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类生产用的真空给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8097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丙烯酸酯类生产用的真空给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原料生产用给料系统,特别涉及丙烯酸酯类生产用的真空给 料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合成丙烯酸酯类化工原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在酯化釜内完 成。目前,将原料输送到酯化釜中的给料系统包括设在地面上的原料桶,设在第一工作平台 上的酯化釜及设在第二工作平台上的高位釜,高位釜通过真空管道与真空泵相连,高位釜 与酯化釜之间设有使两者连通的第一管道,原料桶与高位釜之间设有使两者连通的第二管 道。原料的上料过程为真空泵启动,通过真空管道使高位釜内形成真空状态,原料桶内的 原料通过第一管道进入高位釜。利用高度差,进入高位釜的原料通过第二管道进入酯化釜。 上述给料系统结构复杂,操作步骤繁琐,占用空间大,造成较高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较简 单、节省空间及降低生产成本的丙烯酸酯类生产用的真空给料系统。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丙烯酸酯类生产用真空给料系统,包括位于地面的原料桶、设在第一工作平 台上的酯化釜及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工作平台上还设有接收器和冷凝器,所述真空 泵与接收器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道,所述接收器的上端与所述冷凝器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 管道,所述冷凝器上端与酯化釜上端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管道,所述酯化釜与所述原料桶之 间设有第四连接管道;在所述第三连接管道靠近末端的位置处或酯化釜靠近进口位置处设 有第一控制阀,在所述第四连接管道靠近末端的位置或酯化釜在靠近原料的进口处设有第 二控制阀;所述接收器的下端设有第五连接管道,该连接管道连于系统的原料站,所述第五 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第四连接管道通过一段软管与原料桶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设在靠近地面的一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真空泵通过管道直接连于酯化釜,省去高位釜,使整个供料系统结构紧凑,省去第 二工作台空间,相应降低了生产成本;原料从原料桶吸入到酯化釜的过程中,由于存在负 压,部分原料气化,气化的原料会从真空管道中排出,为防止原料的不必要浪费,在真空管 道上依次设有冷凝器、接收器,接收器直接连于真空泵上,上述气化的原料经冷凝器后变为 液态,流入接收器中;第四连接管道连接一段软管,原料桶可以比较灵活地设在地面上,减 少人为的搬用和对正;第三控制阀设在远离接收器的一端,即接近地面的位置,便于人工操 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酯化釜;2-冷凝器;3-真空泵;4-接收器;5-原料桶;6_第三连接管道; 6/1-干管;6/2-支管;7-第一连接管道;8-第二连接管道;9-第四连接管道;10-第一控制 阀;11-第二控制阀;12-第五连接管道;13-第三控制阀;14-原料站;15-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丙烯酸酯类生产用的真空给料系统,包括位于地面的原料桶5、 设在第一工作平台上的酯化釜1及真空泵3,在第一工作平台上还设有接收器4和冷凝器 2,真空泵3与接收器4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道7,接收器的上端与所述冷凝器的下端设有第 二连接管道8,冷凝器上端与酯化釜上端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管道6,酯化釜与原料桶之间设 有第四连接管道9,在所述第三连接管道6靠近末端的位置处或酯化釜靠近进口位置处设 有第一控制阀10,在所述第四连接管道靠近末端的位置或酯化釜在靠近原料的进口处设有 第二控制阀11 ;接收器的下端还设有第五连接管道12,该连接管道连于系统的原料站14, 第五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13。为便于第四连接管道9与原料桶5的灵活连接,不受 地面空间的严格限制,第四连接管道可以通过一段软管15连于原料桶上。为便于对第三控 制阀进行操作,第三控制阀13优选设有在靠近地面的一端。具体地,酯化釜为单个,在第三 连接管道的末端设有法兰,在酯化釜入口的末端也相应的设有法兰,两法兰对齐后,用螺栓 固定密封连接,除采用法兰方式连接外,也可以在上述两者之间设置常用的快速接头,实现 固定密封连接。上述第一控制阀一方面控制酯化釜的进料量,另一方面当其闭合后,与第三 连接管道隔离,顺利进行酯化反应。上述第二控制阀,一方面控制原料的吸入量,另一方面 在酯化反应中,实现酯化釜的密闭。实施例2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酯化釜为数个,具体结构为第三连接 管道包括干管6/1及与其通过焊接方式固连在一起的多个支管6/2,支管的数量根据酯化 釜的数量确定,酯化釜与第三连接管道的连接设有在支管与对应的酯化釜上,即法兰或快 速接头均设有在支管的末端上。实施例1中的第一控制阀设有在本实施例中支管接近末端 的位置处,该控制阀也可以设有在相应酯化釜接近入口的位置处。所述冷凝器与第三连接 管道的干管部分连通,上述第三连接管道的干管6/1和支管6/2是相互贯通的。
权利要求1.一种丙烯酸酯类生产用的真空给料系统,包括位于地面的原料桶、设在第一工作平 台上的酯化釜及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工作平台上还设有接收器和冷凝器,所述真空 泵与接收器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道,所述接收器的上端与所述冷凝器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 管道,所述冷凝器上端与酯化釜上端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管道,所述酯化釜与所述原料桶之 间设有第四连接管道;在所述第三连接管道靠近末端的位置处或酯化釜靠近进口位置处设 有第一控制阀,在所述第四连接管道靠近末端的位置或酯化釜在靠近原料的进口处设有第 二控制阀;所述接收器的下端设有第五连接管道,该连接管道连于系统的原料站,所述第五 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酸酯类生产用的真空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 接管道通过一段软管与原料桶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丙烯酸酯类生产用的真空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三控制阀设在靠近地面的一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丙烯酸酯类生产用的真空给料系统,包括地面上的原料桶、第一工作平台上的酯化釜及真空泵,其特点是在第一工作平台上还设接收器和冷凝器,真空泵与接收器之间设第一连接管道,接收器的上端与所述冷凝器的下端之间设第二连接管道,冷凝器上端与酯化釜上端之间设第三连接管道,酯化釜与原料桶之间设第四连接管道;在第三连接管道或酯化釜靠近进口位置处设第一控制阀,在第四连接管道或酯化釜在靠近原料的进口处设第二控制阀;接收器的下端与原料站之间设带第三控制阀的第五连接管道。本实用新型真空泵直接连于酯化釜,省去高位釜,使系统结构紧凑,降低生产成本;冷凝器和接收器转化吸收气化的原料,减少浪费和防止外泄。
文档编号B01J4/00GK201921673SQ20102062517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4日
发明者于文志, 冯林生, 冯武生, 黄凤岐 申请人:天津市天骄辐射固化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