马达M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构42,与同侧的所述搅拌轴40的突出端相连。所述搅拌体4利用经过所述减速机构42而传递至搅拌轴40的搅拌马达M的旋转力,而被驱动旋转。
在处理槽1的内部容纳有利用锯屑、木质细片等而构成的微生物的载体A,并且,如图2中的实线所示,所述载体A的深度(标准高度)应使所述搅拌体4的搅拌棒41、41…的前端在其旋转区域的上半部从所述载体A的表面露出适当长度。如图2所示,处理槽1底部被设定成沿所述搅拌棒41、41…的转动轨迹下半部的半圆形。通过搅拌体4的转动,使容纳于处理槽1内的载体A在处理槽1的宽度方向和深度方向的整个区域中被搅拌。
当从上部的投入口向处理槽1内投入有机物时,为使所述有机物进入载体A中,如上所述地搅拌载体A,而且,在其后的运转过程中,为了将因有机物的分解而产生于载体A中的水分和气体排向处理槽1的上部空间,并使被吸入到处理槽1内的空气混入载体A中,以保持该载体A的合适的内部环境,随时实施下述的后续步骤。
如图1所示,利用位于所述抵接板12的较宽部分下方且被保持在处理槽1与上容器2b之间的空间,将搅拌马达M和减速机构42配设在上述的吸气通路的中途,所以利用所述吸气可有效地冷却搅拌马达M。
如图2所示,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处理槽1的、截面成半圆形的底面的一侧(前侧),开设有内部容纳载体A的排出口17,并被引出式挡门5开闭自如地遮盖着,而且,在从下侧接近该排出口17的下容器2a的底部,一体地设有向前倾斜的排出滑槽23,而且,在该排出滑槽23的前面设有通过外装盖6而自由开闭的载体A的取出口25。再者,如图2所示,在处理槽1的底部外表面上,设有加热内部的而薄片状的加热器H,它避开设置于前部的排出口17形成区域,并附着在后侧外表面上。
打开具有上述结构的有机物处理装置的上盖21后,投入厨房垃圾等有机物。投入到处理槽1内的有机物,通过由搅拌马达M驱动的搅拌体4的正反向转动而混入载体A,然后因在该载体A繁殖的微生物的活动而被分解。其间,通过设置于控制电路板3上的运转控制部的动作,进行加热器H的通电控制、所述换气风扇32的驱动控制、以及搅拌马达M的驱动控制。
为了使处理槽1的内部保持适当的温度,特别是在寒冷期进行对加热器H的通电控制;为了向处理槽1的内部送入适量的空气并排出在所述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和气体,经常进行换气风扇的驱动控制;并且,为了定期地搅拌处理槽1内部的载体A,以向载体A中送入空气并放出载体A中产生的水分和气体,而间歇式地进行搅拌马达M的驱动控制。通过上述的控制动作,处理槽1的内部可保持适于在载体A中繁殖的微生物活动的环境,而且,进入该载体A中的有机物残留堆肥化的少量残留物,而被分解成水和以碳酸气体为主成分的气体。
另一方面,随着如上的持续运转,在处理槽1内部的载体A中,会积累分解处理后的残留物、与有机物一起投入的难分解物质(聚氯乙烯袋、筷子、贝壳等),使该载体A中的微生物的繁殖环境恶化,导致处理能力降低,所以需要更换劣化的载体A。
当进行更换时,先取出处理槽1内部的劣化的载体A。取出的顺序是,卸下外装盖6开放下容器2a前面的取出口25后,卸下所述挡门5以开放处理槽1的下部前面的排出口17,然后使处理槽1内部的载体A经过所述排出口17落在排出滑槽23上,再沿该排出滑槽23的倾斜面处向前扒出载体A。
如上所述地取出载体A之后,首先装上挡门5而关闭排出口17,然后装上外装盖6而关闭取出口25,再从处理槽1的上部向处理槽1内部投入新的载体A。结束上述的更换后,可重新开始前述的运转以进行有机物处理。
当更换所述载体A时,为了容易地取出劣化的载体A,在处理槽1底部所形成的排出口17具有足够大的开口面积。图8A是卸下外装盖6和挡门5后的、在下容器2a的前面开设的取出口25的前视立体图,图8B是仅安装有挡门5的取出口25的前视立体图。如图8A所示,在从取出口25可看得见的处理槽1的底部,设有开口面积大致等于底部区域的矩形的排出口17。
在如图8B所述地关上所述挡门5后进行的运转过程中,处理槽1内部的载体A的重量和伴随所述搅拌体4搅拌载体A时所产生的作用力会作用在排出口17上,所以使其周边、特别是较长方向的下缘和上缘产生挠曲变形。在本发明中,可利用挡门5防止上述挠曲变形。
图9是挡门5的外观立体图,是将图2所示的安装时的后侧变成靠近的一侧而表示的。如该图所示的挡门5是树脂制成品,它包括对应于处理槽1的底面并弯曲成圆弧状的盖板50、设于该盖板50周围的侧板51、连续设置于所述盖板50的一侧的前板52、在该前板52的另一面突出设置的连成一体的把手53。通过设在四周的侧板51和在该侧板51之间纵横架设的加强肋(如图中的虚线所示),从里面加强所述盖板50,使其具有可抵抗施加于该盖板50表面上的作用力的足够强度。
