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61054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包括净化箱(1)、贯穿所述净化箱(1)的顶板伸入其内部的进气管(2)以及与所述净化箱(1)连通的两个排气管(3);所述进气管(2)的外壁与所述净化箱(1)的顶板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进气管(2)出气端的端面内凹形成一柱形凹腔(2.1),所述进气管(2)的外壁包围所述柱形凹腔(2.1)的腔壁形成一空腔(2.2);本发明具有净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维护方便,使用简单的优点。
【专利说明】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环保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3]通风柜是实验室通风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使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吸入或咽入一些有毒的、可致病的或毒性不明的化学物质和有机体、实验室中应有良好的通风。为阻止一些微粒(烟雾、煤烟、灰尘和气悬体)的吸收,污染物质须用通风柜除去,否则会直接影响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然而直接排放又会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破坏了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净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维护方便,使用简单、环保、节能的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
[0005]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包括净化箱、贯穿所述净化箱的顶板伸入其内部的进气管以及与所述净化箱连通的两个排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外壁与所述净化箱的顶板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进气管出气端的端面内凹形成一柱形凹腔,所述进气管的外壁包围所述柱形凹腔的腔壁形成一空腔;所述柱形凹腔的侧壁上均匀设有排气孔;所述净化箱的顶板上设有液体分布器以及用于将所述净化箱底部的液体栗入所述液体分布器的水栗;所述液体分布器底部设有沿所述进气管周向分布的若干排液孔;所述柱形凹腔内设有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由固定在所述净化箱底部的吸水棉芯和设于所述吸水棉芯顶部的雾化片组成;所述柱形凹腔的顶壁上设有倒圆椎状凸起;所述倒圆椎状凸起与所述雾化片同轴;所述净化箱的底部设有上表面与所述柱形凹腔的开口贴合的多孔海绵;所述净化箱由上下两部分密封扣合而成;所述进气管与通风柜连通;所述排气管设于所述净化箱的顶部,所述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风机;所述净化箱内的进气管内设有与其同轴的吸气风机。
[0006]所述吸水棉芯设有雾化片的一端伸入所述柱形凹腔的中部但雾化片不与所述倒圆椎状凸起接触。
[0007]所述液体分布器由同轴的若干个环形槽依次层叠组成;同轴分布的环形槽的底部齐平,所述环形槽的高度由内层至外层依次减小。
[0008]所述液体分布器最内层的环形槽的内壁与所述净化箱的顶板固定。
[0009]所述液体分布器的环形槽底部沿周向均匀设有排液孔。
[0010]所述水栗的输入管伸至所述净化箱底部,输出管伸至所述液体分布器最内层的环形槽内。
[0011]所述多孔海绵厚度为所述净化箱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0012]所述液体分布器与所述净化箱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多重吸收的方法能高效的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烟气微粒净化,净化效果好,且对实验室烟气的吸取能力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的液体分布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发明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的液体分布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
[0018]如图1-3所示,一种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包括净化箱1、贯穿所述净化箱I的顶板伸入其内部的进气管2以及与所述净化箱I连通的两个排气管3;所述进气管2的外壁与所述净化箱I的顶板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进气管2出气端的端面内凹形成一柱形凹腔2.1,所述进气管2的外壁包围所述柱形凹腔2.1的腔壁形成一空腔2.2;所述柱形凹腔2.1的侧壁上均匀设有排气孔;所述净化箱I的顶板上设有液体分布器4以及用于将所述净化箱I底部的液体栗入所述液体分布器4的水栗5;所述液体分布器4底部设有沿所述进气管2周向分布的若干排液孔;所述柱形凹腔2.1内设有喷雾装置6;所述喷雾装置6由固定在所述净化箱I底部的吸水棉芯6.1和设于所述吸水棉芯6.1顶部的雾化片6.2组成;所述柱形凹腔2.1的顶壁上设有倒圆椎状凸起2.3;所述倒圆椎状凸起2.3与所述雾化片6.2同轴;所述净化箱I的底部设有上表面与所述柱形凹腔2.1的开口贴合的多孔海绵;所述净化箱I由上下两部分密封扣合而成;所述进气管2与通风柜连通;所述排气管3设于所述净化箱I的顶部,所述排气管3上设有排气风机7;所述净化箱I内的进气管2内设有与其同轴的吸气风机8。
