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油吸取装置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6937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油吸取装置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浮油处理装置,尤其是浮油吸取装置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机床的切削液内含有适当比例的油质,但经使用后进入回收槽的切削液若所含油质量太高,常令切削液回收使用的切削工作产生大量浓烟,该浓烟除令工作者的嗅觉无法忍受外,油烟迷漫亦令工作者的视觉遭受干扰,浓烟更严重影响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回收待用的切削液,常利用浮油吸取装置将已进入回收槽的切削液表面浮油捞除,以期使回收使用的切削液不会产生大量浓烟,以确保工作者的安全。
常用浮油吸取装置1〔请参阅图1、图2、图3〕,由动力轮11吊挂一封闭环绕的钢带12及马达13组成;动力轮11由数铁质垫片111、少于1个铁质垫片111数量的磁铁环112及铝质套筒113套合构成,其铁质垫片111及磁铁环112依序套合于铝质套筒113外部,且数磁铁环112以南极衔接南极、北极衔接北极的方式排列(同极相斥),并铝质套筒113与马达13的动力轴131套固一体;钢带12由长度适当的钢片二端接合构成环形带体;当具有磁性吸力的动力轮11受马达13的动力轴131传动,可通过磁性吸力带动吊挂其上的钢带12旋转,其旋转的钢带12下端垂入回收槽切削液中的部份可吸附浮油,且旋转的钢带12可利用刮板座14内设的刮板141顶端将吸附的浮油刮除〔请参阅图4〕,达到浮油捞除的目的。
但是,上述传统浮油吸取装置1的动力轮11,因为由磁铁环112组成而具有磁性吸力,致使钢带12亦具有磁性吸力,而回收槽内部回收待用的切削液中含有大量的铁屑,该铁屑a常因钢带12的磁性吸力而附着,并随钢带12的旋转聚集于动力轮11的磁铁环112周围,造成动力轮11带动钢带12旋转的作用力受阻〔请参阅图3〕;使用者得经常停止浮油吸取装置1的运作,以针对动力轮11进行清除铁屑a的工作,此清除铁屑a的过程具有耗费人力工时的弊端;又,上述传统浮油吸取装置1的钢带12具有接合缘b,常见接合缘b断裂而无法使用,并且当钢带12断裂时浮油吸取装置1必需停止正常运作流程,则切削液回收槽浮油捞除的运作将无法进行。
本实用新型创作人有鉴于传统浮油吸取装置,面临动力轮得时常清除铁屑的程序费时麻烦,且钢带的使用寿命因接合缘经常断裂而减短使用寿命等缺失,特以其参予相关产品生产制造多年的实务经验,及其一贯秉持具有的优良设计理念,研究设计一采由一体成型制造的无磁性捞油带,替代钢带供浮油吸附,以杜绝动力轮的铁屑清除工时冗长及钢带容易断裂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油吸取装置的改良结构,以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缺陷,达到令捞油带的使用寿命经久耐用的功效。
根据上述目的,一种浮油吸取装置的改良结构,由马达、动力轮、重锤轮及捞油带组成,其外部罩合一斜向连结有刮板座的外壳,且刮板座内设的刮板顶端靠合于捞油带的外端面;该马达的动力轴设有可供一固轮键嵌入的键槽;该动力轮的中心处设有具键槽并可供马达动力轴套固的套轴孔,且动力轮的两端各设一限位凸缘; 其特征在于动力轮为轮面设有数条状齿的主动轮体;重锤轮为轮面设有数条状齿的从动轮体;捞油带,为由非磁性材质一体成型的圆形环体,此捞油带具有可使所吸附的浮油利于刮除的光滑外端面,且捞油带的内端面设有数条状齿,并捞油带的宽度小于动力轮及重锤轮二端限位凸缘的内壁间距; 捞油带的内面条状齿,分别与动力轮、重锤轮的轮面条状齿对应啮合,其重锤轮通过重力下垂并拉伸圆环形的捞油带呈跑道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改良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多项优点 1、本实用新型浮油吸取装置的捞油带,由无磁性的材质一体成型,其整体无接合缘,可改善传统钢带因为接合缘经常断裂,造成使用寿命短暂的缺失。
2、本实用新型浮油吸取装置的捞油带,由无磁性材质一体成型的捞油元件,其捞油程序的进行不会把位于切削液内部的铁屑捞起,则动力轮的动力传达不会因铁屑附着而受阻,其可改善传统动力轮因铁屑聚集得耗费冗长工时进行清除的弊端。
3、本实用新型浮油吸取装置的动力轮、重锤轮轮面设置的条状齿,可与捞油带内面条状齿对应啮合,则动力轮驱转捞油带的动力传达可更为确实,且动力轮、重锤轮二端限位凸缘的内壁,可使捞油带与动力轮、重锤轮的套合连结稳固性提升。
