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辊式碾压制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25015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辊式碾压制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医药、农药、化肥、颗粒饲料等领域的新型 造粒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造粒常用的方法之一为挤压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干粉或在粉料 中加入适量水形成湿粉,放入挤压式造粒机中,通过螺杆挤压或刮片刮压或 压辊碾压,粉料受压后从分布有孔眼的模板(或称孔板)中挤出成粒。一般情况下螺杆挤压造粒机、刮片刮压造粒机(也称旋转造粒机)只能 生产密度和长短规格不一的条状颗粒;而压辊碾压造粒机由于可以设置切断 装置(也称刮刀)可以将颗粒切成长短基本一致,但目前广泛使用的压辊碾 压造粒机——环模造粒机(见图1和图2)和三辊旋转模压造粒机(见图3 和图4)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二种造粒机均不能完全控制颗粒密度和长度, 挤压压力不能可调;此外,环模造粒机由于结构复杂、加工精度高,造价和 维护成本昂贵;三辊旋转模压造粒机由于在转轴径向上压辊二端旋转半径 (R2>R1)差异所引起的线速度和碾压力不同,造成所制颗粒的密度和长 短也不能完全一致,同时由于其造粒室结构复杂,经常会因积料而引起机械 咬死和机械损坏。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压辊式 碾压制粒机,该制粒机可将颗粒切制成密度和长度规格完全一致的柱状颗 粒,同时可根据需要调节所制颗粒的密度和长短,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辊式碾压制粒机,包括机架,所述机 架上设有可左右滑动的、开有多个筛孔的滑模,机架在滑模的上方安装有压 辊和至少一个进料仓,机架在滑模的底部设置有与滑动方向垂直的刮刀及与 滑模的筛孔对应的出料斗;所述机架的对应于滑模的位置至少设有两条左右向的导向轨,导向轨内 安装有多个轴承,滑模设置在轴承上,且由机架右侧的传动装置传动往复运 动。滑模的运动既可通过电动机械,也可通过液压传动;所述进料仓有两个,压辊位于两进料仓之间,进料仓内分别设置有水平搅拌器,水平搅拌器由进料仓外的搅拌电动机和搅拌减速机驱动;所述进料 仓靠近压辊的一侧设有上下可调的活动门,以便控制在滑模上铺展粉料的厚 度,厚度越厚,颗粒长度越长,反之越短;所述进料仓通过固定在机架前后 两侧的调节弹簧压紧滑模,其压紧力可通过调节弹簧调节,适宜的压紧力可 有效地清理滑模上沾粘的粉料;当滑模向左运动时,压辊碾压右部进料仓铺 展在滑模Jl的粉料,此时左部进料仓的外档板对滑模进行清理;对当滑模向 右运动时,压辊碾压左部进料仓铺展在滑模上的粉料,此时右部进料仓的外 档板对滑模进行清理,如此往复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
所述机架顶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伸縮杆向下的压辊液压缸,压辊的辊 轴固定在两压辊液压缸的伸縮杆之间,以便调节压辊对滑模的压紧力,压力 越大,所制颗粒密度越高;
所述机架在滑模的底部设置了两把间隔的刮刀,两刮刀的刀背相对设 置;当滑模向左运动时,左部的刮刀切割颗粒;当滑模向右运动时,右部的 刮刀切割颗粒。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 本实用新型在滑模左右运动时,压辊旋转碾压粉料,将粉料压制成 粒并穿过滑模进入下部出料斗,滑模下部置有切割刮刀,将颗粒切制成密度 和长度规格完全一致的柱状颗粒。
2. 本实用新型与环模造粒机相比,将核心部件旋转环模改为平板式, 机械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相同产能的设备可降低造价60%以上。
3. 本实用新型与三辊旋转模压造粒机相比,将旋转碾压方式改变为直 线碾压方式,避免了由于在转轴径向上压辊二端旋转半径(R2〉R1)差异 所引起的线速度和碾压力不同而造成颗粒的密度和长短不同,确保了颗粒的 均匀一致性;同时由于造粒室结构简单无死角,避免了因积料而引起的机械 咬死和机械损坏。
4. 本实用新型选择滑模滑动形式,使定位的压辊便于设计更大并可调 的压力机构。
5.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个进料仓,且压辊位于两进料仓之间,因此 滑模往复运动时均可制粒,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环模造粒机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3为现有技术中三辊旋转模压造粒机的示意图4为图3的俯视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图6为图5的侧视图7为图5的俯视图8为碾压系统示意图9为滑模系统示意图10为图9的俯视图11、 1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l压辊液压缸;2压辊;3活动门;4调节弹簧;5进料仓;6水 平搅拌器;7滑模液压缸(传动装置);8液压油箱;9油泵;IO液压油电动 机;ll持压罐;12出料斗;13刮刀;14导向轨;15机架;16滑模;17搅 拌电动机;18搅拌减速机;19轴承;20电磁阀;21筛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10所示, 一种压辊式碾压制粒机,包括机架15, 所述机架15上设有可左右滑动的、开有多个筛孔21的滑模16,机架15在 滑模16的上方安装有压辊2和两个进料仓5,压辊2位于两进料仓5之间, 机架15在滑模16的底部设置有与滑动方向垂直的刮刀13及与滑模16的筛 孔21对应的出料斗12。
机架15的对应于滑模16的位置至少设有两条左右向的导向轨14,导 向轨14内安装有多个轴承19,滑模16设置在轴承19上,且由机架15右 侧的滑模液压缸7传动往复运动。
