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式直立油水分离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17107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漩涡式直立油水分离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设备,特别是一种漩涡式直立油水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工业及餐饮油污水中的油和水为互不相溶的两类液体,根据工艺或环境保护的要求必须将其进行分离。油水分离常用的方法有重力法、离心法、浮选法等,并以重力法的应用最为普遍,其利用油和水两者之间的密度差异,通过重力沉降作用,实现油水的分离。
[0003]现有技术中运用重力法则的油水分离设备分卧式和立式两种。其中在等同立方体积的条件下,所述立式油水分离设备要明显高于卧式油水分离设备,从而导致油污水通过进水管口进入立式油水分离设备,其会具备相对较大的
[0004]动能,使得油污水中密度相对较小的油脂受到较大的水流牵引力,油脂在水体中被冲散形成油脂粒子,该部分油脂粒子需要长时间才能够浮至水体表面,甚至有部分油脂因强大的冲击力,会以乳状液的形式游离在水体中,而不会浮至水表面,从而导致油水分离效果相对较差,效率也极低。因此,卧式油水分离设备在现有油污水分离工艺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使用。但是,在等同立方体积下,上述卧式油水分离设备的占用地面积相对较大,在现今用地紧张的大环境下,其市场经济性显然相对较差。
[0005]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结构的立式油水分离设备作进一步的结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油水分离效果好,同时油水分离效率高的漩涡式直立油水分离设备。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漩涡式直立油水分离设备,包括筒体,在所述筒体的筒壁上设有排油管口和进水管口,其中所述排油管口在筒壁上的高度与筒体内的液位线保持相一致,所述进水管口高于排油管口,所述筒体呈立式结构,所述进水管口的管轴线在筒体的切线方向上,在上述筒体内增设有竖管,该竖管的下管口位于上述筒体的底部,且其管口沿呈螺旋结构,该螺旋线的起点与终点在垂直方向上两者存在一个高度差,在上述管口沿的周缘依着上述的螺旋线分布有阻水板,并形成与上述高度差相对应的缺口,在上体筒体上还设有能够将进入竖管内的液体,从其液位引出筒体的出水引流机构。
[0008]作为技术优选,上述出水引流机构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出水引流机构是第一出水引流管,该第一出水引流管的一侧管端部密封贯穿筒体的筒壁,该管端部延伸进入至筒体内,并与竖管进行密封贯通,上述第一出水引流管的另一侧管端部位于上述的筒体外;亦或者是所述出水引流机构是第二出水引流管,该第二出水引流管的一侧管端部密封贯穿筒体的筒壁,并从上述竖管的下管口延伸进入至该竖管内。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漩涡式直立油水分离设备,其结构中的筒体采用立式结构,由于筒体上的进水管口的管轴线在筒壁的切线方向上,因此油污水经上述进水管口进入筒体后会呈旋涡状盘旋而下,在此过程中由于水流不断冲击筒体的筒壁内表面,筒壁对水流的阻力能够大幅度消耗水流的动能(水流在下降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因此水流在整个下降过程中动能逐步增大),从而降低水流的流速,减小水流对油脂粒子的牵引力,避免油脂被水流冲散后以乳状体的形式游离在水体中,从而提升油水分离难度,使得油脂能够依照重力法则,快速及有效地浮至水体表面,最终通过排油管口排出筒体,而分离出来的水体则是通过阻水板上所形成的缺口进入至竖管内,最终通过出水引流机构被排出筒体。因此,上述结构的漩涡式直立油水分离设备其不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卧式油水分离设备占用地面积大的技术问题,同时其油水分离效果好且分离效率高。
[0010]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将油脂粒子,甚至是游离在水体中的油水乳化液通过机械方式被托举至水体表面,在上述竖管的外管壁上按照螺旋结构分布有一片以上的分流叶片,并且其螺旋线的方向与经上述进水管口进入筒体,然后沿着筒体的筒壁内表面形成漩涡的水流流向相反;其中,上述的每一分流叶片均呈倾斜状,并且其相对较低部为迎向水流部。上述优选方案中在上述竖管的外管壁上按照螺旋结构分布有一片以上的分流叶片,分流叶片的规格及高度设计与油脂粒子浮力和水流牵引力的临界点有关,通过上述分流叶片将油污水中不同密度的油脂粒子与水体逐级进行机械方式的上下分流,提升油粒子上浮的临界点高度,促使水体中的油脂粒子能够快速的悬浮至水体表层;同时,当水体中的油水乳化液刚好游离至分流叶片处时也能够被其以机械方式托举至水体表面。通过上述机械方式分离后的水体,其油水分离效率高且效果更佳。
[0011]为了避免出现悬浮在水体表面上的油脂层因水流冲击,而对水体进行二次污染的情况,同时提升排水管口的排油效率,上述竖管上位于最上方的分流叶片的相对较高部在空间垂直方向上不低于筒体内的液位线高度,在该相对较高部上增设有挡流板,该挡流板的一侧面与上述竖管的管壁外表面相连接,其另一侧面与筒体的筒壁内表面相连接。
[0012]为了将收集在上述挡流板处的油脂进行快速排清,提升整体设备的排油效率,上述竖管上位于最上方的分流叶片的相对较高部上形成有倾斜状的导油槽,该导油槽一侧的相对较低端口与排油管口密封贯通。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在上述的竖管内增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竖管通过该过滤装置被分隔为上管段和下管段,当上述出水引流机构是第一出水引流管时,该第一出水引流管的一侧管端部与所述上管段进行密封贯通;而当上述出水引流机构是第二出水引流管时,所述第二出水引流管密封贯穿所述过滤装置。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中的过滤装置,能够有效地滤除密度等同于水的絮状物,提升油水分离后的水体质量。
[0014]上述中所提供到的污水过滤装置是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故申请人对上述过滤装置不多做详细介绍。
[0015]作为再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筒体的下方增设有与该筒体相贯通的锥形收纳腔部分,该锥形收纳腔部分外架设有基座,并且在上述锥形收纳腔部分的底部还增设有排渣管,该排渣管的一侧管端口引出基座,并且在该排渣管上增设有截止阀。上述再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中的锥形收纳腔部分可以用来收纳水体中的杂质(一般是水体中的高密度物质)。油污水在油水分离过程中,上述杂质伴随水流沉至锥形收纳腔部分内,需要定期打开排渣管上的截止阀,通过反清洗的方式将上述杂质排出筒体。
[0016]作为再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在上述进水管口上增设有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位于上述的筒体内。上述再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中的缓冲装置能够将进入筒体的水流的动能进行有效的消减,降低其流速。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漩涡式直立油水分离设备同样能够适用于高层建筑上直接排下来的油污水的油水分离处理。
[0017]上述漩涡式直立油水分离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其结构中的缓冲装置优选漩涡式缓冲装置。
[0018]作为再进一步的技术改进,上述筒体的顶部开设有排气管口,该排气管口与筒体相贯通。由于油污水中的废油分为有机油脂和无机废油二种,一般意义上的油脂是指有机油,即动植物油,与工业企业使用的无机油不同,当有机油脂与有机废水混合后存在即时的、连续性的厌氧反应现象(即发酵),
[0019]因此,上述再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中的排气口能够将筒体中的臭气集中排出,再集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