4、本实用新型浮油吸取装置的捞油带,具有经久耐用降低经济成本及增进捞油功效的产业利用性。

图1传统浮油吸取装置的组件分解图 图2传统浮油吸取装置的外观图 图3传统浮油吸取装置的动力轮剖视详图 图4传统浮油吸取装置的使用实施例 图5本实用新型浮油吸取装置的组件分解图 图6本实用新型浮油吸取装置的外观图 图7本实用新型浮油吸取装置的使用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浮油吸取装置9,由马达91、动力轮92、重锤轮93及捞油带94组成〔请参阅图5〕,其外部罩合一外壳95〔请参阅图6〕,且刮板座96通过二固板座97与外壳95连结定位,内设刮板961的刮板座96上端穿贯外壳95的穿板孔951伸入外壳95的内部;马达91的动力轴911预设键槽912可供固轮键913嵌入;其动力轮92为轮面均设数条状齿921,且为主动轮体,其中心处设具有键槽922的套轴孔923,并动力轮92的二端各设一限位凸缘924;重锤轮93为轮面均设数条状齿931的从动轮体,于重锤轮93二端各设一限位凸缘932;捞油带94,为由非磁性材质一体成型的圆形环体,此捞油带94的外端面光滑可使吸附的浮油易于刮除,且捞油带94的内端面均设数条状齿941,并捞油带94的宽度略小于动力轮92及重锤轮93二端限位凸缘924、932的内壁间距;当捞油带94的内面条状齿941分别与动力轮92、重锤轮93的轮面条状齿921、931对应啮合时,其重锤轮93因重力下垂可拉伸原呈圆环形的捞油带94成为跑道形〔请参阅图7〕。
使用实施本实用新型浮油吸取装置9时〔请参阅图7〕,浮油吸取装置9可通过固板座97适当固设于切削液回收槽c的上方,且斜设的刮板座96下端可伸入集油筒d内部;当捞油带94下端因为重锤轮93下垂于切削液回收槽c的切削液c1内部,马达91可通过动力轴911驱使动力轮92旋转,此动力轮92的旋转可作动呈跑道形套组于动力轮92与重锤轮93间的捞油带94旋转,其下垂于切削液c1内部的捞油带94表面可供浮油及污垢吸附,此浮油、污垢附着于捞油带94外端面,可随捞油带94的旋转移动脱离切削液c1,并通过刮板座96内设刮板961的上端贴合捞油带94表面而将吸附的浮油与污垢刮除,且刮除的浮油与污垢将沿着刮板座96导入集油筒d内部,达到切削液回收槽的浮油捞除功效。
如上所述浮油吸取装置的改良结构,可具体归纳出下列多项优点 1、本实用新型浮油吸取装置9的捞油带94,由无磁性的材质一体成型,其整体无接合缘,可改善传统钢带12因为接合缘b经常断裂,造成使用寿命短暂的缺失。
2、本实用新型浮油吸取装置9的捞油带94,由无磁性材质一体成型的捞油元件,其捞油程序的进行不会把位于切削液c1内部的铁屑捞起,则动力轮92的动力传达不会因铁屑附着而受阻,其可改善传统动力轮因铁屑聚集得耗费冗长工时进行清除的弊端。
3、本实用新型浮油吸取装置9的动力轮92、重锤轮93轮面设置的条状齿921、931,可与捞油带94内面条状齿941对应啮合,则动力轮92驱转捞油带94的动力传达可更为确实,且动力轮92、重锤轮93二端限位凸缘924、932的内壁,可使捞油带94与动力轮92、重锤轮93的套合连结稳固性提升。
4、本实用新型浮油吸取装置9的捞油带94,具有经久耐用降低经济成本及增进捞油功效的产业利用性。
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浮油吸取装置的改良结构,由马达、动力轮、重锤轮及捞油带组成,其外部罩合一斜向连结有刮板座的外壳,且刮板座内设的刮板顶端靠合于捞油带的外端面;该马达的动力轴设有可供一固轮键嵌入的键槽;该动力轮的中心处设有具键槽并可供马达动力轴套固的套轴孔,且动力轮的两端各设一限位凸缘;
其特征在于动力轮为轮面设有数条状齿的主动轮体;重锤轮为轮面设有数条状齿的从动轮体;捞油带,为由非磁性材质一体成型的圆形环体,此捞油带具有可使所吸附的浮油利于刮除的光滑外端面,且捞油带的内端面设有数条状齿,并捞油带的宽度小于动力轮及重锤轮二端限位凸缘的内壁间距;
捞油带的内面条状齿,分别与动力轮、重锤轮的轮面条状齿对应啮合,其重锤轮通过重力下垂并拉伸圆环形的捞油带呈跑道形。
专利摘要一种浮油吸取装置的改良结构,由马达、动力轮、重锤轮及捞油带组成,其外部罩合一斜向连结有刮板座的外壳,且刮板座内设的刮板顶端靠合捞油带的外端面;马达的动力轴预设键槽可供固轮键嵌入;动力轮轮面均设有数条状齿,其中心处具有具键槽的套轴孔,动力轮的二端各设一限位凸缘;其重锤轮为轮面设有数条状齿的从动轮体,于重锤轮二端各设一限位凸缘;捞油带为由非磁性材质一体成型的圆形环体,其内端面设有数条状齿,捞油带的宽度略小于动力轮及重锤轮二端限位凸缘的内壁间距;据此,可令捞油带的使用寿命达到经久耐用的功效。
文档编号B01D17/02GK201175595SQ20082000587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8日
发明者陈幸枝 申请人:陈幸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