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型氨法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738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塔型氨法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净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氨(氨水、液氨)作为吸收 剂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双塔型氨法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氨法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主要采用喷淋吸收的方式,吸收装置主要有两种 形式单塔和双塔。最早国外开发的氨法脱硫吸收装置是采用双塔形式,目前国内也还有类似的脱硫 装置应用。传统的双塔吸收装置是浓缩结晶塔和吸收塔串联组成,烟气首先进入浓缩结晶 塔,在浓缩结晶塔内降温、洗涤除尘,同时利用烟气中的热量对吸收液进行浓缩结晶。烟气 离开浓缩结晶塔后进入吸收塔,在吸收塔内完成二氧化硫的吸收脱除。后来、国外、国内都对氨法脱硫吸收装置进行改进,其中就有将双塔吸收装置改为 单塔吸收装置。目前采用的单塔吸收装置主要有空塔喷淋和填料塔两种,单塔吸收装置结 构简单,吸收、浓缩、结晶都在一个塔内完成。然而,不管是传统的双塔吸收装置还是改进后的单塔吸收装置,都没有办法解决 氨法脱硫中产生的硫酸铵气溶胶现象,脱硫装置出口烟气中硫酸铵微细颗粒超标,带来严 重的二次污染。目前国外是采用在烟气出口加装湿式电除尘器,脱除烟气中的微细硫酸铵 颗粒。由于湿式电除尘器造价昂贵,因此并没有在国内氨法脱硫装置中得到应用。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塔型氨法脱 硫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具有能有效脱除氨法脱硫产生的微细硫酸铵颗粒,消除硫 酸铵气溶胶二次污染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双塔型氨法脱硫装置,由脱硫塔和除尘塔、循环泵、排出泵、除尘泵组成,脱硫塔与 除尘塔通过烟气通道相连接;所述的脱硫塔采用空塔型喷淋塔;脱硫塔包括塔体、曝气管、 喷淋层,所述脱硫塔的塔体上设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脱硫塔的塔体内底部安装有曝气 管,氨水和空气通过曝气管加入;所述脱硫塔的塔体底设有排出口,排出泵的进口与脱硫 塔的塔体的排出口相连;所述脱硫塔的喷淋层包含1到3层喷淋层;脱硫塔的塔体外设置 有循环泵,且循环泵的数量与喷淋层的层数一致,每台循环泵的出口分别与一层喷淋层相 连,每台循环泵的进口分别与脱硫塔的塔体底相连;所述的除尘塔包括塔体、筛形塔板、喷 淋层、除雾器,所述除尘塔的塔体顶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除尘塔的塔体上设有烟气进口 ; 所述除尘塔的塔体由碳钢内衬玻璃鳞片制成;所述除尘塔的烟气进口与脱硫塔的烟气出口 通过烟气通道连接;所述除尘塔的筛形塔板安装在除尘塔内,且位于烟气进口之上,筛形塔 板由合金材料或者玻璃钢材料制成,筛形塔板开孔率为35% -45% ;筛形塔板上部设置一 层喷淋层,排出泵的出口与喷淋层相连,排出泵的进口与除尘塔的塔体底相连;由除尘泵将塔内不饱和硫酸铵溶液(质量浓度为0-40% )打到喷淋层,进行喷淋,喷淋的质量浓度为 0-40 %的不饱和硫酸铵溶液在筛形塔板上形成液膜,可以有效地溶解吸收烟气中的硫酸铵 微细粉尘;所述除尘塔的除雾器安装在除尘塔塔体上部,位于除尘塔的喷淋层和除尘塔的 烟气出口之间。本装置设有脱硫塔、除尘塔,未处理的烟气首先进入脱硫塔,在脱硫塔内,烟气向 上通过喷淋层进行吸收处理,烟气通过喷淋层,与喷淋的吸收液进行逆流接触,发生传质与 吸收反应,以脱除烟气中的S02、S03、HC1、HF污染物并且去除灰尘;烟气穿过喷淋层后,烟气 中的污染物基本全部脱除,但是由于烟气中so2、SO3与吸收剂挥发的气态氨形成亚微米级 的硫酸铵微细颗粒,这些微细颗粒不能被喷淋的吸收液吸收,随着烟气通过脱硫塔烟气出 口排出,经烟气通道、除尘塔烟气入口进入除尘塔。烟气在除尘塔内穿过筛形塔板,烟气中 的微细硫酸铵颗粒在低浓度(质量浓度为0-40% )硫酸铵溶液循环喷淋下,85% -90%被 溶解吸收,除尘后的洁净烟气通过除雾器除去夹带的液滴后,通过除尘塔顶部的烟气出口 排出塔外。