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4054阅读:1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烟气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锅炉生产运行中所产生的烟气 进行过滤的烟气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锅炉生产过程中,由于一般采用煤作为锅炉的燃料,使得燃煤在燃烧过程 中产生大量的含粉尘烟气(其中含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若直接排入空气中 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现有普遍的其中一种处理方式是,在锅炉外设置过滤水池,将锅炉的 烟管与该水池接通,将含粉尘的烟气送入该过滤水池中使粉尘被水池中的水过滤,然后再 将过滤后的烟气排入到空气中。另一种处理方式则是,在锅炉的烟管旁侧连接水管,并通过 高压方式将水形成喷雾状喷入到锅炉烟管中,含粉尘的烟气通过该水雾时,粉尘被过滤下 沉,烟气排入到大气中。但以上两种方式在处理烟气过程中均效果不佳,其除尘效率普遍只 能达到50 %左右,导致仍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排入大气,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除尘效果的烟气过滤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烟气过滤系统,包括锅炉以及 设置在锅炉上的主烟管,主烟管连接有过滤池,所述过滤池设置在锅炉上部。进一步的是,所述过滤池具有至少两个。进一步的是,所述每一个过滤池与主烟管之间连接有进烟管与出烟管,在进烟管 的入口与出烟管的出口之间的主烟管内设置有隔板。进一步的是,在过滤池侧面上部连接有与过滤池内腔相通的水位控制管,在水位 控制管上设置有水位控制阀门。进一步的是,水位控制管与过滤池连接处到过滤池顶面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 150mmo进一步的是,在过滤池上连接有进水管以及排水管,在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控制 阀门,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控制阀门,在排水管的末端连接有粉尘收集罐。进一步的是,所述排水管连接在过滤池侧面最下方处或过滤池的底部。进一步的是,所述过滤池竖向分层布置,进水管连接最上层的过滤池,排水管连接 最下层的过滤池,在相邻两层过滤池之间设置有连通管道,在连通管道上设置有水流性启 闭阀门。进一步的是,所述连通管道的入口设置在过滤池侧面最下方处或过滤池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多个过滤池设置在锅炉上部,在过滤池过滤烟 气的同时,可使锅炉产生的热量对过滤池内的水进行加热而形成蒸汽,能更好地烟气中的 粉尘进行过滤,可大大提高烟气的除尘效果;而通过将过滤池内的液面到过滤池顶面内壁 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150mm,可控制烟气在进入过滤池后的下冲力大于其外出力,缩短了烟气接触液面的距离,同时减少外出力对烟气的吸附力,从而使烟气中的粉尘尽可能较大 面积地过滤在水池中,并结合锅炉余热产生在各循环管道中的蒸汽,可使除尘率达到99% 以上,适合在以煤为燃料的各种除尘场合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烟气的运动方向。图中标记为锅炉1、主烟管2、过滤池3、进烟管4、出烟管5、隔板6、水位控制管7、 水位控制阀门8、进水管9、排水管10、进水控制阀门11、排水控制阀门12、粉尘收集罐13、 连通管道14、水流性启闭阀门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过滤系统,包括锅炉1以及设置在锅炉1上的主烟 管2,主烟管2连接有过滤池3,所述过滤池3设置在锅炉1上部。在锅炉1的生产过程中, 烟气从主烟管2排出进入过滤池3,通过过滤池3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而由于过滤池 3设置在锅炉1上部,则过滤池3在过滤的同时,锅炉1产生的热量对过滤池3内的水进行 加热形成蒸汽,能更好对烟气中的粉尘粒子进行过滤,可大大提高烟气的除尘效果。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过滤池3可以仅设置一个,但为了更好提高过滤效果,所述过 滤池3具有至少两个,则通过过滤池3的多次过滤,可使除尘效率达到90%以上。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可直接将主烟管2连接到过滤池3上,但为了便于各结构件 之间的布置,所述每一个过滤池3与主烟管2之间连接有进烟管4与出烟管5,在进烟管4 的入口与出烟管5的出口之间的主烟管2内设置有隔板6。工作时,烟气从锅炉1顶部排出 到主烟管2内,在烟气运动过程中,烟气首先碰到最下方的隔板6,使得烟气运动方向发生 改变,并从进烟管4进入到最下层的过滤池3中,粉尘经过滤后从出烟管5进入到主烟管1 内,然后烟气继续运动,当碰到第二层隔板6时,发生第二次过滤。为了控制过滤池3内的液面高度,在过滤池3侧面上部连接有与过滤池3内腔相 通的水位控制管7,在水位控制管7上设置有水位控制阀门8。由于水位控制管7的设置, 当过滤池3内注满水后,通过开启水位控制阀门8,可使过滤池3内的液面下降,当水位降 至水位控制管7与过滤池3的连接处时,液面不再下降,从而达到控制过滤池3内的液面高 度。