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1710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水分离组件,特别是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餐饮业污水的排放特点是污水中含有大量直径大小不同的固态状物质和浓度较高的动植物油及其混合物,尤其是不同菜系结构的中餐废水。目前大多数餐饮店的污水排放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因为餐饮废水不加以预处理,COD浓度会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而且经常会遇到下水管堵塞,污水污染严重。
[0003]在所有餐饮业污水中最难处理的当属油水乳液,油水乳液是一种油与水的混合液,油滴粒径小,仅通过传统过滤法、重力沉降法很难去除,其往往会跟着水体流出,从而使得油水分离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油水分离率的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包括无盖框体,所述无盖框体的前侧为可降低流速的布水板,后侧为隔离板,其内部设有两块以上的斜面分流板,上述斜面分流板为前后逐级分布,在隔离板的外侧安装有竖流管,内侧连有导流板,顶部设有集油槽,所述竖流管包括两端开口的竖管以及与无盖框体内部连通的出水导管,其中所述竖管上开口的水平高度不高于液面。
[0006]油水乳液在流动水体中存在浮力和水流牵引力,二者相向而行,个中也存在临界点,因此,在临界点设置斜面分流板可有效实现油水乳液中油与水的分离,同时斜面分流板放置的位置也提升了油水乳液上浮的临界点高度,从而提高油水分离效果。另外通过设置布水板来减缓流速,降低冲击力是其必要前提,二者相辅相成。
[0007]为了更好地减缓污水进入导流调节装置时的流速,降低其冲击力,所述布水板的顶部为锯齿状。
[0008]为了使得油水乳液能够更好的分离,所述斜面分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度。当然在实际使用中上述斜面分流板与水平面的具体夹角值可进行调整。
[0009]上述导流调节装置的工艺流程为污水接入导流调节装置后,首先经过布水板,从而减缓流速、降低水流冲击力,然后经过斜面分流板,促使污水中不同密度的物质快速发生上下分流,其中的油水乳液在碰到斜面分流板后正好达到分离的临界点,从而使密度低于水的油脂迅速被引导并上浮至水体表层,水体则通过出水导管排出至竖流管中。在竖流管中,同样根据重力原则,使得密度轻的油脂往上浮,密度重的水分子往下流,从而进一步提高油水分离率。此装置只需要定期清洗表面的油脂即可,即通过将导流板的导向作用将表面油脂汇于集油槽中,以及从竖管的上开口处直接舀出油脂。根据导流调节装置的有效容积,其水体在导流调节装置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6-1.2小时。此为重力法进行隔油设计的基础。
[0010]本实用新型得到的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运用重力法和流体学原理通过布水、分流、导流等手段对餐饮污水中不同密度物质进行有效分离的组合装置,其通过设置布水板减缓流速、降低冲击力,通过斜面分流板促使污水中不同密度的物质快速发生上下分流,二者相辅相成。同时设置竖流管则对水体进一步得到了净化,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油水分离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实施例1的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实施例1的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的正视图;
[0013]图3是实施例3的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的正视图。
[0014]图中:无盖框体1、布水板2、隔离板3、斜面分流板4、竖流管5、导流板6、集油槽7、竖管8、出水导管9、上开口 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包括无盖框体1,所述无盖框体I的前侧为可降低流速的布水板2,后侧为隔离板3,其内部设有两块斜面分流板4,上述斜面分流板5为前后分布,逐级分流,在隔离板3的外侧安装有竖流管5,内侧连有导流板6,顶部设有集油槽7,所述竖流管5包括两端开口的竖管8以及与无盖框体I内部连通的出水导管9,其中所述竖管8上开口 10的水平高度不高于液面。
[0018]为了更好地减缓污水进入导流调节装置时的流速,降低其冲击力,所述布水板2的顶部为锯齿状。
[0019]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污水接入导流调节装置后,首先经过布水板2,从而减缓流速、降低水流的冲击力,然后经过斜面分流板4,促使污水中不同密度的物质快速发生上下分流,其中的油水乳液在碰到斜面分流板4后正好达到分离的临界点,从而使密度低于水的油脂迅速被引导并上浮至水体表层,水体则通过出水导管9排出至竖流管5中。在竖流管5中,同样根据重力原则,使得密度轻的油脂往上浮,密度重的水分子往下流,从而进一步提高油水分离率。此装置只需要定期清洗表面的油脂即可,即通过将导流板6的导向作用将表面油脂汇于集油槽7中,以及从竖管8的上开口 10处直接舀出油脂。
[0020]实施例2:
[002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其大体结构与实施例1一致,但在具体使用中,为了使得油水乳液能够更好的分离,所述斜面分流板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
[0022]实施例3:
[002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其大体结构与实施例1 一致,但在具体使用中,所述斜面分流板4的数量为3块,同时斜面分流板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
【主权项】
1.一种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包括无盖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盖框体(I)的前侧为可降低流速的布水板(2),后侧为隔离板(3),其内部设有两块以上的斜面分流板(4),上述斜面分流板(4)为前后逐级分布,在隔离板(3)的外侧安装有竖流管(5),内侧连有导流板(6),顶部设有集油槽(7),所述竖流管(5)包括两端开口的竖管(8)以及与无盖框体(I)内部连通的出水导管(9),其中所述竖管(8)上开口(10)的水平高度不高于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板(2)的顶部为锯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分流板(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包括无盖框体,所述无盖框体的前侧为可降低流速的布水板,后侧为隔离板,其内部设有两块以上的斜面分流板,在隔离板的外侧安装有竖流管,内侧连有导流板,顶部设有集油槽,所述竖流管包括两端开口的竖管以及与无盖框体内部连通的出水导管,其中所述竖管上开口的水平高度不高于液面。本实用新型得到的针对油水乳液分离的导流调节装置,运用重力法和流体学原理通过布水、分流、导流等手段对餐饮污水中不同密度物质进行有效分离的组合装置,其通过设置布水板减缓流速、降低冲击力,设置斜面分流板促使污水中不同密度的物质快速发生上下分流,二者相辅相成。同时设置竖流管则使得水体进一步得到了净化,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油水分离率。
【IPC分类】C02F1-40
【公开号】CN204324951
【申请号】CN201420847955
【发明人】史建林
【申请人】宁波市建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