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地表水的横流式生物滤池及滤池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23603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横流式生物滤池之间设置有增压泵。增压泵可以实现分级间的进水方向转换。
[0034]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实际运行时,可在进水端前置蓄水调节池即预处理单元,因为在某些条件下需要完成水质调节以保障后续处理过程的顺利进行。填料区4下方可设置反冲洗系统,利用气、水或气水结合的方式,根据滤池运行情况(结合处理效果、水头损失等)来确定反冲洗周期。
[0035]加入预处理单元和反冲洗系统时,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运行过程可参照如下步骤:
[0036]步骤1.在预处理单元对水质做相应的(如预曝气)调节,以保障后续处理的顺利进行。
[0037]步骤2.以A向(可以任意选取,此处以A向进水为例)进水为初始进水方向,在初始运行时可以选择采用某种挂膜方式(自然挂膜、接种挂膜等),可以逐级加大水力负荷。
[0038]步骤3.挂膜成功后,在A向进水运行一定时段,根据所测指标(可以结合生物量、水头损失及污染物去除情况等参数)更换滤池进水方向,具体实施如下:
[0039]如图1所示,在滤池两端配水渠中设置有可调节进出水堰二 22和进出水堰一 21的高度,根据滤池运行要求可以实现双向进水转换,在A向运行时进出水堰一 21调节至高位,同时进出水堰二 22调至低位;而B向运行时进出水堰二 22调至高位,进出水堰一 21调至低位,这样即可实现反向即B向进水。
[0040]步骤4.如步骤3所述为第一次换向,换向后与之前相同,需要定期测定相应污染物指标以及生物量(沿程选取测试取样点)、水头损失等。
[0041]步骤5.在步骤4运行一定时段后也需要根据所测定指标值得变化情况进行反冲洗或者再次换向,反冲洗和换向周期需要根据具体工况以及运行效果进行制定。
[0042]采用实施例1的结构,可针对实际水体进行如下具体验证:
[0043]1.中试实验
[0044]西安某高校以动态配水方式实现反应器进水水质基本恒定在地表V类水,在自然挂膜的条件下,运行70天后成功挂膜,挂膜成功后调整其工况:进水流量lm3/h,空塔停留时间约为12h。正向运行50天后进行反向运行,在正向运行条件下NH+4-N去除效果较好,但NO-3-N去除率较低;而在反向运行条件下,NH+4-N去除效果较正向稍有下降,但NO-3-N去除率有较大提高,与此同时TN去除率也有所提升。从中试阶段性的实验结果可知在横流式生物池在处理地表水时,进行进水方向交替时,对N0-3-N和TN的去除率均有较大提高,从而说明本发明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0045]2.运用于城市湖泊的旁路循环净化系统
[0046]横流式生物滤池可应用于受污染湖水的旁路循环净化处理系统中。湖水容积为10万m3,滤池日处理量3000m3,湖水首先进入配水池,在配水池中进行相应的必要水质调节,湖水经配水池混匀后进入反应器,处理完毕后经出水渠排入湖体,经过一个周期的正向进水后,可以改变其进水端,实现反向进水,地表水氮的主要赋存形态是NO-3-N,采用交替进水方向的横流式生物滤池克服碳源不足条件下脱氮过程的顺利进行。实际效果表明此工艺能达到较好脱氮效果,而通过旁路循环的方式使得湖水水质得以改善。
【主权项】
1.一种针对地表水的横流式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滤池一端设置有配水渠一(11),另一端设置配水渠二(12),配水渠一(11)与配水渠二(12)之间为填料区(4),配水渠一(11)与填料区(4)之间以穿孔墙一(31)隔开,配水渠二(12)与填料区(4)之间以穿孔墙二(32)隔开,配水渠一(11)中设置高度可调的进出水堰一(21),配水渠二(12)中设置高度可调的进出水堰二(22),当从配水渠一(11)进水时,调高进出水堰一(21)的高度,调低进出水堰二(22)的高度,进水经配水渠一(11)、进出水堰一(21)、穿孔墙一(31)、填料区(4)、穿孔墙二(32)、进出水堰二(22)、配水渠二(12)流出,当从配水渠二(12)进水时,调高进出水堰二(22)的高度,调低进出水堰一(21)的高度,进水经配水渠二(12)、进出水堰二(22)、穿孔墙二(32)、填料区(4)、穿孔墙一(31)、进出水堰一(21)、配水渠一(11)流出,从而实现双向横流进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对地表水的横流式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区(4)中主体滤料为火山岩、沸石、炉渣、椰壳或活性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对地表水的横流式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设定的时间控制从配水渠一(11)或者配水渠二(12)进水,并相应控制进出水堰一(21)和进出水堰二(22)的高度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对地表水的横流式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填料区(4)两端的溶解氧含量检测装置,所述溶解氧含量检测装置连接控制系统,根据溶解氧含量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 当靠近配水渠一(11)的溶解氧含量检测装置检测的溶解氧含量低于预设值时,控制系统控制从配水渠一(11)进水; 当靠近配水渠二(12)的溶解氧含量检测装置检测的溶解氧含量低于预设值时,控制系统控制从配水渠二(12)进水; 并相应控制进出水堰一(21)和进出水堰二(22)的高度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对地表水的横流式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区(4)下方设置有反冲洗系统。
6.一种针对地表水的横流式生物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权利要求1所述横流式生物滤池通过串联和/或并联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针对地表水的横流式生物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相连接的横流式生物滤池之间设置有增压泵。
【专利摘要】一种针对地表水的横流式生物滤池,滤池一端设置有配水渠一,另一端设置配水渠二,配水渠一与配水渠二之间为填料区,配水渠一与填料区之间以穿孔墙一隔开,配水渠二与填料区之间以穿孔墙二隔开,配水渠一中设置高度可调的进出水堰一,配水渠二中设置高度可调的进出水堰二,当从配水渠一进水时,调高进出水堰一的高度,调低进出水堰二的高度,当从配水渠二进水时,调高进出水堰二的高度,调低进出水堰一的高度,可实现双向横流进水,切换填料区的好氧区与厌氧区,好氧区进行硝化作用,在厌氧区利用微生物内源进行反硝化,从而达到较好的脱氮效果,本发明可克服碳源不足条件下脱氮过程的顺利进行,实现高效低成本的水处理工艺。
【IPC分类】C02F3-30, C02F9-14
【公开号】CN104743668
【申请号】CN201510122086
【发明人】薛涛, 王晓昌, 吴鹍, 王楠, 敖冬, 邓玮玮
【申请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