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本实用新型由脱硫塔和除尘塔、循环泵6、排出泵5、除尘泵13组成,脱硫塔 与除尘塔通过烟气通道相连接;所述的脱硫塔采用空塔型喷淋塔;脱硫塔包括塔体2、曝气 管4、喷淋层3,所述脱硫塔的塔体2上设有烟气进口 1、烟气出口 7,脱硫塔的塔体2内底部 安装有曝气管4,氨水通过曝气管4加入;所述脱硫塔的塔体2底设有排出口,排出泵5的进 口与脱硫塔的塔体2的排出口相连;所述脱硫塔的喷淋层3包含1到3层喷淋层;脱硫塔的 塔体2外设置有循环泵6,且循环泵6的数量与喷淋层3的层数一致,每台循环泵6的出口 分别与一层喷淋层3相连,每台循环泵6的进口分别与脱硫塔的塔体2底相连;所述的除尘 塔包括塔体9、筛形塔板10、喷淋层11、除雾器12,所述除尘塔的塔体9顶部设有烟气出口 14,所述除尘塔的塔体上设有烟气进口 8 ;所述除尘塔的塔体9由碳钢内衬玻璃鳞片制成; 所述除尘塔的烟气进口 8与脱硫塔的烟气出口 7通过烟气通道连接;所述除尘塔的筛形塔 板10安装在除尘塔内,且位于烟气进口 8和喷淋层11之间,筛形塔板由合金材料或者玻璃 钢材料制成,筛形塔板开孔率为35% -45%;筛形塔板上部设置一层喷淋层11,排出泵13的 出口与喷淋层11相连,排出泵13的进口与除尘塔的塔体9底相连;由所述除尘塔的塔外设 置的除尘泵13将塔内不饱和硫酸铵溶液质量浓度为0-40%打到喷淋层11,进行喷淋,喷淋 的质量浓度为0-40 %的不饱和硫酸铵溶液在筛形塔板上形成液膜,可以有效地溶解吸收烟 气中的硫酸铵微细粉尘;所述除尘塔的除雾器12安装在除尘塔塔体9上部,位于除尘塔的 喷淋层11和除尘塔的烟气出口 14之间。氨水和空气通过曝气管4加入,120°C-16(TC原烟气由脱硫塔烟气入口 1进入脱硫 塔的塔体2,在脱硫塔的塔体2内与脱硫塔喷淋层3喷淋的吸收液充分逆流接触,进行换热 以及传质吸收,烟气温度降到50-60°C,烟气中的烟气中的S02、S03、HC1、HF等污染物基本被脱除并且去除灰尘,进吸收后的烟气从脱硫塔烟气出口 7离开脱硫塔,并从除尘塔烟气进 口 8进入除尘塔的塔体9。脱硫塔喷淋层3的吸收液由脱硫塔循环泵6从脱硫塔底部抽出打到脱硫塔喷淋 层,吸收液在吸收烟气中污染物同时,也被高温烟气蒸发掉水分,不断浓缩,吸收液吸收二 氧化硫后转化为亚硫酸铵,亚硫酸铵被通过脱硫塔塔底设置的曝气管4通入空气强制氧化 成硫酸铵,脱硫塔2内硫酸铵被高温烟气不断浓缩,最终吸出结晶,当结晶达到3% -8%含 固量时,通过硫酸铵浆液排出泵5送到副产品后处理系统,得到成品化肥。脱硫后的烟气由于含有微细硫酸铵颗粒,必须经过除尘处理才能排入大气,脱硫 后的烟气从除尘塔烟气进口 8进入除尘塔的塔体9,向上穿过筛形塔板10,除尘塔喷淋层11 喷淋的低浓度(质量浓度为0-40%)硫酸铵溶液在筛形塔板10上形成一层液膜,可以很好 的吸收烟气中的微细硫酸铵颗粒,同时喷淋的液滴也对烟气中硫酸铵颗粒有一定的溶解吸 收作用,吸收后的烟气向上通过塔顶的除雾器12,除去烟气夹带的液滴后从塔顶除尘塔烟 气出口 14排出,除尘塔喷淋层喷淋的低浓度(质量浓度为0-40% )硫酸铵溶液由除尘泵 13从除尘塔底部抽出打到除尘塔喷淋层11。
权利要求1.双塔型氨法脱硫装置,由脱硫塔和除尘塔、循环泵、排出泵、除尘泵组成,其特征在 于脱硫塔与除尘塔通过烟气通道相连接;所述的脱硫塔包括塔体、曝气管、喷淋层,所述 脱硫塔的塔体上设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脱硫塔的塔体内底部安装有曝气管;所述脱硫 塔的塔体底设有排出口,排出泵的进口与脱硫塔的塔体的排出口相连;所述脱硫塔的喷淋 层包含1到3层喷淋层;脱硫塔的塔体外设有循环泵,且循环泵的数量与喷淋层的层数一 致,每台循环泵的出口分别与一层喷淋层相连,每台循环泵的进口分别与脱硫塔的塔体底 相连;所述的除尘塔包括塔体、筛形塔板、喷淋层、除雾器,所述除尘塔的塔体顶部设有烟气 出口,所述除尘塔的塔体上设有烟气进口 ;所述除尘塔的烟气进口与脱硫塔的烟气出口通 过烟气通道连接;所述除尘塔的筛形塔板安装在除尘塔内,且位于烟气进口之上,筛形塔板 上部设置一层喷淋层,排出泵的出口与喷淋层相连,排出泵的进口与除尘塔的塔体底相连; 所述除尘塔的除雾器安装在除尘塔塔体上部,位于除尘塔的喷淋层和除尘塔的烟气出口之 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型氨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硫塔采用空塔 型喷淋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型氨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塔的塔体由碳 钢内衬玻璃鳞片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型氨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形塔板由合金材 料或者玻璃钢材料制成,筛形塔板开孔率为35% -4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塔型氨法脱硫装置,结构为脱硫塔与除尘塔通过烟气通道相连接;所述脱硫塔为塔体上设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排出口,塔体内底部安装有曝气管;排出泵进口与排出口相连;喷淋层为1-3层喷淋层;每台循环泵的出口与一层喷淋层相连,每台循环泵的进口与脱硫塔的塔体底相连;所述除尘塔为塔体上设有烟气出口、烟气进口;筛形塔板安装在除尘塔内,且位于烟气进口之上,筛形塔板上部设置一层喷淋层,喷淋层上面安装除雾器,排出泵的出口与喷淋层相连,排出泵的进口与除尘塔的塔体底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具有能有效脱除氨法脱硫产生的微细硫酸铵颗粒,消除硫酸铵气溶胶二次污染的优点。
文档编号B01D53/78GK201823468SQ20102058332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9日
发明者殷兴华 申请人:殷兴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