而为了使烟气充分通入到过滤池3的液体内,水位控制管7与过滤池3连接处到过滤 池3顶面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m,也就是将液面到过滤池3顶面内壁之间的距离设置为 小于150mm,可控制烟气进入过滤池3后的下冲力大于其外出力,缩短了烟气进入液面的距 离,减少外出力对烟气的吸附力,从而使烟气中的粉尘尽可能较大面积地过滤在水池中;并 结合锅炉余热产生在各循环管道中的蒸汽,可使除尘效率达到99%以上。为便于过滤池3的进水与排水,在过滤池3上连接有进水管9以及排水管10,在进 水管9上设置有进水控制阀门11,排水管10上设置有排水控制阀门12,在排水管10的末 端连接有粉尘收集罐13。在过滤过程中,进水控制阀门11与排水控制阀门12均关闭,当工 作一段时间过后,过滤池3内会积存大量粉尘,这时,需要将该粉尘排出进行二次利用,则 排水控制阀门12开启,使粉尘随水流经连通管道14、排水管10后排出到粉尘收集罐13中,同时打开进水控制阀门11,向过滤池3中注水,对过滤池3进行清洗,将粉尘排净。粉尘排 净后,关闭排水控制阀门12,进水控制阀门11仍然打开,向过滤池3中注水,为下一轮的过 滤做好准备工作。为了能充分将过滤池3内积存的粉尘排尽,所述排水管10连接在过滤池3侧面最 下方处或过滤池3的底部。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各过滤池3可以分别连接有进水管9与排水管10,并分别连 接有粉尘收集罐13进行独立工作。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过滤池3竖向分层布置,进水管 9连接最上层的过滤池3,排水管10连接最下层的过滤池3,在相邻两层过滤池3之间设置 有连通管道14,在连通管道14上设置有水流性启闭阀门15。通过连通管道14的设置,可 大大简化进水管9与排水管10的布置。在向过滤池3内注水时,开启水流性启闭阀门15, 关闭水位控制阀门8,当过滤池3内注满水后,通过开启水位控制阀门8并关闭水流性启闭 阀门15,可使各过滤池3内的液面达到所需的控制高度。该连通管道14的入口也最好设置 在过滤池3侧面最下方处或过滤池3的底部,以便于充分将过滤池3内积存的粉尘排尽。
权利要求烟气过滤系统,包括锅炉(1)以及设置在锅炉(1)上的主烟管(2),主烟管(2)连接有过滤池(3),其特征是所述过滤池(3)设置在锅炉(1)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池(3)具有至少两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每一个过滤池(3)与主烟管(2) 之间连接有进烟管⑷与出烟管(5),在进烟管⑷的入口与出烟管(5)的出口之间的主烟 管(2)内设置有隔板(6)。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烟气过滤系统,其特征是在过滤池(3)侧面上部连接有 与过滤池⑶内腔相通的水位控制管(7),在水位控制管(7)上设置有水位控制阀门(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水位控制管(7)与过滤池(3)连接 处到过滤池(3)顶面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过滤系统,其特征是在过滤池(3)上连接有进水管(9)以 及排水管(10),在进水管(9)上设置有进水控制阀门(11),排水管(10)上设置有排水控制 阀门(12),在排水管(10)的末端连接有粉尘收集罐(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管(10)连接在过滤池(3) 侧面最下方处或过滤池(3)的底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气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池(3)竖向分层布置,进水 管(9)连接最上层的过滤池(3),排水管(10)连接最下层的过滤池(3),在相邻两层过滤池 (3)之间设置有连通管道(14),在连通管道(14)上设置有水流性启闭阀门(1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烟气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连通管道(14)的入口设置在过 滤池(3)侧面最下方处或过滤池(3)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锅炉运行中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过滤的烟气过滤系统,可提高对烟气的除尘效果。该烟气过滤系统,包括锅炉以及设置在锅炉上的主烟管,主烟管连接有过滤池,所述过滤池设置在锅炉上部。通过将多个过滤池设置在锅炉上部,在过滤池过滤烟气的同时,可使锅炉产生的热量对过滤池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能更好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可大大提高烟气的除尘效果;而通过将过滤池内的液面到过滤池顶面内壁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150mm,并结合锅炉余热产生在各循环管道中的蒸汽,可使除尘效率达到99%以上。适合在以煤为燃料的各种除尘场合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B01D47/02GK201719946SQ201020232768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2日
发明者许均萍 申请人:四川泓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