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排气阀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655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排气阀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带排气阀的反应釜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釜,特别是一种带排气阀的反应釜。
技术背景[0002]竹胶板生产工序为破竹制片、烘干、浸胶、再烘干、层叠排板、热压、冷 却、下片。浸胶是烘干后的竹片条、或竹片条纺织成的片状板放在浸胶池中浸泡一段时 间,使粘胶浸入竹片条表面,以便在热压时在高温高压下固化成型。所使用的胶水主要 成份为甲醛、苯酚,放在反应釜中搅拌混合生成。原材料为液态甲醛、苯酚。[0003]反应釜中制胶时产生有害气体,气体中含有甲醛、苯酚气态体,打开进料口 时,气体迎面而来,影响人体健康,同时,该气体在厂房内扩散也不利于车间工人健 康。发明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带排气阀的反应釜。[0005]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在釜盖上开孔固定一个排气管,该排气管与排气阀连 通,排气阀另一端与一个纵向管连通,纵向管另一端向上伸出厂房外。[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反应釜反应结束后,先打开排气阀,让高压有害气体 从纵向管向厂房外排空,而后才打开进料口取料,避免危害操作工身体健康。


[0007]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本实用新型由桶状体的釜体1、釜体1上部盖合的釜盖、釜盖顶部固定的电动机 7、传动机构6、伸入釜体1中的主轴4、主轴4上固定的上下叶座、两个叶座之间固定的 若干片桨叶3、釜盖上方开设的进料口 5、加压口、釜体1内固定的两道螺旋状导温管2、 釜体1底部设置的出料口组成;导温管2上下部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其特征在于 在釜盖上开孔固定一个排气管8,该排气管8与排气阀9连通,排气阀9另一端与一个纵 向管连通,纵向管另一端向上伸出厂房外。权利要求1. 一种带排气阀的反应釜,由桶状体的釜体(1)、釜体(1)上部盖合的釜盖、釜盖顶 部固定的电动机(7)、传动机构(6)、伸入釜体(1)中的主轴0)、主轴(4)上固定的上下 叶座、两个叶座之间固定的若干片浆叶(3)、釜盖上方开设的进料口(5)、加压口、釜体 (1)内固定的两道螺旋状导温管O)、釜体(1)底部设置的出料口组成;导温管(2)上下 部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其特征在于在釜盖上开孔固定一个排气管(8),该排气管 (8)与排气阀(9)连通,排气阀(9)另一端与一个纵向管连通,纵向管另一端向上伸出厂 房外。
专利摘要一种带排气阀的反应釜,涉及化学反应釜。结构由桶状体的釜体、釜体上部盖合的釜盖、釜盖顶部固定的电动机、传动机构、伸入釜体中的主轴、主轴上固定的上下叶座、两个叶座之间固定的若干片桨叶、釜盖上方开设的进料口、加压口、釜体内固定的两道螺旋状导温管、釜体底部设置的出料口组成;导温管上下部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其特征在于在釜盖上开孔固定一个排气管,该排气管与排气阀连通,排气阀另一端与一个纵向管连通,纵向管另一端向上伸出厂房外。优点在于反应釜反应结束后,先打开排气阀,让高压有害气体从纵向管向厂房外排空,而后才打开进料口取料,避免危害操作工身体健康。
文档编号B01J19/18GK201807367SQ201020546118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
发明者杜文美, 陈金国 申请人:福建新立丰竹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