所述进料仓5内分别设置有水平搅拌器6,水平搅拌器6由进料仓5外 的搅拌电动机17和搅拌减速机18驱动。进料仓5靠近压辊2的一侧设有上 下可调的活动门3,以便控制在滑模16上铺展粉料的厚度,厚度越厚,颗 粒长度越长,反之越短;进料仓5通过固定在机架15前后两侧的调节弹簧 4压紧滑模16,其压紧力可通过调节弹簧4调节,适宜的压紧力可有效地清理滑模上沾粘的粉料。机架15顶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伸縮杆向下的压辊液压缸1,压辊2 的辊轴固定在两压辊液压缸1的伸缩杆之间,以便调节压辊2对滑模16的 压紧力,压力越大,所制颗粒密度越高。机架15在滑模16的底部设置了两把间隔的刮刀13,两刮刀13的刀背 相对设置,当滑模16向左运动时,左部的刮刀13切割颗粒;当滑模16向 右运动时,右部的刮刀13切割颗粒。上述机架15内还设有液压油箱8、油泵9、液压油电动机10、持压罐 11及电磁阀20,以便为液压缸1和7供油。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滑模16向左运动 时,压辊2碾压右部进料仓5铺展在滑模16上的粉料,此时左部进料仓5 的外档板对滑模16进行清理;对当滑模16向右运动时,压辊2碾压左部进 料仓5铺展在滑模16上的粉料,此时右部进料仓5的外档板对滑模16进行 清理,如此往复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实施时的主要步骤有1. 调节进料仓5的调节弹簧4至适宜压紧力,使滑模16的清理效果最佳;2. 根据所需颗粒长度要求,调节活动门3与滑模16间隙,间隙越大, 铺料越厚,颗粒越长;3. 启动液压油泵9,根据所需颗粒密度要求,调节压辊液压缸1油压 至压辊2达到适宜碾压力,压力越大,颗粒密度越大;4. 将粉料或湿粉料加入二个进料仓5内,开启水平搅拌器6;5. 启动滑模控制开关,滑模液压缸7带动滑模16作左右往复运动,并 带动压辊2旋转,挤压粉料成柱状,并穿过滑模16上筛孔21,当从筛孔21 挂下的柱状粉料随滑模16运动至刮刀13时,被切割成颗粒,落入出料斗 12从出料口排出。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 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 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压辊式碾压制粒机,包括机架(1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5)上设有可左右滑动的、开有多个筛孔(21)的滑模(16),机架(15)在滑模(16)的上方安装有压辊(2)和至少一个进料仓(5),机架(15)在滑模(16)的底部设置有与滑动方向垂直的刮刀(13)及与滑模(16)的筛孔(21)对应的出料斗(12)。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式碾压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 (15)的对应于滑模(16)的位置至少设有两条左右向的导向轨(14),导向轨(14)内安装有多个轴承(19),滑模(16)设置在轴承(19)上,且 由机架(15)右侧的传动装置(7)传动往复运动。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式碾压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 仓(5)有两个,压辊(2)位于两进料仓(5)之间,进料仓(5)内分别设 置有水平搅拌器(6),水平搅拌器(6)由进料仓(5)外的搅拌电动机(17) 和搅拌减速机(18)驱动。
4. 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压辊式碾压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进料仓(5)靠近压辊(2)的一侧设有上下可调的活动门(3)。
5. 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压辊式碾压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进料仓(5)通过固定在机架(15)前后两侧的调节弹簧(4)压紧滑模(16)。
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式碾压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5) 顶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伸縮杆向下的压辊液压缸(1),压辊(2) 的辊轴固定在两压辊液压缸(1)的伸縮杆之间,以便调节压辊(2)对滑模(16) 的压紧力。
7.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式碾压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 (15)在滑模(16)的底部设置了两把间隔的刮刀(13),两刮刀(13)的刀背相对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辊式碾压制粒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可左右滑动的、开有多个筛孔的滑模,机架在滑模的上方安装有压辊和至少一个进料仓,机架在滑模的底部设置有与滑动方向垂直的刮刀及与滑模的筛孔对应的出料斗;本实用新型可将颗粒切制成密度和长度规格完全一致的柱状颗粒,同时可根据需要调节所制颗粒的密度和长短,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01J2/20GK201135877SQ200720041750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8日
发明者张惠明, 张轶翔, 马俊武 申请人:张惠明;马俊武;张轶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