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化三锰生产废水的综合回收利用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8412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检测其Mn2+含量达2.68g/L,pH值为5.5?7 ;该综合回收利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7]1.本实施例中的四氧化三锰生产废水经静置池I收集静置后泵入30m3沉降处理槽4中,通过碱液添加槽2和絮凝剂添加槽3向沉降处理槽4中的上清液同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也可加入氨水)和絮凝剂(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用量大约是废水处理量的0.001%),通过监控废水的pH值保持在9.5左右(例如9?10)以调整氢氧化钠溶液的添加速度,此过程中通过通气管41和布气盘43向沉降处理槽4内同时通入空气进行氧化一次沉锰(此过程可省去处理槽内的搅拌装置,节约能耗);沉降处理槽4内注满后继续通空气氧化至少30min后停止通气,静置45min后通过上清液出液口 44排放上清液。经检测,排放的上清液中Mn2+含量降至约84mg/L,pH值为9。废水中95%以上的锰得到回收,且控制一次沉锰后的上清液中Mg2+排放率达到76.26%。该一次沉锰的过程是先使废水中的锰离子转化成氢氧化锰,再将氢氧化锰氧化为四氧化三锰。
[0048]2.上述沉降处理槽4内底部的沉淀浆液通过沉淀浆液出料口 42经压滤后得到四氧化三锰沉淀物,返回四氧化三锰生产系统进行后续氧化洗涤。返回生产系统的沉淀浆液经洗涤干燥后各项物化指标均达到了软磁铁氧体用四氧化三锰标准(GB/T21836-2008)。一次沉锰后的上清液经过上清液出液口 44后进入一污水池5,再进入到过滤系统17中,依次通过第一砂滤装置6、袋式过滤器7、储水装置8、旋流过滤器9、叠片过滤器10和保安过滤器11后进入污水反渗透膜处理装置12,经污水反渗透膜处理后有50%以上的上清液转化为工业纯水,其电导为300?400us/cm(自来水电导约200?300us/cm),经过污水反渗透膜处理后的工业纯水可与自来水混合,然后进入RO反渗透膜处理系统18,制取四氧化三锰生产系统所用纯水(电导< SOus/cm),在RO反渗透膜处理系统18中依次通过第二砂滤装置19、碳柱14和RO反渗透膜13,最后得到的纯水返回至四氧化三锰生产系统继续回收利用,最后得到的浓水则返回至前述的污水池5。污水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浓水电导为6790us/cm,pH值为8.5,在一储液池20中收集浓水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也可加入氨水)和絮凝剂(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用量大约是废水处理量的0.0015% ),调节pH值至11?12进行二次沉锰,静置一段时间后通过上清液出口排放上清液至调节池21中,向该上清液中加入浓硫酸调节PH值至7左右,经检测上清液中Mn含量仅为1.12mg/L,达到了 GB8978-1966《综合污水排放标准》规定值。二次沉锰后的沉淀浆液通过沉淀浆液出口输送至压滤装置16中进行压滤处理,得到的富锰渣可返回电解锰厂作为生产原料另行回收利用其中的锰元素。
【主权项】
1.一种四氧化三锰生产废水的综合回收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回收利用处理系统包括废水沉锰处理系统和沉锰上清液净化系统;所述废水沉锰处理系统包括有一沉降处理槽(4),所述沉降处理槽(4)外连接有碱液添加槽(2)和絮凝剂添加槽(3),所述沉降处理槽(4)内设有通气装置,所述沉降处理槽(4)的底部设有沉淀浆液出料口(42),所述沉淀浆液出料口(42)连通至四氧化三锰生产系统,所述沉降处理槽(4)的上清液出液口(44)连通至所述沉锰上清液净化系统;所述沉锰上清液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过滤系统(17)、污水反渗透膜处理装置(12)和RO反渗透膜处理系统(18),所述RO反渗透膜处理系统(18)的纯水出口连通至四氧化三锰生产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回收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处理槽(4)内的通气装置包括通气管(41)和设于沉降处理槽容腔内下方的布气盘(43),所述通气管(41)连通至布气盘(43),所述布气盘(43)上均匀开设有布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回收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处理槽(4)的进液口连通至一静置池(1),所述上清液出液口(44)设有多个,且多个的上清液出液口(44)设于沉降处理槽(4)的侧部,并分别布置在不同的高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回收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处理槽(4)的下段采用倒锥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综合回收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17)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砂滤装置(6)、袋式过滤器(7)、储水装置(8)、旋流过滤器(9)、叠片过滤器(10)和保安过滤器(11)。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综合回收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反渗透膜处理装置(12)的工业纯水出口连通至所述的RO反渗透膜处理系统(18),所述RO反渗透膜处理系统(18)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砂滤装置(19)、碳柱(14)和RO反渗透膜(13)。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综合回收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反渗透膜处理装置(12)的浓水出口连通至一浓水沉锰处理系统,所述浓水沉锰处理系统包括一储液池(20)和二次沉降塔(15),所述二次沉降塔(15)上设有浓水进液口、碱液添加口和絮凝剂添加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回收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沉降塔(15)的底部设有沉淀浆液出口,该沉淀浆液出口连通至一压滤装置(16),所述压滤装置(16)的出液口返回连通至所述储液池(2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回收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沉降塔(15)上还设有上清液出口,该上清液出口连通至一调节池(21),所述调节池(21)上设有浓硫酸注液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氧化三锰生产废水的综合回收利用处理系统,包括废水沉锰处理系统和沉锰上清液净化系统;废水沉锰处理系统包括有一沉降处理槽,沉降处理槽外连接有碱液添加槽和絮凝剂添加槽,沉降处理槽内设有通气装置,沉降处理槽的底部设有沉淀浆液出料口,沉淀浆液出料口连通至四氧化三锰生产系统,沉降处理槽的上清液出液口连通至沉锰上清液净化系统;沉锰上清液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过滤系统、污水反渗透膜处理装置和RO反渗透膜处理系统,RO反渗透膜处理系统的纯水出口连通至四氧化三锰生产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综合回收利用处理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可实现锰资源及水资源的充分回收利用。
【IPC分类】C22B7-00, C02F9-04
【公开号】CN204550276
【申请号】CN201520158758
【发明人】揭超, 赵荣波, 李永, 康凯, 胡长兰, 黄臣, 龙景勇, 邱文, 王刘军, 徐志坚, 段兴无, 习小明
【申请人】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9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