如图8A所示,在从下面接近排出口17且与下容器2a一体形成的排出滑槽23的两个侧面(图中仅显示其中一个侧面)上,在位于排出口17下方的位置略为水平且并列地突出设有多个导肋24、24…。由所述导肋24、24…支撑着盖板50两侧的侧板51下边,并能够把持着所述把手52进行前后滑动的操作,当把所述挡门5压入到最里面位置时即可得到如图2所示的安装后状态,并通过嵌入突出设置于盖板50表面的突出部50a,使所述排出口17被关闭。
如图2所示,把外装盖6安装在取出口25上的时候,通过将该外装盖6的一部分嵌入到下容器2a与挡门5之间,而限制如上所述地得到的挡门5安装状态。例如,可以通过将挡门5的一部分用螺钉固定在处理槽1的外表面上等适当的方法来实现限制安装状态。
图10是卸下外装盖6和挡门5后开放的排出口附近的放大剖面图。如该图所示,下容器2a包括在排出滑槽23的内部深处一体形成的支撑肋26,该支撑肋26的上部平坦面与所述排出口17的后边缘部分的下侧相对着。如图8A所示,该支撑肋26上设有多个凹部,该凹部设置在排出滑槽23的全程,且每个凹部的上表面与处理槽1的底面之间具有规定高度。该凹部的高度与如图9所示的挡门5后端的侧板51的高度相对应,而且,当如图2所示地在装上挡门5时,该挡门5的后端嵌入所述凹部中。
由此,排出口17的后缘部通过所述挡门5的一部分(后缘部)而成为被支撑在下容器2a上的状态,可利用挡门5和下容器2a的刚性有效地抑制如上述地产生的后缘部的挠曲。同样地,通过排出滑槽23的两个侧面上的导肋24、24…和挡门5的侧板51,排出口17的侧缘和上缘也成为被支撑在下容器2a上的状态,可以抑制排出口17周边全体的挠曲。再者,由于通过外装盖6的作用来限制如上所述的挡门5的位置,所以不会降低防止排出口17周缘挠曲的效果。
而且,如图10所示,通过排出口17的上缘附近的连结板7,处理槽1的前部与上容器2b连接。通常,由于受到来自处理槽1内部的作用力,排出口17的上缘会产生如上所述的往下的挠曲变形和向前的挠曲变形,然而,由于通过所述连结板7与上容器2b连接,因而缓和该变形。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有机物处理装置中,设置在处理槽底部的排出口周缘部,通过用以开闭该排出口的挡门而被支撑在高强度的下容器上,因此,不需对处理槽施以任何处理,即可利用挡门和下容器的刚性,来抑制因处理槽内部载体的重量、以及搅拌该载体时所产生的作用力而引起的排出口周缘部的挠曲。
再者,本发明在支撑排出口的周缘部的位置上设有限制挡门的装置,所以在抑制所述挠曲的同时,还可以长时间且较好地保持利用挡门的闭止状态,故本发明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在容纳有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和该微生物的载体的处理槽下方,设有利用挡门可自由开闭的所述载体的排出口,并且,可经过卸下所述挡门而开放的所述排出口,将随运转而劣化的载体排出包覆处理槽的外装容器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容器包括下容器,支撑所述处理槽的下部;以及上容器,盖在所述下容器的上部,其下缘固定在所述下容器的周缘上而与所述下容器连成一体;而且,通过所述挡门,将所述排出口的周缘部支撑在所述下容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挡门限制在支撑所述排出口周缘部的位置上的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不需对处理槽进行处理,即可强化设于处理槽底部的载体排出口的周缘部,从而有效地防止因载体重量和伴随搅拌而产生的作用力所引起的挠曲。该有机物处理装置中的外装容器包括:下容器,支撑所述处理槽的下部;以及上容器,盖在所述下容器的上部,其下缘固定在所述下容器的周缘上而与所述下容器连成一体;而且,通过该开闭用挡门,将设于处理槽底部的排出载体用排出口的周缘部支撑在所述下容器上。
文档编号B09B3/00GK1189397SQ9810401
公开日1998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31日
发明者池田光行, 西村佳展, 大谷光吉, 大西义久, 木村规明, 浅田雅彦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