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降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3605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沉降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沉降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法是生产氧化铝其中一种方法,该方法溶出过程会产生硅酸二钙产物,该硅酸二钙 在铝酸钠溶液中易发生水化和分解,由于硅酸二钙的分解而造成溶出后铝酸钠溶液继续与赤 泥接触而造成氧化铝的损失。为了避免氧化铝的损失,烧结法生产中,赤泥分离采用快速分 离设备。但该设备具有劳动强度大、设备运转率低、操作复杂、产能低等缺点。因此提高一 种高效的赤泥分离设备就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将赤泥高效分离的设备一沉降槽,该设备 操作简单,投资成本低,并有效地克服了快速分离设备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沉降槽,该沉降槽包括搅拌轴、进料筒和耙 机,沉降槽的上部设置溢流口和进料口,其底部设置出料口和排渣口;进料筒位于沉降槽内 部上方,搅拌轴位于沉降槽的中轴线位置,搅拌轴穿过进料筒,进料筒与进料口通过文丘里 管连接,搅拌轴的下部通过链条与耙机连接。
沉降槽规格为小10. 5X3. 4m;槽体倾角为35。C,沉降面积80 90nf。
耙机转速为l 4转/分。
沉降槽的左侧、溢流口的下方设置检修口。
进料筒的上端设置人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科学的进料方式、耙机转速和槽体倾角,使烧结熟料 在高效沉降槽内达到效好的分离效果。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烧结法赤泥分离工段的工作环境, 提高了设备的产能,降低了投资,提高了工艺技术指标,并可在烧结法赤泥分离工段广泛应 用。


图l为本实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沉降槽包括搅拌轴l、进料筒2和耙机6,沉降槽的上部设置溢流口7进料口3,
3溢流口7的下方设置检修口8,其底部设置出料口10和排渣口9;进料筒2位于沉降槽内部上 方,进料筒2的上端设置人孔1 1,搅拌轴l位于沉降槽的中轴线位置,搅拌轴l穿过进料筒 2,进料筒2与进料口3通过文丘里管4连接,搅拌轴1的下部通过链条5与耙机6连接。
沉降槽规格为小10. 5X3. 4m;槽体倾角为35。C,沉降面积80 90nf。
槽体倾角为35'C ;耙机6转速为1 . 5转/分。
烧结物料从进料口通过文丘里管进入到沉降槽的进料筒,和絮凝剂充分混合,槽体倾角 35°C,调整耙机转速1.5转/分,使烧结熟料在沉降槽内达到效好的分离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沉降槽,其特征在于该沉降槽包括搅拌轴(1)、进料筒(2)和耙机(6),沉降槽的上部设置溢流口(7)和进料口(3),其底部设置出料口(10)和排渣口(9);进料筒(2)位于沉降槽内部上方,搅拌轴(1)位于沉降槽的中轴线位置,搅拌轴(1)穿过进料筒(2),进料筒(2)与进料口(3)通过文丘里管(4)连接,搅拌轴(1)的下部通过链条(5)与耙机(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沉降槽,其特征在于沉降槽规格为小 10. 5X3. 4m;槽体倾角为35。C,沉降面积80 90nf。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沉降槽,其特征在于耙机(6 )转速为l 4转/分。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沉降槽,其特征在于沉降槽的左侧、溢流 口 (7)的下方设置检修口 ( 8 )。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沉降槽,其特征在于进料筒(2 )的上端 设置人孔(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降槽,该沉降槽规格为φ10.5×3.4m;槽体倾角为35℃,沉降面积80~90m<sup>2</sup>。它包括搅拌轴(1)、进料筒(2)和耙机(6),沉降槽的上部设置溢流口(7)和进料口(3),其底部设置出料口(10)和排渣口(9);进料筒(2)位于沉降槽内部上方,搅拌轴(1)位于沉降槽的中轴线位置,搅拌轴(1)穿过进料筒(2),进料筒(2)与进料口(3)通过文丘里管(4)连接,搅拌轴(1)的下部通过链条(5)与耙机(6)连接。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烧结法赤泥分离工段的工作环境,提高了设备的产能,降低了投资,提高了工艺技术指标,并可在烧结法赤泥分离工段广泛应用。
文档编号B01D21/02GK201333336SQ20082030341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6日
发明者孙沛林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