[0019]所述吸水棉芯6.1设有雾化片6.2的一端伸入所述柱形凹腔2.1的中部但雾化片6.2不与所述倒圆椎状凸起2.3接触。
[0020]所述液体分布器4由同轴的若干个环形槽4.1依次层叠组成;同轴分布的环形槽4.1的底部齐平,所述环形槽4.1的高度由内层至外层依次减小。
[0021]所述液体分布器4最内层的环形槽4.1的内壁与所述净化箱I的顶板固定。
[0022]所述液体分布器4的环形槽4.1底部沿周向均匀设有排液孔。
[0023]所述水栗5的输入管伸至所述净化箱I底部,输出管伸至所述液体分布器4最内层的环形槽4.1内。
[0024]所述多孔海绵厚度为所述净化箱I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0025]所述液体分布器4与所述净化箱I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0026]以下以水作为吸收液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使用时,首先在净化箱I中注入水位为多孔海绵厚度一半的水,然后打开水栗5、雾化片6.2、排气风机7的电源;通风柜中的烟气进入进气管2后从所述柱形凹腔2.1侧壁的排气孔排出,由于所述柱形凹腔2.1的排气孔围绕所述雾化片6.2均匀分布;因此气体排出后能相互抵消速度从而使烟气能与雾化片6.2雾化的雾气有充分的时间均匀混合,大部分烟气有充分的时间被雾气所吸附,而不会因为排气速度过快而影响吸附效果,其余烟气以及吸附了烟气的雾气继续朝所述柱形凹腔2.1的出口溢出,进入多孔海绵的孔道内与孔内水继续接触被吸附,再次将大部分烟气带入水中,剩余溢出的烟气与雾气在朝排气管3运动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所述液体分布器4喷出的圆柱形喷淋区,将剩余雾气及焊锡烟气淋入水中进入多孔海绵中;净化后的空气再通过排气管3排出,可直接排空中而不影响空气质量;本发明所述倒圆椎状凸起2.3的作用是雾化片6.2喷出的雾气在柱形凹腔2.1顶壁凝结后能在其上汇聚并不断滴落在雾化片6.2中心继续被雾化片6.2利用,达到循环作用,且能增加烟气在雾气中的溶解度。
[0027]以上仅是本发明的特征实施范例,对本发明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同等交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箱(I)、贯穿所述净化箱(I)的顶板伸入其内部的进气管(2)以及与所述净化箱(I)连通的两个排气管(3);所述进气管(2)的外壁与所述净化箱(I)的顶板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进气管(2)出气端的端面内凹形成一柱形凹腔(2.1),所述进气管(2)的外壁包围所述柱形凹腔(2.1)的腔壁形成一空腔(2.2);所述柱形凹腔(2.1)的侧壁上均匀设有排气孔;所述净化箱(I)的顶板上设有液体分布器(4)以及用于将所述净化箱(I)底部的液体栗入所述液体分布器(4)的水栗(5);所述液体分布器(4)底部设有沿所述进气管(2)周向分布的若干排液孔;所述柱形凹腔(2.1)内设有喷雾装置(6);所述喷雾装置(6)由固定在所述净化箱(I)底部的吸水棉芯(6.1)和设于所述吸水棉芯(6.1)顶部的雾化片(6.2)组成;所述柱形凹腔(2.1)的顶壁上设有倒圆椎状凸起(2.3);所述倒圆椎状凸起(2.3)与所述雾化片(6.2)同轴;所述净化箱(I)的底部设有上表面与所述柱形凹腔(2.1)的开口贴合的多孔海绵;所述净化箱(I)由上下两部分密封扣合而成;所述进气管(2)与通风柜连通;所述排气管(3)设于所述净化箱(I)的顶部,所述排气管(3)上设有排气风机(7);所述净化箱(I)内的进气管(2)内设有与其同轴的吸气风机(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棉芯(6.1)设有雾化片(6.2)的一端伸入所述柱形凹腔(2.1)的中部但雾化片(6.2)不与所述倒圆椎状凸起(2.3)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布器(4)由同轴的若干个环形槽(4.1)依次层叠组成;同轴分布的环形槽(4.1)的底部齐平,所述环形槽(4.1)的高度由内层至外层依次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布器(4)最内层的环形槽(4.1)的内壁与所述净化箱(I)的顶板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布器(4)的环形槽(4.1)底部沿周向均匀设有排液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栗(5)的输入管伸至所述净化箱(I)底部,输出管伸至所述液体分布器(4)最内层的环形槽(4.1)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海绵厚度为所述净化箱(I)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柜环保净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布器(4)与所述净化箱(I)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文档编号】B01D47/00GK105921480SQ201610531858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7月4日
【发明人】李丹
【申请人】李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